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焚蕙叹,物伤其类

电影《人潮汹涌》中有这样一幕,刘德华骑着摩托去找万茜,隧道里传来熟悉的BGM,是1990年的《追梦人》。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1)

那年刘德华29岁,风华正茂,香港影坛炙手可热。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2)

万茜只有8岁,被父亲拉着去练声,唱歌是她小时候的梦想。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3)

万茜

至于肖央,刚满10岁,他的梦想是当一位画家,又迷上了唱歌,活力无限。

30年后,59岁的刘德华,伴随着香港影坛的辉煌一同老去。

《人潮汹涌》里,失忆的他看着半截身份证,估摸出自己32岁,接着又照了照镜子,感叹自己显老,这或许就是他的心声。

转回首,发现那些熟悉的旋律,都已是二、三十年前的曲子时,原来真的没有人能抵住岁月的变迁。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4)

38岁的万茜亦然,《人潮汹涌》的女主,似乎就是为她这个年纪的女性,量身定做的。

生活的疲惫,逝去的年华,记忆旮旯处的背叛,让她不再相信爱情。

她还保有一丝对“善良”“纯真”的憧憬,但这些憧憬实则是骨子里的哀叹:

都38岁了,害怕去爱,不敢去爱,但又相信爱,哪怕萤火之光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5)

说来也巧,《人潮汹涌》其实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

一个女人的重生,一个女人的陨落

前者是万茜,遇到了刘德华,彼此敬畏对善良的渴望;后者是黄小蕾(晖姐),曾真挚于世上的一切,可被谎言不断伤害,陨落在尘埃中。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6)

女人和男人真的不一样。爱情,可以救活一个女人,也可以杀死一个女人。

都说女人比男人现实,其实,真正现实的不是男人吗?

他们会给女人打上标签,年龄、颜值、学识、家庭,综合评判后,他们才会估出一个数值,这个女人是否适合结婚。

但就像刘德华在电影里说的一样:

真正喜欢你的人,是不会给你打分的。

物化你的人,一定不是爱你的人。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7)

肖央也40岁了,还是倒霉孩子的模样。

现实世界里的他,混迹于美术圈和导演圈,依如30年前一样,精力无限。

电影里32岁的他,除了“善良”,一无是处:

每本书翻10来页,装大尾巴狼,慨他人以慷。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8)

他就是我们生命中的绝大多数,用嘴边面对生活,用行动逃离生活。

但我们不会批判他,就像我们不会批判自己一样。

30多岁的人生,一无是处的人生,没有梦想的人生,逃避一切的人生。

只不过电影里的肖央是幸运的,他有“机会”重来,并且当一次主角,而我们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9)

所以,《人潮汹涌》真的是部喜剧吗?

饶晓志还是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去勾勒那些生活中,我们缄口不言,却又放在心边的话:

我们都在渐渐衰老,我们都渴望在这年华的末梢被救赎,可我们绝大数人,没有勇气,没有执行力,然后,坐以待毙,成为自己生命中的配角。

接着呢?

接着我们遗忘爱情,愧疚亲情,失去友情,就在这人潮汹涌里,错过一切。

原来,“人潮汹涌”意思是,不想错过和失去。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面对汹涌的人海(谁不是是一边失去着)(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