一个瘦瘦的中年男子在鉴宝海选现场,双手抱着一件东西,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外面用新鲜红布包裹着,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奇怪的是,在他身后,呼呼啦啦跟着30多人。来这么多人,这是保镖啊?

工作人员见状,好奇地上前问:“大哥,您这是什么宝贝呀?我看您一直抱着不放手,放在桌子上歇歇吧。”

听了这话,那男子直直地回答:“我要是把它放下了,那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敢!”

刘伯温后人拿画像鉴宝完整(刘伯温23代后裔上节目鉴宝)(1)

周围的观众好奇心也被吊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地纷纷问:

“这个宝贝和你的祖先什么关系?”

“难道你是什么大人物的后裔吗?”

这时一位眼尖的观众注意到,他抱着的物件上有“开国文臣”四个大字,这位观众手指物件道出一个名字:“刘伯温!”

大家用疑惑的眼神望着紧抱物件的男子,“你是刘伯温的后裔?!”

男子点点头:“俺是刘伯温第23代子孙。”

刘伯温后人拿画像鉴宝完整(刘伯温23代后裔上节目鉴宝)(2)

话音落地,现场直接就炸了锅,有的人睁大了诧异的眼睛;有的人摇摇头,表示不相信。

毕竟刘伯温的大名如雷贯耳,在民间更是被称为神人,但是大家都是只知其名,却不知道刘伯温长什么样子。

那男子说:“俺今天带来的宝贝就是我祖先的画像。因为俺这幅画像从不在外人面前展示,所以很多人质疑,甚至怀疑我们根本就不是刘伯温的后代,这次我们就是为了给家族正名而来。”

刘伯温何许人也,不说大家也知道。有人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对于刘伯温,可以把他当国师,也可以把他当军师。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诗人。

刘伯温后人拿画像鉴宝完整(刘伯温23代后裔上节目鉴宝)(3)

刘伯温记忆力非常好,读书过目成诵。他年少成名,23岁中进士,仕途多舛,辅佐朱元璋开创大明帝业,他一向主张“施德政,得民心”,最后功成身退。

刘伯温后人拿画像鉴宝完整(刘伯温23代后裔上节目鉴宝)(4)

鉴宝开始了,男子将画像高高举过头顶,满脸虔诚地交到专家手上。

刘伯温后人拿画像鉴宝完整(刘伯温23代后裔上节目鉴宝)(5)

根据持宝人的说法,这张画像是刘伯温在明朝刚建立的时候请人所画,留给子孙后代的。

专家小心翼翼地接过来,轻轻打开,不开不知道,一开吓一跳!从画风和人物服饰,可以看出,这幅画是明代早期的。可惜这幅画没有任何落款,不好拿捏。

画像历经600多年,颜色依旧栩栩如生,专家不禁直呼:“好一幅传世之宝。”

刘伯温后人拿画像鉴宝完整(刘伯温23代后裔上节目鉴宝)(6)

刘伯温的画像,被他的子孙后代用心保存的还真好!接着专家便展开来细心研究。

不久,专家说:“这幅画从技法上来说,是很高明的;在用笔用墨方面也有一定水平;从画像上人物的特点上看,是典型的明代画像,绝对是一代名师所画。但具体是哪位画家,就不好说了。”

经过专家仔细研究和观察,确定这幅画是真迹,非常具有历史价值。哪怕这上面画的人不是刘伯温,也是价值连城。

听专家这么说,男子十分满意:“俺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怎么会有问题呢?”

刘伯温后人拿画像鉴宝完整(刘伯温23代后裔上节目鉴宝)(7)

“刘伯温是十分优秀的人,这幅画真的按照你们所说,已经家族传承了几百年,它却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能说说你们是如何保存的吗?”专家说。

男子犹豫了一下才说:“只有在非常重要的场合,才会打开这幅画让后人祭拜,平日里都是藏起来不见光的。保存方式对外保密,家族里有专门的人,负责画像的保护问题,有些人在明处,有些人在暗处。我只能说画像一般是放在石洞里,而且位置也不是固定的,三天两头就要换个位置,以防止外族的人偷走换钱。”

听了男子的解释,专家们大为震惊,没想到一个家族能为一张祖先的画像如此费心。

有专家建议说:“为了更好地保存画像,应该上交给国家,由博物馆保存更好。”

刘伯温后人拿画像鉴宝完整(刘伯温23代后裔上节目鉴宝)(8)

男子一听,当时就来了气,直接回了一句:“祖传的,不交!”

专家哑口无言。

听到上面的话,呼啦啦,男子身后的30多个人围上来,这阵势,要护祖宗的画像!

男子觉得画像是自己家族祖传的,虽然将画像上交给国家保管是正确的,但他觉得这毕竟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不能交。

“那你为什么还来鉴定这幅画像的真伪?”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祖先刘伯温,给我们家族正名。”

刘伯温后人拿画像鉴宝完整(刘伯温23代后裔上节目鉴宝)(9)

最后专家只能再三叮嘱:“这幅画一定要好好保存,今后的价值一定会更高的。”

男子点点头:“这是家族的传家宝,是自己祖先的画像,无论今天、现在还是将来,全家族的人都会好好保护它,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好好学习自己的祖先。”

这幅画已经不单单是传家宝了,而上升成了一个家族的图腾。

【参考资料:央视《寻宝》《刘伯温23代后裔来鉴宝,专家疑问画像为何百年不腐,男子:绝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