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公众号"第七梦"

由于一些原因,我想要更加了解“林海雪原”,便在网上搜索它的资料和图片,看到了杨子荣,便想起大学时候现当代文学中的一本书《林海雪原》,恰逢办公室有个小妹妹正好是中文系的学生,便托她从她们学校的图书馆帮我借来了这本书。开启了阅读的新篇章,读抗战小说。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1)

名作的魅力就是能把人物写活、并且能把控大局,让读者看的不是很混乱。人物很多,却各有特性,如今想来,每个人物形象都历历在目。在东北雪国的旷原中,每个人都会有单打独斗的时候,就是一个个的英雄,汇成了长达六百多页的《林海雪原》。这中间并不是杨子荣智取威虎山这一个小环节能概括的。

故事开篇首先交代了故事的起源: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全国各地大规模土改的时刻,东北一些还未来得及解放的地区,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在暗箱操作,土匪横行,制造了残忍的杉岚站大屠杀,关键是被屠杀的人里面有主人公少剑波的亲姐姐鞠县长

之前只知道杨子荣,看了小说才知道,主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决策者是少校参谋:少剑波,一个刚刚二十来岁的年轻军官,战士们都叫他“二〇三首长”。他是小分队的领导者,一个榜样般的人物。杨子荣,是小分队的侦查员,一个极具侦查能力的优秀战士。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2)

由于东北的广袤和匪徒的躲藏给剿匪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组成了以少剑波为领导的一个十余人的小分队,展开了剿匪的征程。这些匪徒人数众多,帮派林立,彼此竞争又相互勾结。先写了当时用于最大势力的匪首,也是制造起源事件的罪魁祸首:许大马棒。一举消灭许大马棒以后才轮到座山雕,最后也是打的最漫长最艰难的马希山。中间还有剿灭定河道人(李宝森)……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3)

在整部小说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首先,林海雪原的风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东北的冬天,但是从战士们在雪地里行走的过程中便能看出,雪很大,气温很低。战士们经常吃着冻得硬邦邦的饭团子,走的时候拔出来这条腿,又得去拔另一条腿。小说中还贯穿了很多东北地方民谣等(能看出文人的一些癖好,时时都不忘宣传民俗文化),还有东北人的日常生活:滑雪和打猎、热炕头等。

其次,神奇的地名。比如:奶头山、锅盔山……看似不登大雅之堂,这些地方却是真实存在的。第一号匪首许大马棒和蝴蝶迷就是在奶头山,那是一个美丽又充满神话的地方,作者借蘑菇老人之口,还讲述了奶头山上的一段神话,关于狄英儿和灵芝姑娘的爱情故事和两人谜一般的事迹和去向。锅盔山则是第二号匪首,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座山雕的匪窝,它里面还包含了:大锅盔、中锅盔和小锅盔。相比于奶头山的天险和地势,锅盔山可谓自成系统无法强攻,于是只能内部瓦解,于是便有了:杨子荣智取威虎山。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4)

再次,英雄般的一个个人物。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孙达得,他的嘴里屡出金句。当他一个人靠着两条腿在东北的旷原中追寻杨子荣留下的记号时,找到东西大叫着:“妈呀,你在这里!你怎么不说话呀!”在雪墙上发现杨子荣的手印,他也在上面印了一下,算是和他的老朋友握手了。当他第一次接触滑雪板,被摔得一跤一跤的,还新奇的说滑雪板是自动的。他在旷野里和风雪,和敌人,和饥饿,和劳累,和时间……做着斗争。属于一个人的孤独的战斗,也是属于革命的群体的战斗。因为心里有信仰,足以支撑所有的疲惫。

最后,一场场干净利落的战斗。小说中有几处突出时间的地方,攻打奶头山前期的艰险和一锅端,攻打座山雕锅盔山时前后的战斗也就二十分钟的时间,除了最后的马希山匪伙在林海雪原里面大周旋,其他的地方,无不充满了智慧的身影。是对党坚定的信仰,是坚强的意志,是超强的毅力,是睿智的指挥,是英勇的行动……

还有好多话想说,怕你们嫌我啰嗦,(一篇日志写了一个多月),下次接着唠~

下面欣赏一下,美丽的林海雪原风景吧!

有机会,我们一起去东北的雪世界里浪~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5)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6)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7)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8)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9)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10)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11)

林海雪原原著主要内容(书评林海雪原英雄的战场)(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