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唐宋元明清”,好像唐宋是两个紧挨着的朝代,其实这中间还夹着一段历时五十多年的分裂期,就是五代十国。所谓五代,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之后依次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这五个政权都占据了中原地带,所以被称为“代”,勉强把它们看成一个“朝代”;所谓十国,指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由于它们都是地方割据政权,所以只能叫“国”。
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中有两个细节,对宋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是官制,按宋朝官制,主管军队的中央大臣叫枢密使,权力堪比宰相,主管财政的三个部门户部、度支、盐铁,合称三司,长官叫三司使,这两个职位,都是起源于唐朝,成熟于五代,宋朝直接继承过来。
二是五代起国号,拼命与古人攀亲戚,李存勖建立后唐,应为他姓李,所以攀上了唐朝,石敬瑭虽然跟晋国、晋朝都没什么关系,但他起家的地方在山西太原,所以攀上了晋,刘知远姓刘,他建立后汉,攀上的是汉朝,郭威更牛,自称周朝王族的后裔,攀上了周朝,定国号为后周,大家看看,唐、晋、汉、周,一路上溯,越攀越古,后来轮到了赵匡胤,他本来可以用自己的姓氏“赵”,为什么会选择“宋”呢?
这是因为他曾担任归德军节度使,归德这个地方,在春秋战国时代,属于宋国,定国号为“宋”,就相当于攀上了商朝,我们在第二本书里说过,春秋时候的宋国,就是商朝的后裔,所以取名为“宋”,比后周的资格还老。从李存勖开始的“模仿从前的伟大王朝”战术,到此登峰造极。
五代过后,就是宋朝了。宋朝的建国者是赵匡胤,他有两个得力助手,一是他的弟弟赵匡义,后来也是为了避他哥哥的讳,改名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为了避免混淆,我们下面提到他都叫他“赵光义”),二是幕僚赵普,宋朝开国的故事,譬如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以及宋太宗的“金匮之盟”,都跟赵普有关,这个赵普更有名的典故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小岛毅打了个比方,称宋朝取代后周,赵光义和赵普是舞台设计,赵匡胤是总导演。
由此来说陈桥兵变。此事发生于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辽军南下,后周朝廷决定迎战,派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率军出征。正月初三,大军夜宿陈桥驿,五更时分,士兵集合于驿门,大声疾呼,要拥立都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然后来到赵匡胤的营帐,赵匡胤平时喜欢喝酒,那天喝高了,正在酣睡,被赵光义和赵普叫醒,推到帐外,有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到他身上,众人纷纷下跪,山呼万岁,赵匡胤于是称帝。这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
故事当中,赵匡胤的形象,一是无知,二是被动,三是仁义。事实上,除了仁义这一点可以成立,譬如赵匡胤要求参与兵变的将士不能伤害后周的皇室和大臣,不能掠夺国库和民众,这都可称得上仁义,不过前两点,要说他在兵变中是完全无知而且被动的,显然都站不住脚。赵匡胤亲自参与了这场政治戏的彩排,不仅知情,而且主动。当然,如果宋朝的史书不去歪曲事实,不帮赵匡胤粉饰,他就成了篡权者,失去了当皇帝的大义名分。
赵匡胤只是开创了宋朝,论制度建设,他的弟弟赵光义贡献更大。这兄弟俩的名字读起来太过相近,为了避免弄混,我们把他们称为宋太祖、宋太宗。书中曾拿太祖晚年有意迁都洛阳一事,对比二人性格。大体而言,太祖偏向理想主义,太宗偏向现实主义,太祖属于英雄豪杰,太宗属于政治家。这里可以说两句闲话。
我们也许听过一部戏剧,叫《千里送京娘》,男主角便是宋太祖赵匡胤,他在剧中,一身英雄气,这部剧,正是英雄美人的故事;另外,喜欢武术的朋友,都知道有一套拳法叫太祖长拳,这个太祖,指的也是宋太祖,据说这是他亲自发明的拳术,哪怕是冠名,我们想想看,为什么不找其他人,偏偏借用宋太祖的名义呢,这正说明了宋太祖的英雄气,以及与武术的缘分。
宋太祖、宋太祖在位期间,宋朝的制度陆续确立,其影响力,并不限于宋朝三百年,而波及此后千年。话说宋朝创建各种制度的指导原则,那又要说回五代的乱世,宋太祖宋太宗兄弟在这种乱世里成长,深切感到,这种局面都是唐朝失败造成的,所以他们制定的政策,都以唐朝为反面教材,唐朝怎么灭亡,他们就怎么规避,反其道而行之。
特别是,针对晚唐时期武人掌权而导致的藩镇割据乱象,宋朝开出了两项对策:一是推行文治主义,重文轻武,抬高文官,压制武官,文人在宋朝,地位非常高,也许是史上最高,相反,武人的处境相当惨淡,因此,整个宋朝所出产的名将,屈指可数,而且这些名将,如岳飞、韩世忠,大都集中于从北宋转向南宋的那段乱世;二是加强中央集权,其政策,主要包括两点,第一,把军权收归中央,收归到皇帝手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便是典型案例,第二,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如推行路官制度,将全国分作十几个路,每一路设安抚司(负责监察)、转运司(负责财政)、常平司(负责救济)等,每一司的长官称作“使”,既然叫“使”,说明来自中央派遣,而且规定了三年任期,三年一到,调往他地,这么一来,地方便不至沦为官员的独立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