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国天文年历》显示,2月19日迎来“雨水”节气。万物复苏,春天真的到了。

24节气雨水诗(诗话雨水好雨知时节)(1)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古人曰:“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天地之交而为泰。”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春”字体现阳光,“泰”字体现雨露,皆是万物所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讲的是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抽出嫩芽,菜花、杏花、李花依次开放,大地呈现出一派清靓无尘、欣欣向荣的景象。“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在诗中,将此时的杏花之美,描绘得活灵活现。

深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劳动人民,此时早已开启了一年的忙碌。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灌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4节气雨水诗(诗话雨水好雨知时节)(2)

2021年2月18日,湖南永州,农民在桃园里忙碌。

需要注意的是,寒冷的冬末正逐渐向温暖的早春过渡,气温虽然回升,但余寒仍会不时而至,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寒料峭,还时不时地出现“倒春寒”,因此切勿过早减去冬衣,尽量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

“春捂”也是有讲究的,最重要的是捂好腿和脚,很多人习惯减衣服时先减几条裤子,其实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遭风寒侵袭,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儿童,受寒后伤肺,易引起感冒、哮喘、老慢支等疾病。

24节气雨水诗(诗话雨水好雨知时节)(3)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雨水时节的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

此外,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火旺,应注意内调肝气,外清湿邪,以利养脾;三餐要少食辛辣生冷,忌偏食暴食,宜多吃山药、百合、胡萝卜、豆芽等健脾和胃的食物与新鲜果蔬。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曲欣萍 综合新华网、共产党员网、中新网、潇湘晨报等)

24节气雨水诗(诗话雨水好雨知时节)(4)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