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各地区方言(乌兰察布汉语缀词方言)(1)

作者收藏的方言专著

文/孟泽辉 辛丑年五月三十

乌兰察布方言常用词汇加入特殊的辅助成分,如表示一定意义的词叫做词根的话,那么用在词根前面的辅助成分叫前缀,用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插在合成词中间的叫中缀。这些辅助成分(前缀、后缀、中缀)不含实际意义,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一、前缀

乌兰察布除了一些与普通话相同的前缀外,还有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前缀。它们共同特点都是入声字,而且都是表音性的。前缀一般用在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前,也有用在名词和象声词前面的。主要形式有:“圪”字头“忽”字头“日”字头“卜”字头“夕”字头等。

(一)“圪”字头的用法

1.词根加前缀“圪”,构成名词,如:圪疤(伤~)、圪梁(土~)、圪洞(深~)、圪堆(一~)、圪膝(膝盖)、圪剫(拳头)。“圪”加词根构成的双音名词,有的可以儿化,但词义发生变化;有的可以加“日”尾,但词义不变,如:圪泡(指私生子或杂种),而圪泡儿(表示小气泡);圪痂与圪痂日(同指伤疤)。

2.词根加前缀“圪”,构成动词,如:圪爬(爬)、圪碰(碰)、圪挠(挠)、圪搅(搅)、圪挤(挤)、圪嚼(嚼)。这一类动词,词根都是单音节的,都可以单独使用。单用和加词缀“圪”构成的双音节动词词义一样。由缀词“圪”构成的动词,也有一部分词根不能单独使用,其中一些属词根本字不明,如:圪蹴(蹲下)、圪且(凑合、免强)。

3.词根加前缀“圪”,构成形容词,如:圪酸(故作斯文,摆架子)、圪瘾(看到脏东西时的心理状态)、圪腻(反胃的感觉)圪料(弯曲、别扭)、圪怯(胆怯、畏缩、害怕)、圪虚(自我陶醉,惬意)。

4.词根加前缀“圪”,构成量词,如: 圪团(一~线绳子)、圪截(一~铁丝)、圪堆(一~麦子)、圪嘟(一~衣裳)。

5.词根加前缀“圪”,构成语气词。如:圪呀(疑问语气词,问未来)、圪哇(祈使语气词)、圪嘞(疑问语气词,问去何处所)、圪来(疑问语气词,问过去)。

6. 词根加前缀“圪”,构成象声词,如:圪叭(木棍之类断裂脆声)、圪吱(担挑颤动或车轴磨擦尖声)、圪噌(咬萝卜之类声)、圪菜(打人触及肉皮声)、圪噔(微小的声音)、圪哇(婴儿的哭声)、圪嘣(微小的声音)。

(二)“忽”字头的用法

1.词根加前缀“忽”,构成动词,如:忽眨(眨眼)、忽搅(搅动)、忽摇(摇动)、忽抽(不间断地来回或上下抽搐)、忽扇(哄骗)、忽戏(戏弄)、忽拉(乱写乱画)。

2.词根加前缀“忽”,构成象声词,如:忽嚓(模拟断裂的声音)、忽歘(模拟瓷器打碎的声音)、唿嗵(模拟较重的东西掉地的声音)、忽杵(模拟儿童吸溜鼻涕的声音)。

(三)“日”字头的用法

1.词根加前缀“日”,构成动词,如:日粗(说大话、夸口)、日能(有一定的技术才能)、日戏(招惹、戏弄)、日鬼(做,多指暗地操作)、日腻故意用不良言语或动作给对方制造麻烦)、日噘(粗暴野蛮地叫骂人)。

2.词根加前缀“日”,构成形容词,如:日玄(了不起)、日灵(机智聪明)、日怪(奇怪)、日殃(漫不经心,不慌不忙)、日显(在人多的场合显示自己,多含贬义)、日恶(凶恶)、日脏(肮脏)。

(四)“卜”字头的用法

1.词根加前缀“卜”,构成单音节名词或双音节名词,有的可以儿化,有的可以加“日”尾,但词义均不改变。如:卜浪(木棍)、卜滩(一滩子)、卜鱼子(木鱼)、卜吊儿(过去捻细麻绳的一种工具。多用羊腿棒骨制成,中间穿孔,再把一个铁钩固定上去)。

