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李敏婷、黄今):具茨山下,惠风和畅;溱水河畔,万象更新。“三月三,拜轩辕”,犹如与春天的一场“约定”。4月22日上午,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焕然一新的黄帝故里园区旗幡招展、钟鼓齐鸣,拜祖广场上的建筑群气势恢宏、华美肃穆。海内外华夏儿女循着祖先的足迹,再次齐聚黄帝故里,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祈福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三月三祭拜轩辕帝(一场赓续华夏文明的)(1)

来自港澳台地区和内地的歌手与56个民族的演员以及少年儿童合唱团、百名混声合唱团共同高唱《黄帝颂》 (李敏婷 摄)

大典上,恢弘的编钟奏响中原雅乐。 “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四海之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 来自港澳台地区和内地的歌手与56个民族的演员以及少年儿童合唱团、百名混声合唱团共同高唱《黄帝颂》,表达着炎黄子孙对轩辕黄帝的虔诚之心与恭敬之意。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继续沿用“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主题,共设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共九项仪程。

2008年,国务院确定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新郑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习俗。炎黄子孙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从唐代以后渐成规制,一直绵延至今。

三月三祭拜轩辕帝(一场赓续华夏文明的)(2)

澳门城市大学研究员赵强向记者介绍黄帝文化的历史意义 (李敏婷 摄)

澳门城市大学研究员赵强表示,黄帝文化是考古文化学上确定的仰韶文化的代表,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同时,黄帝文化又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它是中华民族的祖根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都是在黄帝文化的基础上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黄帝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开拓创新、以民为本、崇德弘道、勤劳节俭、协和天下”这五个方面的精神。从“大河之南、天地之中”孕育成长起来的黄帝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它的特殊影响主要表现在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认同感方面,数千年来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三月三祭拜轩辕帝(一场赓续华夏文明的)(3)

历史文化学者阎铁成向记者述说拜祖大典对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的重要作用(黄今 摄)

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在新郑出生、创业、建都,点亮了中华文明的曙光;五千年后,海内外中华儿女情聚于此,共赴一场寻根问祖的“心灵之约”。历史文化学者阎铁成表示,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通过对黄帝慎终追远的纪念,可以更好地唤起对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悠久的自豪感。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身上流淌着同样的血脉,传承的都是同一种文化,因此,举办拜祖大典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将中华文明传播于世界各地,将海外先进文化吸收过来融为一体,以及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是特别有意义的,能够鼓舞我们的炎黄子孙在海内外把文化传承好,把人类文明共同发展好、建设好。

三月三祭拜轩辕帝(一场赓续华夏文明的)(4)

美国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组委会理事长、美国加州河南促进会会长张丽莉(李敏婷 摄)

连年成功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悠悠情丝,寄托着全球华人对人文始祖的敬仰之心,同时也承载着华夏儿女对新时代美好未来的向往。美国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组委会理事长、美国加州河南促进会会长张丽莉表示,今年拜祖大典的现场虽然下着雨,气温低,但能够回来参加这场大盛会,我们的心情都特别激动。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海外炎黄子孙的使命,是我们一定要做的事,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希望海外的华侨华人们都能回来参加拜祖大典,凝聚侨心,祝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三月三祭拜轩辕帝(一场赓续华夏文明的)(5)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盛况(李敏婷 摄)

寻根中原,拜祖轩辕,这是一场来自海内外华夏儿女团聚的盛会,也是一场寻根拜祖的“心灵之约”。九州四海,一脉相承,无论身处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根与华夏文明历史。拜祖广场上,和平鸽展翅高飞,礼赞和平;气球升上天空,放飞心愿;巨幅红底黄字“天地人和”渐渐呈现,唤醒了人们尘封的记忆,带来的是内心澎湃,民族自豪感的激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