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关注移动互联网,知道这个红利期才刚刚开始,可是怎么做,一直没有想好。

想,就是瞎想,不学是不行的。

于是,进了很多群,关注了很多事。

以前对于杂乱无章的内容我是不关心的,只有朋友邀请才会进。不是朋友邀请的一律不予理会。从年前,或者说正式接触网络销售是在前年,17年。

当时有朋友做刷单,也赚,但是太少。也有多的时候,每天几十块。赚不,现在想来,实在无聊,还是能赚个早餐钱的。如果他做上十个手机号呢?因为有程序问题和等待时间,这个熟练的话,完全可以去操作。

我的进入是通过自媒体,当时看晒单,每天一个平台300左右的比比皆是,何况大的小的平台相加五十个是有的,结果,自己一写就是半年,半年后有三百多的收入。占用的时间却是每天至少四个小时。而三百多仅仅是几篇内容创造的,没有优质内容,怎么能有价值呢?

内行看到外行看热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1)

简单的例子,一个汽车修理工,如果每天写内容,那你的素材来源?没有来源,只能靠想,是不能实现价值的。

为什么写母婴的基本都赚了钱,当时也是最大的热门。带着孩子,写着内容,内容真实,素材也能到位。

半年后太忙就停了。第一是借口,第二是自己还是毅力不够。第三我的那些对我怀着期望的粉丝怎么办。

18年12月闲下来后,又开始写,当时的自媒体晒图已经达到日入10000加了。自己进去一个月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坚持的人都在深耕,越来越专业。自己还按照以前的水平,每天0.01元,四个小时的价值仅仅如此,这次不是为了赚钱,所以也淡定了。

内行看到外行看热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2)

每一个行业,做之前,没人信。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某宝,不必多说了。

每一个行业,做起来之后,全信了。跟风,跟的好的,也能赚。大部分都是不赚的那95%,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去追。市场导向都在说这事赚钱,追热点似乎成了习惯。

蝉禅老大说过: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

前年也是跟了一个项目,各种原因,没做,可是项目太好了。各地联系自己认识的人,有条件的不多,所以只找了几个。

可笑的是,我被当成了大傻子,也可能真是大傻子,要真傻点也就好了,偏偏还没傻到底。

项目一个人都没有接受,看不懂。甚至很多人都不愿意去了解一下。

围城我没看过,但是感受到的就是这个道理。前段时间一个朋友总是说同频,同频,现在总算是感受到了。

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就是现在都在花着高价去买着螃蟹吃。

多听,多看,多想,总是没错,没做才是真的错。

人若无名,专心练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