2.词根加前缀“卜”,构成动词,如:卜捞(从深处打捞东西)、卜拦(既可理解为绊,又可理解为小炒)、卜叉(两腿叉开)、卜咂(轻轻地咂嘴)、卜楞,也作卜连(挣扎)。

3.词根加前缀“卜”,构成象声词,如:卜啋、卜嘶、卜咚、卜塌、卜嗵、卜叽、卜吱。“卜”字头象声词尾可重叠,重叠后,加深语气,如:卜啋啋、卜塌塌、卜嗵嗵。

(五)“夕”字头的用法

是加在单音节形容词前构成形容词,并且含有“很”或“非常”的意思,带有一定的副词性。但它没有程度副词的周遍性,又不能用在双音形容词之前,本文仍作前缀处理。如:夕亮、夕软、夕硬、夕热、夕凉、夕寡。

乌兰察布市各地区方言(乌兰察布汉语缀词方言)(2)

二、中缀

多用在形容词与其叠音辅助成分的中间,乌兰察布方言中的中缀不同于普通话而又有一定构词范围的,主要形式有:“格”“不”“忽”三个。

(一)“格”字头的用法

此用法是经常构成“A格BB”的四字格熟语,如:金格楞楞、清格灵灵、凉格荫荫、脆格铮铮、紧格绷绷、肉格蛋蛋、黑格洞洞、腻格道道、圆格牛牛。

(二)“不”字头的用法

此用法是经常构成“A不BB”的四字格熟语,如:赤不溜溜、土不混混、涩不粗粗、小不分分、蔫不呆呆、愣不悻悻、凉不哇哇、入不及及。

(三)“忽”字头的用法

此用法也是构成“A忽BB”的四字格熟语,如:赤忽念念、轻忽飘飘、热忽喃喃、甜忽腻腻、潮忽呐呐、绵忽塌塌、软忽溜溜。

乌兰察布市各地区方言(乌兰察布汉语缀词方言)(3)

三、后缀

乌兰察布方言中的后缀,除了有和普通话后缀相同的一些,如:“头”“子”外,还有一些是普通话没有的,主要有:“达”“活”“切”“乎”“腾”“格”“转”。

(一)“达”字头的用法

“达”是个动词后缀,它附在单音节动词后面构成双音节动词,其词义就是单音词的意义,另含有略做一做或动一动的意思,如:拍达、敲达、碰达、摇达、跳达、磕达、闹达、摆达、踮达。

(二)“活”字头的用法

1.“活”主要做动词后缀,它附在单音节动词后面构成双音节动词,如:抢活、比活、闹活、叫活、摆活、掺活、歇活、晾活、搧活、抖活。

2.“活”也可以附在单音节形容词后,构成双音节形容词,如:展活、欠活、光活、乐活。

(三)“切”字头的用法

“切”主要做动词后缀,它附在单音节动词后面构成双音节动词;也可附在单音节形容词后面构成双音节形容词,如:挖切、刻切、抠切、啃切、割切、剥切、碰切。

(四)“乎”字头的用法

1.“乎”主要用在单音节形容词或单音节动词后构成双音节形容词或双音节动词,如:近乎、热乎、玄乎、吹乎、在乎、凑乎、忙乎、细乎、晕乎。

2.还有一些含有后缀“乎”的词可以加否定副词“不”修饰,是固定的词组,如:不差乎、不履乎(意为不注意)。

(五)“腾”字头的用法

“腾”是个动词后缀,它附在单音节动词后面,构成双音节动词,如:槌腾、闹腾、翻腾、倒腾、搬腾、打腾、敲腾。

(六)“格”字头的用法

“格”是动词后缀,用在行为性动词后面表示命令,如:出格、起格、喝格、吃格、做格、睡格、死格。在口语表达中,“格”字头单音节后缀词常用语气助词“哇”修饰,较显语气缓和柔顺,如:喝格哇、做圪哇、睡格哇。

(七)“转”字头的用法

“转”也是动词后缀,用在行为性动词后面表示态度强硬,如:摱转、起转、走转、搁转、翻转、掉转。

说明:

1.文中方言直接用读音相似的汉字标明,不标注国际音标。

2.凡涉及方言词汇仅此例举,括号中例句引用原词用波浪线“~”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