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笋坝漫游
刘云霞
说走就走
朋友间说话总是直来直去,无需任何客套,与老黄就是这样。
谷雨过后的一个晌午,电话响起,是老黄,大大咧咧,在那一头嚷:“又在家里养膘么?找个地方去走走不?”真是心有灵犀,我也不多问:“远还是近嘛?几点?”
只需约时间,去哪儿,其实不紧要,关键是与哪些人一起出发。没有计划看似偶然,一拍即合随意走走,没有丝毫的混乱、懊恼、悔恨与无所适从,每一分每一秒都闪耀着迷人的光泽,清明、朗爽、通透、轻盈。
“正好我儿子放假了,他也一起去。诶,把田大榜也叫上吧。”我补充着。田大榜,顾名思义,自然姓田,是我们共同的朋友,平日处事精明,大家都戏称其为《乌龙山剿匪记》中的“田大榜”,喻之狡狯如匪。
老黄当司机。穿过打雷嘴隧道,以为他要上小湾高速,车子却一路向北奔往九龙坡方向。
“我们去铜罐驿看看,念了很久了,这么近,就没去过。”方向盘掌握在他手里,谁也没有异议,况且出都出来了,还用较真一定要去哪里吗?向往、清明与轻盈的意义就在这里,情谊的通透与独特也在这里。没有正常与必须,没有规矩与身不由己,不管去哪儿,车轮碾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令人振奋的鸽羽。
导航把我们引向长江边。铜罐驿,是九龙坡区的一个小镇。它曾是重庆府巴县的一个江边驿站,镇政府所在地叫冬笋坝。
冬笋坝
停下车,心情大好,寻常的风景也变得特别。这里没有一幢幢高大的现代建筑,房子大多三五层,砖木结构,一看就有些年头了。街边几处老屋,土墙板壁,风格简洁,木柱瓦盖,凝重古朴。小巷,石板参差,绿苔盈盈。墙角一只蜗牛,伸出长长的触角,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小院里一盆盆月季、山茶、仙人掌,都让我们研究探讨一番。居民见缝插针,拣不大的空地,种着几株小葱,几株香菜,几簇韭黄,看着爽心悦目。人间烟火气不过如此吧?
镇上有处露天小市场,叫卖着各种廉价的小商品:有睡衣袜子,有枸杞菊花罗汉果,有发卡皮带指甲刀等,有黄瓜莴笋西红柿,还有新鲜的枇杷和桑椹,就是没有看见卖冬笋的,不知道“冬笋坝”这名字是什么来历。那些地摊都因地制宜横七竖八地支着摆着,没有讲究,没有章法,所有的商品就直接装在一个背篓、一个篮子里,或者随意堆在支起的一块木板、摊开的一块塑料布上。恰是这样,更显得自然、亲切。
五星枇杷
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路边卖五星枇杷的比较多,它得名于状若五角星的脐部。一堆一堆,一筐一筐,大多是从自家的树上现摘的。枇杷是我比较钟爱的水果,一来,因为它的名字很古典,叶子酷似琵琶。二来,它甜中有酸,酸甜适中,还具有不错的药用价值,与樱桃、梅子并称“果中三友”,却并不傲娇,和冰糖可以熬成枇杷膏,那是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良药,广受百姓喜爱。
田大榜要买几斤,老黄嫌贵,说难得提回去,哪里不能买?大榜今天居然很慷慨:“买来大家就吃了,还拿回去干嘛?”枇杷个大,没几个就装了半袋。摊主是个小青年,拿出一杆称开始称起来。还是田大榜眼尖:“年轻人,错了没有!大称杆配小秤砣?”摊主脸微微一红,说:“我爷爷不在,我就搞不懂用这玩意儿。”老黄接口解着围:“慢慢就会了。只要心里有杆秤,做人自然就有准星。”
绿皮火车
老街下就是铜罐驿火车站。在我的记忆里火车站还停留在脏兮兮、闹哄哄、乱糟糟的模样。那时,铁路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外出打工的、读书回家的、兜售地方土特产的,各色人等,人头攒动,车厢挤爆。成渝铁路是建国后人民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几十年来,已经记不清运载了多少亿万顿货物,送走了多少亿万名乘客。它像一条汩汩流淌的大动脉,穿巡在巴山蜀水之间,为巴渝人民输送着新鲜的养分。
而现在,成渝铁路早已不再是联系成渝经济的主力。铜罐驿几组网状的铁轨静静地躺在碎石上,月台斑驳,空无一人。一列火车头闪着灯,徐徐离去,好像蹒跚在寂寞时空中迟暮的老人。
可喜的是,听老黄说,重庆正在新修一条菜园坝至江津滨江新城的城际公交列车,沿老铁路旁边建一条新线,截弯取直,形成双线运输。它将成为一条沿长江旅游观光线,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是么?我们满怀期待。
渝尔代夫
碧水无声,缓缓流过。岸边一片银色沙滩,好似人们笑称的“渝
尔代夫”。
两三对年轻人坐在礁石上窃窃私语,另有一群青年男女在草丛上摆弄着烧烤。旁边几个小屁孩赤着脚,屁股撅得老高,勤奋专注地玩
着沙。
“我要垒个城堡,里面有一位公主。”一个孩子喃喃。
“一位魔王想要抢走她。”一个接应道。
“我要去解救她。”另一个男孩呼叫。
什么都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或许一棵草,或许一滴水,更何况这一片白茫茫的沙滩。他们心灵通透,想象力总让人无法预料。
年轻的母亲们坐在不远处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慈爱地看护着,不时交换着会心的笑。
眼前的景象,静谧安详,让人忘却了世间一切的烦恼;夕阳下粼粼的波光,晶莹闪亮,恰似我们对未来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