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听我说# #以书之名# #阅读#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爱莲说相关的散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爱莲说相关的散文(爱莲说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爱莲说相关的散文

#教育听我说# #以书之名# #阅读#

“说”,是一种常见的,具有议论性的古代文体,相当于现在的论说文。一般是借某一事物或现象,说明道理,抒发感想。

“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这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爱莲说》出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元公”是他的谥号。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被认为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原文如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第一段:以“菊”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描绘莲花的高洁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

“晋陶渊明独爱菊”是正衬,“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是反衬。但是作者并不想做陶渊明,当然也想像世人那样,所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予独爱莲”。

为什么喜爱莲花呢?作者从三个方面提示了爱莲的理由。

一是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妖”是美丽而不端庄的意思。

二是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三是气质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些描写的作用是“托物”,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第二段:与菊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作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并以莲自况,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首先分评三花,揭示比喻意义: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这是三个判断句“……者也”,也是三个比喻句,构成了一个排比句式。

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是文眼。

然后,抒发感慨,以莲自况,表明人生态度: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噫”是叹词独立成句,表示感慨。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中的“鲜”字是很少的意思,有惋惜之意。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反问语气,表示强烈的感叹。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中的“宜乎”有讽刺之意。

作者的人生态度很明显了,他要做莲花一样的君子。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趋炎附势,追逐富贵名利,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君子的清白操守和正直品格。这就是本文的主题。

从写作手法上看,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第一,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莲”喻“君子”,依托莲花的特点,表明自己要做君子的志愿。

作者描写的莲花的特征,与君子的品性是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的。

从生长环境上看,“出淤泥而不染”是指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是指君子纯真自然,不显媚态。

从体态香气上看,“中通外直”对应君子内心通达,为人正直;“不蔓不枝”对应君子不攀附权贵,不互相勾结,不牵牵连连;“香远益清”对应君子美名远播。

从气质风度上看,“亭亭净植”对应君子独立高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对应君子自尊自爱,端正清高,令人敬畏。

正是因为描写了这些特点,才能托得住自己要言的志,才能为人认可“莲,花之君子者也”。托物言志,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

第二,衬托手法。

1、正衬:以“菊”从正面衬托莲的高洁形象。

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一点上,菊和莲是一致的,作者写菊是从正面衬托莲的高洁形象。另外,从“晋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的两个“独”字看,作者与陶渊明也具有某种一致性。

2、反衬:以牡丹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而“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世人趋炎附势,追逐富贵名利。这种世风是作者鄙视的,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在本文中,牡丹是反面的形象,作者写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第三,一字褒贬。

作者只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并无贬词,但“宜乎”一语表现出作者对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名利的世风的鄙视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