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记者 吴大海

“的、益、域、唤、也……”临近春节,惠州李家拳的传统五声发声在水东街非遗展演现场响起,一群修习李家拳的少年登台献艺,引来群众阵阵掌声。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1)

省级非遗传承人欧阳粤强与徒弟们现场展示李家拳

在刚刚落幕的政协惠州市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惠州市政协委员刘道根提出“关于保护惠州李家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惠州李家拳,这门传承270年、曾经威震海内外却一度消沉的传统武术,正在通过进校园、进非遗课堂的方式传承到第8代,重新走进千家万户。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2)

湖山小学体育老师卢进从非遗传承人李子兴处习得李家拳,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海内外有弟子近十万

岭东雄郡,向来雄武。据《惠州府志》记载,惠州自古重德尚武,历史上武举人的数量就比文举人多,惠州李家拳就诞生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当中。

《惠州市志》《广东武术史》等记载,惠州李家拳创立于清乾隆年间,创始人名叫李义,是归善县鹅埔角河南岸火地村人,也就是现在的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湖山村委米地村民小组。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3)

李家拳拳谱

惠州李家拳集南派功夫之扎实硬朗与北派功夫之快捷利落的特点,拳路气势磅礴,刚柔相济,是岭南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之一。

墙内开花,内外皆香。据惠州李家拳第七代传人、省级非遗传承人欧阳粤强考证,创立近300年期间,李家拳威震东江,其影响遍及东南亚、美国、英国、澳洲、新西兰等地,海内外弟子达近10万人。

目前李家拳已发展到第八代,从第三代传人之一李国辉开始,李家拳就已传播至海外。同治年间,在香港开武馆的李国辉就以李家拳技艺击败在新加坡摆擂台的英国大力士,此事在东南亚各国轰动一时,各大媒体均有报道。

“师傅告诉我,尚武保家国。赫赫李家拳,艺精功夫博……”这是广泛流传于惠州的一首儿歌,也是李家拳弟子必背诵的祖训。抗战期间,不少李家拳弟子投身抗战,人称“左手阎王”的李家拳第五代传人之一李振中就加入了东江纵队。1943年,他在宝安带领队员伏击日军,在受伤的情况下用左手李家拳法连毙三名日军后隐入丛林中,轰动省港澳,还被编成连环画。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4)

省级非遗传承人欧阳粤强与徒弟们在南国书香节展示李家拳

新中国成立后,李家拳一度迅速发展。第五代传人李带、李发门人无数。第六代传人严景山是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广东省蔡李佛拳总会副会长。1991年严景山带领李家拳参加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大会,获金奖。

除了技艺精湛外,李家拳也长于武医。李带、李发均曾开设医馆,抗战英雄李振中还在香港创办了罗浮山百草油药厂,改革开放后移址深圳龙岗,服务一方百姓。

拳术传承面临危机

然而,改革开放后,李家拳和所有传统武术项目一样,遭遇了传承危机。传承了8代,全惠州就剩下几家李家拳馆,听说过李家拳而且愿意学的人越来越少,甚至还有人怀疑武术只是耍几个好看的套路,没有实战功能。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5)

李家拳棍法 王锭铨 摄

对此,欧阳粤强解释,以前兵荒马乱,武林人士习武、开武馆,这是自卫、谋生的本领,如果没有真本事、三两下就被人打趴,那是会丢饭碗、出人命的。“包括李家拳在内,传统武术是真的能实战的。只是,真正能打的人越来越少。”

对此,欧阳粤强也表示理解。他说,现在治安好了,大家有困难找警察,自卫的需求减弱了;再加上社会发展、能干的工作越来越多、娱乐方式也变多,肯下功夫练武的人也越来越少。武术,逐渐从一项谋生技能转换成个人兴趣、业余爱好、兼职。

绰号“大刀欧阳”的欧阳粤强善使长刀,曾在2012年荣获第10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刀术第四名。他介绍,传统武术多有“大架”“小架”之分,大架指好看的套路,卖艺表演时可以使用,也可以教给很多人;而小架则是实战技能,是一门武术的精华,攻击力强,但观赏性一般,师傅会关起门来教弟子。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6)

