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

用志愿服务召唤青春理想大学生(这群有爱的大学生)(1)

义诊活动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邹明敏

20年上千次义诊活动,数百次支教活动,无偿献血、义务捡垃圾……从最初的几十人到现在的892人,这支“爱心”队伍将他们的青春热情播撒给了无数人。

甘肃中医药大学爱心社成立于2001年,发展到现在已是学校里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社团。“我们不仅是在帮助别人,也是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爱心社社长殷鹏东说。

用志愿服务召唤青春理想大学生(这群有爱的大学生)(2)

认真检查,贴心服务

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沈家河、苏家庄、汪家坪等村庄是学生们经常开展义诊的地方。每个周末早晨,在安静的校园里,一支整齐的队伍会准时出发,带着血压器、身着白大褂,走出校园,走进村庄。

“今天我们把‘摊’摆在广场上。”“我们还可以在村里多宣传一下,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志愿者的对话围绕着义诊服务,每个字都体现了认真与专心。

“当一群人很认真地做一件事情,生活就很充实,我们会商量、计划,努力将这件事情做到最好。”志愿者颜子杰说,“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段故事,这比打游戏、宅在宿舍有意义多了。”

用志愿服务召唤青春理想大学生(这群有爱的大学生)(3)

无偿献血活动

颜子杰是2020级预防医学班的学生,去年9月加入爱心社。他用满腔的热情感染了很多同学,他的舍友也被他“拉入”社团,成为一名志愿者。每次出行,他总是队伍中最忙碌的人之一,拍照、记录样样能行,摆桌子、测血压一项不落。

遇到记忆力不好的老人,他们会用纸笔将血压数据写下来交到老人手中;夏天或雨天,在村民测量血压的时候,有志愿者专门为村民打伞;如果是好奇的小孩来,志愿者也会热情“招待”,给他们一些小零食,与他们聊聊学习和开心的事情。

“当我听到一个孩子说,穿白大褂好帅,以后也想做医生的时候,我一下被触动了。我们只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但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我觉得很骄傲,很有成就感。”颜子杰说。

用志愿服务召唤青春理想大学生(这群有爱的大学生)(4)

去周边农村进行支教活动

用志愿服务召唤青春理想大学生(这群有爱的大学生)(5)

捐书活动

有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也时常感动着志愿者。

“有个患自闭症的小孩手一直在抖,积木总是掉,我就想去帮他拼,但是他总是避开我的手,坚持要自己拼……”凡尘安星特殊儿童教育机构的孩子给志愿者徐晶留下了深刻印象。

陪伴和帮助特殊儿童是爱心社的服务项目之一,每周四参加活动的十几个志愿者都会穿上红色小马甲走近孩子们。对于徐晶来说,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很珍贵。

用志愿服务召唤青春理想大学生(这群有爱的大学生)(6)

用志愿服务召唤青春理想大学生(这群有爱的大学生)(7)

用爱心陪伴孩子成长

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唱歌、做游戏、画画,看似简单却困难重重——志愿者们需要耐心地重复相同的话语,并且时常得不到回应,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到底怎样才能教给孩子们知识呢?“刚开始很迷茫,不知道怎样陪他们、教他们。”徐晶说,当她面对一群表情各异的孩子,她不知道怎样消除这种陌生感。

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每周去看孩子们,带些小礼物,唱些新的歌曲。渐渐地她摸索出一些方法——用歌曲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顺便教他们怎样讲卫生,比如认真洗手、地上的东西不能吃等等。

“慢慢地我们都放松了,他们不会紧张,我们也能轻松应对,大家围坐在一起唱歌,气氛很好。”徐晶说,与特殊儿童相处的这段经历,也让徐晶更坚定了以后作为一名医生的信心。

本文来自【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