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刚

正月初十刚过,天水不论城市还是乡村,社火和秧歌闹的不停,把一个活脱脱360多万人的西北小城搞的年味浓浓,好不热闹。天水人的老风俗,从正月初四开始各村庄搞各种娱乐活动,形式不一,大小不同、直到十五元宵节的晚上。也有一些地方的村民可玩到二月二始收场,因为这个时间一过,就开始春耕了。

近些年,我经常看到天水人表演的秧歌和社火,总觉得天水人当地的民俗不停在被嫁接,特别是秧歌,有很多东北味。因为天水市在“七.五”期间国家从东北迁移来了不少国有大型企业,三十多年来,这些生活在天水企业的东北人把东北的大秧歌和天水的社火结合在一起,把天水的春节搞的非常热闹。东北大秧歌与天水的秧歌一样,起源于耕田的劳动生活,是劳动人民庆丰收的一种自我跳动的舞蹈形式。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有关,还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东北大秧歌,以东北的粗犷豪爽、热情奔放、人多场面大、舞蹈形式灵活多变、热闹喜兴而著称。这种歌舞活动,包含着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在不断的变迁中映照着中华民族的时代足音。天水人的秧歌以天水人特别有的婉约和灵动表达着现代和远古,给天水这个开放型的地方注入了文化的多元内容。

2012年天水秧歌(天水的秧歌东北味)(1)

2012年天水秧歌(天水的秧歌东北味)(2)

2012年天水秧歌(天水的秧歌东北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