2012年欧阳粤强赴香港与白眉拳掌门黄耀佳交流,寻找李家拳资料

“像李家拳里最高级、最有效的小架拳法五行散手拳,目前已经很少人会了。”欧阳粤强介绍,现在学习李家拳的人里已没多少人懂大架,懂小架的更少。“真正实战招式都是散手,三两招就结束战斗,绝不像电视、电影里一打就是好几分钟。”

现场,他还向记者演示了所谓“双手双桥互为阴阳”的招式,对敌时不需要睁开眼睛,只需要感受对方是否触碰了自己的手臂,即可判断对方想攻击的部位,并瞬间反击、化解对方的进攻。

获准进入中小学校园

越来越多的李家拳传人认识到,要想继续传承李家拳,就必须去掉自矜,先让市民了解什么是李家拳。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7)

年轻人练习李家拳 王锭铨 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欧阳粤强先后自费赴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收集与整理李家拳影像、拳谱、实物、史料。他还先后在省立中山图书馆泡了三个月,把《惠州府志》《惠州市志》《归善县志》翻了个遍,硬是将李家拳从创始人到第七、第八代传人270多年的传承过程梳理了出来。

他又遍访李家拳传人,磨破嘴皮、甚至给人家磕头下跪,终于将原本不能外传的拳谱、族谱一一影印,这些都是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需的佐证材料。

2013年12月,惠州李家拳入选广东省第五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本人也于几年后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自此,李家拳又开始回到大众视线中。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8)

基本功要从娃娃练起

可这还不够,李家拳的传人们决定,除了自己开拳馆收徒外,也要送拳进校园。十年来,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家拳第七代传人的李子兴和欧阳粤强先后在湖山小学、河南岸中心小学等多所中小学校免费教拳,教了数千名中小学生。

临近过年,训练仍未停止。最近,李子兴每天早上在湖山小学教拳,下午在冰塘小学教拳。天气寒冷,可孩子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李子兴表示,未来,这样的李家拳进校园活动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在课堂内寻觅真正传人

关于未来李家拳的传承,欧阳粤强有三部分计划。第一,继续推动李家拳进校园开展特色教学、暑假开设公益培训班免费教拳等方式,不断普及和扩大李家拳的影响;第二,继续寻求一个悟性高又肯学的传人,将李家拳的独门小架功夫传下去;第三,传承好李家拳独家草药,继续为风湿患者、骨折民警提供服务。“我现在主要就是缺训练场地和生源,希望能在文化馆开设非遗课堂。如果可能,希望政府帮助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设立非遗工作室。”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9)

惠州市河南岸街道举办李家拳少儿公益培训

缺培训场地、缺生源的问题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得到解决。近日,带着非遗传承人的诉求,记者走访了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该中心办公室主任袁学欢介绍,目前,惠州共有数万人在学习李家拳,如果再加上那些在学校和暑期公益培训班学习过基础的中小学生、爱好者,整个惠州学过李家拳的人接近六位数,“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袁学欢表示,不只是李家拳,缺培训场地、缺生源的问题是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的通病。基于此,惠州市文化馆将在今年上半年内专门腾出办公空间,在这些场所的地上安装软胶板,将其改造成适合习武的场地,供非遗传承人们教学使用。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10)

惠州湖山小学体育课传授李家拳

他说,未来惠州市文化馆也将为李家拳等诸多非遗项目开设相应的非遗课堂,由文化馆负责宣传、招生,一举解决武术类非遗项目的两大难题。

【文脉链接】

政协委员建议:建设李家拳文化遗产公园

“作为惠州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州李家拳发扬与传承显得极为重要。”惠州市政协委员刘道根认为,目前媒体对李家拳的宣传力度不够,教学场所不足,也缺乏相关的非物质文化专题研究。

竹山县小学太极拳(南拳之一李家拳)(11)

惠州湖山小学的课间操就是李家拳

对此,刘道根已向政协提出建议,由多渠道筹措李家拳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在李家拳发源地、河南岸街道湖山村委火地村民小组(即米地村老村)划出一块地,建设李家拳文化遗产公园,并配套相应的教学与研究场所。

此外,还将由惠州市社科联牵头组建研究团队,专题研究李家拳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