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最高峰,后世无可匹敌。宋诗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整体上与唐诗相比,还是无法匹敌的。

不过,宋诗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理趣之美。

苏轼十八首最好的诗(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1)

什么叫做理趣?其实指的是宋诗当中独有的说理成分,这些说理的诗词在意境上与唐诗有很大差别,但是其中蕴含的哲理性思考还是值得我们慢慢品味的。

而其中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有理趣的宋诗,当属苏轼的这首流传甚广而又脍炙人口的诗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十八首最好的诗(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2)

这首诗很多几岁的孩子都会背,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首诗很简单,就是些庐山的景色之美。而且不单单写景色之美,还渗透了哲理性的思考:我无法看到庐山的真正面目,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就在庐山之中,没有足够的视野。

苏轼十八首最好的诗(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3)

开篇两句,苏轼就写出了庐山的千姿百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看的角度不同,庐山的面貌就有不同;而要想看到庐山的全部面貌,在现有的位置上是无法看到的。

苏轼十八首最好的诗(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处于其中,你怎么能看得清?你处于其中,你怎能给出客观评价?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但是,这首诗却不单单在说理,不单单在呈现宋诗的理趣,因为如果失去了诗歌本来的形式面貌与情感,也就不能称之为诗歌了。所以这首诗的开始两句,诗人直接写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再写庐山的景色之美。虽然与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有所差距,但是不失为写庐山的经典名句。

苏轼十八首最好的诗(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5)

当是时,苏轼接连被贬,在赶赴被贬职的任上,苏轼游览庐山,写下这首诗篇。这首诗不单单是一首山水诗,还是苏轼对于自己人生路途的一种淡泊思考,今日读来依然觉得理趣动人。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