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精神的时代意义(南泥湾精神的历史意义)(1)

八路军战士操作仪器测量南泥湾森林资源

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泥湾精神,其历史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在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了巨大精神支撑和推动作用。

成熟于延安时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一般意义上统称为“延安精神”或“延安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更具体化地称之为“南泥湾精神”。2021年9月,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正式颁布,南泥湾精神因其独特的精神特质而与延安精神并列入其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

1943年初,八路军总政电影团拍摄《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后改名为《南泥湾》,在审定的影片解说词将“南泥湾精神”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它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巨大影响,陕甘宁根据地各处驻军乃至各抗日根据地部队,纷纷提出要把驻地建成“南泥湾”或“南泥湾第二”,极大地推动了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解放日报》对南泥湾大生产进行大规模、长时间、多角度、多形式持续不断地宣传报道,特别是随着著名歌曲《南泥湾》在社会上的广泛传唱,久唱不衰,把三五九旅“打仗是英雄,生产是模范”英勇事迹及创造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传遍了陕甘宁边区,传遍了各抗日根据地。给经济财政极端艰难困苦的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树立了一面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光辉旗帜。其当时轰动效应产生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颇为罕见,有力激发和鼓舞了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掀起大生产运动的新高潮。

坚持南泥湾精神,我们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度过极端的艰难困苦,积蓄力量,持久抗战,终于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即将胜利之时,针对一些人迷信武器,不相信人民的力量,毛泽东主席在1945年8月13日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演说中,明确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原则。他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中国共产党将革命进行到底,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坚持南泥湾精神,我们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进一步确立了“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1950年初,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就向数百万人民军队下达参加生产建设的训令,数万进疆大军在亘古荒原上垦荒造田,“拉起劳动的双手,化戈壁为绿洲”,建设更大的“南泥湾”;进藏部队,边进军边修路,用最原始简陋镐头,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在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上修通了青藏和川藏公路;开发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以“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精神,不等不靠,争分夺秒,硬是用人拉肩扛,在东北平原上竖立几十吨重钻井架;“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1960年,红旗渠动工时,物资极度匮乏。但林县人民不等不靠,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集体力量,十年苦战,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共和国科技工作者、“两弹一星”的元勋们,矢志奋斗,自立自强,“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让新中国扬眉吐气,令全世界惊叹不已。新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建立起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中国由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

坚持自南泥湾精神,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中共十三大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明确写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之中。改革开放之初,勇夺世界女排冠军的中国女子排球队,创造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深圳特区建设者(特别是包括百万基建工程兵)奋发有为,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让昔日小渔村一座座现代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为我们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掀起举国上下的“勤劳革命”,建起了“世界工厂”,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正如所言:“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坚持南泥湾精神,我们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自力更生,自信自强,融入了新时代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的大潮。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时指出,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起来。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2015年2月15日,在考察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时说,我们的科技创新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当年我们依靠自力更生取得巨大成就。现在国力增强了,我们仍要继续自力更生,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2020年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在自主创新的路上,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一批“国之重器”,相继问世,“蛟龙”潜海,“悟空”探星,航母下水,大飞机上天,“北斗”全球组网,量子通信世界领先。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我们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些成就的取得,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和人民胜利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踏上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就是要继承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冯志进,作者单位:中共西安市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