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媒体曝出台积电的3nm芯片将实现每平方毫米近3亿个晶体管的晶体管密度,提升了1.7倍。同时扬言要挑战“摩尔定律”,让科技界再次将目光放到晶体管的身上。

要了解通信,就一定要了解晶体管。晶体管不仅影响着通信发展历史,作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它也对后来出现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以及计算机内存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晶体管诞生于1947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当时,晶体管的出现,结束了通过电子管(真空三极管)放大信号的历史。同时也解决了电子管制作困难、体积大、耗能高且使用寿命短等运用问题。

历史上第一个晶体管,是一个点接触式晶体管。把间距为50 μm的两个金电极压在锗半导体上,微小的电信号由一个金电极 (发射极) 进入锗半导体 (基极) 并被显著放大,然后通过另一个金电极 (集电极) 输出,这个器件在1kHz的增益为4.5。

晶体管发明者及其故事(每平方毫米近3亿个晶体管)(1)

历史上第一个晶体管

在首次试验时,它能把音频信号放大100倍,它的外形比火柴棍短,但要粗一些。当时引起了科技界的巨大轰动,但是因为产品缺陷,第一个晶体管,并没有被广泛商用。

其背后的原因,就是点接触型晶体管制造工艺复杂,致使许多产品出现故障,它还存在噪声大、在功率大时难于控制、适用范围窄等缺点。

也这是这些问题,给了晶体管的发展更多的空间。在1950年,第一只“PN结型晶体管”问世了,(所谓PN结就是P型和N型的结合处。P型多空穴。N型多电子。)。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晶体管原型。

纵观晶体管的发展历史,晶体管从点接触型到双极晶体管,从复杂到简单,从难以复刻到大批量生产,晶体管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日渐繁荣。

1953年,第一个采用晶体管的商业设备投入市场,而这个设备便是助听器。在之后的几年收音机的发展,带动了晶体管产业的繁荣。随着新的电子设备对晶体管提出来更高的要求,集成电路登上历史的舞台。

晶体管发明者及其故事(每平方毫米近3亿个晶体管)(2)

助听器

在这之后,摩尔定律诞生。戈登·摩尔预测:未来一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18个月翻一倍。这个定律延续至今依然适用

摩尔定律的出现,对晶体管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摩尔定律成立的前提,就是行业得到了充分肯定,并且拥有无限可能。同时,整个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在技术发展不确定的前提下,拥有了约定俗成的周期。

这个周期,不仅是科学家竞争的时间节点,同时也是各大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节点。所以当行业从业人员,乃至整个社会认同摩尔定律的时候,科学技术就在这个永动机的推动下,不断前进。

摩尔定律出现后的第三年,因特尔公司成立。并在成立后的第二年成功开发出第一个PMOS硅栅晶体管技术。这些晶体管继续使用传统的二氧化硅栅介质,但是引入了新的多晶硅栅电极。

之后,以因特尔为代表的科技时代崛起,布满晶体管的英特尔处理器,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1978年,英特尔发布了第一款16位处理器8086,含有2.9万个晶体管。这个时候晶体管的大小,已经超出了肉眼的视线范围。

晶体管发明者及其故事(每平方毫米近3亿个晶体管)(3)

因特尔&高通

到了2000年,高通以CDMA技术起步,逐渐主导全球移动通信基带处理器行业的发展,并控制了全球2G/3G/4G核心芯片市场。

到了5G时代,基带芯片市场开始分化,华为、三星、紫光展锐、台湾联发科技都是基带市场的竞争者和参与者,高通的垄断地位渐渐被动摇。

随后晶体管在军事计划和宇宙航行中的重要性日益显露出来以后,为争夺电子领域的优势地位,世界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人们不惜成本,纷纷给电子工业以巨大的财政资助。

作为现代电器的最关键的元件之一的晶体管,之所以能够大规模使用是因为它能以极低的单位成本被大规模生产。

目前数以百万计的单体晶体管还在使用,绝大多数的晶体管是和二极管|-{A|zh-cn:二极管;zh-tw:二极体}-,电阻,电容一起被装配在微芯片(芯片)上以制造完整的电路。

模拟的或数字的或者这两者被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设计和开发一个复杂芯片的成本是相当高的,但是当生产时,设计和开发芯片的费用被分摊到数以百万计的芯片上,因此在市场上每个芯片的费用通常并不会非常昂贵。

晶体管发明者及其故事(每平方毫米近3亿个晶体管)(4)

微处理器

一个逻辑门包含20个晶体管,而2005年一个高级的微处理器使用的晶体管数量达2.89亿个。

伴随着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发展,晶体管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元器件门类,晶体管技术一直以来都在高速发展中,这主要表现在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以及工艺制程的不断精进上。

在2016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个团队打破了物理极限,将目前最领先的晶体管制程工艺从14nm精进到了1nm,完成了计算技术界的一大突破。

晶体管发明者及其故事(每平方毫米近3亿个晶体管)(5)

1nm(纳米)是什么概念?是10的负9次方米,就是0.000000001米。以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头发丝为例,1nm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如果和病毒相比,病毒的整体大小在30-60nm之间,所以,现在晶体管比病毒还小。

探寻科技发展的奥秘,我们能够在通信发展历史中,找到很多值得探讨的技术节点。作为人类通信历史中重大的发明,晶体管无疑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科技产品。

如果你喜欢科技,关注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科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