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听到一些孩子的父母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家庭教育中的规矩和爱缺一不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教育中的规矩和爱缺一不可(爱和规矩在家庭教育中比钱更重要)

家庭教育中的规矩和爱缺一不可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孩子的父母说:

“你这个不争气的,我早出晚归挣钱养你,你就考这点分数,你对得起我吗?”

“我这么辛苦工作养你,图啥啊?说啥你也不听。”

“妈妈白养你这么大了,我自己省吃俭用,把挣的钱都花在你身上,你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和感恩呢,总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

类似这样的话语我想很多家长都说过或者在某个瞬间在大脑闪现过,其实有这些想法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自身不够成熟,没有想清楚生儿育女的意义,不会教育孩子导致的,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的问题。

每个人出生的环境不同,家庭经济基础千差万别,很多父母以为自己省吃俭用把钱留给孩子,让孩子过得富足,就是美德,他们甘当孺子牛,却不知道这种“孺子牛”精神培养出的可能不是孝子,而是白眼狼,因为孩子从小就习惯了从父母那里索取,习惯了父母过着贫穷的生活,一心只想着自己如何过得更加舒适。

我真心觉得老一辈的父母生活太过艰辛,也有一些卑微,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孩子,自己却没有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当自己跳出这个思维怪圈后,我决定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

首先,给予孩子关爱比给予孩子玩具更利于培养亲子关系。有时候爱其实很简单,睡觉前的一声问候-“妈妈永远无条件爱你”或者一个亲吻一个拥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种朝夕相处根植于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到被爱的感觉超越了任何物质的东西,而且孩子因为明确知道父母的爱,他会更加自信,在成年后不会因为缺爱而自卑,做事情也更加放得开,因为心里有爱。

其次,做父母没必要把钱都攒着留给孩子,自己过得节衣缩食。有什么样的能力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豪车,我们可以骑自行车,还更锻炼身体,不能拼命攒钱给孩子买车,弄得自己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不可能跟随孩子一辈子,只要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自己也活得体面舒适,该为自己考虑就要为自己考虑,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生活品质高了,孩子耳濡目染,将来也会让自己生活品质提高。

最后,教育孩子要给孩子明确一些规矩。孩子是很随性的,毕竟年龄小,他们真的是一张白纸,父母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观念,孩子就吸收什么样的观念。如果从小就能给孩子树立一些规矩,比如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对长辈要敬爱,要靠自己的本领吃饭等,孩子自然会懂得从小就要敬畏父母,自己将来的生活条件要靠自己创造。现在的孩子什么道理都懂,就看能不能行动,而这个执行的原始动力来自内心的认可,如果孩子从小被植入了这些规矩,其实父母不用多说多做,孩子就会非常懂事,而且长大后也不用父母多操心,往往事业发展也更好。

现在生活压力大,教育孩子的成本也高,我觉得只要父母之间不去比较,也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教育孩子,尽己所能多传授一些本领给孩子,多让孩子增长见识,胜过把自己的积蓄留给孩子,因为钱买不到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钱买不到一家人的天伦之乐,钱买不到因为健康愉悦的生活带来的生命的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