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王成良与赵东明两人是隔壁邻居,都是靠种田为生,平时关系还不错。
由于赵东明头脑灵活,又比较能干,经年累月下来,家里囤粮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反观王成良就不同了:基本上是月月完,年年光,家里一点余粮都没有。
本来这也没什么,十个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过日子吗,总会有好丑之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这一年,毫无征兆地就这么发生了百年难遇的大旱,田里的庄稼全都枯萎了,老百姓颗粒无收,王成良与赵东明自然也难逃厄运。
赵东明家到无所谓,反正有不少屯粮可以接茬。可王成良家就惨了,没了收成,家里又没有余粮,便只好在家躺着等死。
眼见邻居家都已经揭不开锅了,心地善良的赵东明,便慷慨地送给了王成良家一斗米(搁在现在差不多12斤米的样子)。
一斗米不多,然只要就着点麸皮,省着点吃,还是能对付不少时日的,也就是说,对于赵东明来说或许根本不值一提的一斗米,却解了王成良的急,救了他的命。
王成良是个明白人,事后特意找到赵东明表示感谢,并承诺来年一定加倍奉还。
赵东明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为将好人做到底,又笑着对王成良说道:
“你看这样吧,我再送你一担米(相当于十斗米),反正一时半会儿你家也抹不开锅,一担米虽然不算多,但省着点也能凑合几个月。”
王成良想想也对,千恩万谢后,开心地担着一担米回了家。
然而回到家后,他的兄弟看到王成良自赵东明家挑回来的一担米后,却很生气地对他说道:
“这一点粮食能够吃多少时日啊?他赵东明谷仓内那么多粮食,足够吃好几年的了,却就送这么一点给我们,这是人干的事吗?”
王成良嘴上没有作声,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于是几天后,憋着一口气的王成良逢人便说:赵东明如何如何不够意思,如何如何不上路子......
这些话很快便传到了赵东明的耳中,赵东明自然是十分气愤:
“你王成良可真不是个东西,我白白送你那么多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如此毁谤我,真是欺人太甚了......”
自此后,两家便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斗米恩,担米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斗米恩,担米仇”表面意思:
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斗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是你要给他一担米,他可能会觉得:你既然能给得起一担米,便就能给两担,三担......甚至更多。
如果你不给,便就会成为他的仇人。
衍生来讲就是:如果你给一个在危难中的人以帮助,即使是很小的帮助,人家也会感激你一辈子;然若要你继续将这种帮助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对方就会认为你是理所应当的,本就应该这样。
而若哪一天因为某种原因你没有帮助到他,他便会因此而记恨你,指责你,直至仇恨你。
我觉得“斗米恩,担米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救急不救穷——
什么是“急”?
打个比方:你一个朋友的父亲生病住院了,急需一大笔钱,这就叫做“急”;而你恰巧有一笔闲钱,借给他了,这就叫做“救急”。
就像那一年颗粒无收,王成良快要饿死了,就叫做“急”;而赵东明慷慨地送给他一斗米,便就叫做“救急”。
碰到这种情况是需要“救”的,如果不“救”,那叫“不道德”。
什么是“穷”?
还是打个比方:你一个朋友出国旅游,开开心心地玩了一圈回来后发现钱包空了,便是连好几个月的生活费都搭上了,这就叫做“穷”,一种“变态”的穷,而这时候,他若向你借钱,你若不借,便就是“不救穷”。
这种“穷”是不能救的,因为:救完后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后面他还会继续向你要......这就是人性。
所以“急”与“穷”不在事,而在于人心。
总结:人之初,性本善——
人心生来都是善良的,慈悲的;但千万不要以此为借口滥发善心,乱用慈悲......因为随着人的慢慢长大,人心是会变的......你的善良未必会得到好报,你的慈悲也未必会有好的下场......
做一个善良的人固然重要,而做一个聪明的善良人则更加重要。
首先得学会保护自己,最后才能够拥有善良的资格!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