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快乐的鹅
  • 公元1147年的南宋,还没来得及收拾建炎南渡的风尘,词坛便被一首《声声慢》惊醒。这首词的作者正是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这首词的第一句就有惊世之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七个叠字一气呵成,读来婉转流利,读完余音绕梁。

    最雅的南宋时光(探访南宋秋日的冷冷清清)(1)

    秋日肃杀,满地黄花堆积

    这句词感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平仄变化之中,如泣如诉,前一个叠字激起的内心波澜还未沉降,后一个叠字又推波助澜,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读完发觉已处于感情波动的最高点,亦是悲怆的最深处。

    全词借秋思秋苦抒山河破碎、天涯沦落之悲。百年之后,马致远填了一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已是“悲秋之祖”。而这里的雁过、黄花、梧桐、黄昏、淡酒、细雨,更是力透纸背,是意象的堆积,更是层层秋意的堆叠。

    最雅的南宋时光(探访南宋秋日的冷冷清清)(2)

    秋日黄昏,细雨之后,黄花满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之家,她的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父亲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韩琦的门下士。她小时候开始写词,颇有成就。十六岁时,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已让人拍案叫绝!次年又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引领风骚数千年。千年后的今日,依然是著名小说、电视剧的灵感来源。

    最雅的南宋时光(探访南宋秋日的冷冷清清)(3)

    昨夜雨疏风骤,海棠花亦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和《声声慢》对比鲜明,甚至难以看出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前者沉郁苦闷,填词久经打磨,感情激烈,像舞台上悠扬的小提琴,恣意宣泄;后者不事雕琢,自然天成,轻松愉快,如一个单纯的小学生朗读着一篇简单的诗歌,只轻描淡写,点到为止。

    最雅的南宋时光(探访南宋秋日的冷冷清清)(4)

    靖康之变,战争残酷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并非大器晚成或追求艺术效果而致,多是心境使然。

    《声声慢》问世时的南宋,岳武穆的《满江红》笔墨已干,早已国破山河碎。一场“靖康之变”,天子赵桓脱下了龙袍、由语言不通的车夫领着,在北上的马背上颠簸了数月后,钻进了金人为他准备的精致囚笼。百姓流离南渡,李清照也是其中一员。南下的一路,她远离了安逸,走进了漂泊,告别了悠闲,结识了忧愁。心爱的丈夫赵明诚在建炎南渡之后不久便辞世西去,徒留李清照一人漂泊他乡。

    最雅的南宋时光(探访南宋秋日的冷冷清清)(5)

    悲秋女词人

    此后,失落、苦闷、悲恸、绝望,任何你能想到的和愁苦沾边的形容词再也没有离开过她。此后,愁绪是她的基调,所以“最难将息”并不是因韵脚或者平仄的需要才出现在那句诗里。此后,“暖雨晴风初破冻”的日子不再,再没人去“夜来沉醉卸妆迟”,昔日写“红藕香残玉簟秋”的人,如今正书“凄凄惨惨戚戚”。

    写这首词时,词人已64岁,和那个写“绿肥红瘦”的小姑娘隔了四十七年的光阴。填罢此词,词人悲恸欲绝,辍了笔耕,把那一方砚、一只笔丢进了历史长河的不知名角落里,独留下这首一字一泪的绝唱在南宋的冷清凄惨中越飘越远。


    我是@快乐的鹅,欢迎关注本账号,我会持续输出正能量美文,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积极情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