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怕西山夜雨时(应景读诗)(1)

这几日台风骚扰四邻,秋雨绵绵,寒意渐起,花坛里的落叶纷纷洒洒,萧瑟景色望眼惊声。人的心情也似被这阴霾天气,眼前景色莫然的低落,懒散散的竟起无聊之状。

人啊,一旦无聊心来,烦恼无趣增多,行事念想都闲散的,一身的了无生趣。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长时间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无端地耗费着人生这点有限的时光。有一天,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这是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那时的诗人在唐宪宗时被贬谪为陕川司仓参军,文宗时应召为太学博士,后来又被流放南方。仕途波折,志向折错。在他遭遇流放期间,无聊乏力,闲散无趣,“终日昏昏醉梦间”,情绪极其消沉。然而,在“忽闻春尽强登山”与鹤林寺高僧的闲聊之中,无意中解开了苦闷的心结,化解了沉溺于世俗之忧烦,体验了直面现实及人生的轻松感受,才得以使自己麻木已久的心灵增添了些许的愉快,于是欣然题诗本篇于寺院墙壁之上,以抒发其内心“又得浮生半日闲”之感慨。

人生总要有点事做做,精神才不会空虚乏味,身体才不会懒怠无力。而精神的困乏最易伤筋动骨,销魂落魄。

诗人的那个时代里物质生活、生活经济不是其生命的重要部分,仕途顺畅与精神困顿才是诗人郁郁寡欢的根源。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不能安心于学术,不能安静于求知,古人精神上出现的“无聊”只能聊以诗书排解,诗酒解忧。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怕西山夜雨时(应景读诗)(2)

遍寻历史,古代读书人仕迹不顺,精神困厄的很多,在明心见性,认识自我的征途上,他们多运用文学的才识抒怀自解,聊以安慰,尽力达观,保循中道,不辜负这仅有的一次的人生。

来,品一品,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看一看,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嘘,听一听,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就连那女儿身的李清照,也情怀婉约,绽放宋词文学绚丽的风景。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在这盼望着)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怕西山夜雨时(应景读诗)(3)

《墨子》中有一句话说:“有閒,中也。”汉字的美总体现于先人造字的哲理意义,给予我们启迪。

在古代,“閒”和“間”常常是通用的,“閒”是门中有月,“間”是门中有日,天地间因有日月,便需有冲气以为和,冲气集中,即是平衡日月而来。

《礼记》中说:“一动一静,天地之道也。”动静阴阳,动静全在閒与间之间,阴阳全在日月之间。当月光从门缝中射入屋内,我们便该闲下来了,便要卸下一天的忙碌,准备休息了;当日光从门缝中射进来,我们便要开始工作了,一天的忙碌便由阳光的射入开始。这生命中的一动一静便是天地之道。

为什么古人常常喜欢说“偷闲”呢?因为白天本应属于大人们工作、孩子们学习的时间,如果在白天想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便叫做“偷闲”了。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北宋的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春日偶成》诗时已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现代的你们这些人呐,哪里知道我们“无聊、困厄”时的心情啊,正是大好时光求知、求学,为国为民之时,如此的清闲聊赖是多么的荒废啊。

莫不以为,我是学那些少不经事、不好学习的少年,偷偷从学堂跑出来,来偷闲呢!”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怕西山夜雨时(应景读诗)(4)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情说感话2019】乙亥年七月廿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