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集所言橘是指柑橘类植物。从直观上看柑橘类植物叶不凋零,冬夏常青(枳除外),果实金黄,常甘甜可口,叶、花、果皆有芳香气息。从现代植物分类学的角度看,它们分属于芸香科柑橘亚科的柑橘属、金橘属、枳属、黄皮属。更具体地讲应包括柑橘属柑橘亚属中酸橙(香栾或朱栾、玳玳)、香橙(蟹橙)、柠檬、黎檬、柚(橘红、杂种香圆)、香橼(变种佛手)、宽皮橘(橘类和柑类统称)、甜橙(新会橙、锦橙)、立花橘九种,柑橘属大翼橙亚属中宜昌橙一种,金橘属中的金柑、金橘(罗浮、变种金弹、杂交种四季橘、杂交种长寿金柑)、金豆、山橘四种,枳属中枳一种,黄皮属中黄皮一种,共计十六个种,后面括号所列为此种的一些常见代表,或变种、杂交种。

本集是作者十数年花数年心血搜集汇集而成,绝非草草了事,亦非网上随便搜索即可得。望读者爱之如我之爱之。此吾之幸也。

圣咏诗选368首(咏橘诗大全集唐以前卷)(1)

屈原雕像

屈原(前340--前278),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故里屈邑,一般指丹阳秭归(今湖北秭归)。为楚王室同姓贵族,先世历代均任楚国要职。初深得楚怀王信用,曾任三闾大夫、左徒等职。参与议论国事,应对宾客,起草宪令,推行变法。外交上主张东联齐国,西抗强秦,曾出使齐国。政治上主张圣君贤相之“美政”,后遭贵族子兰、靳尚等人谗毁,被怀王疏远,流放汉北。顷襄王时,又遭诽谤,再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一带。后因楚都郢被秦兵攻破,深感无力挽救危亡,悲叹国事衰落,自沉于汨罗。

0001战国楚·屈原【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李尤(44?--126),字伯仁,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汉和帝时,以侍中贾逵荐,召至京师,撰《函谷关》、《辟雍》、《德阳殿》、《平乐观》、《东观》诸观赋、铭,拜为兰台令史。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后帝废太子为济阴王,尤上书谏争。顺帝即位,迁乐安相,年八十三,卒。酷爱“铭”,著铭一百二十首,时称“门阶户席,莫不有铭”。另有《果赋》、《政事论》七篇、《和帝哀策》等,以《九曲歌》残句“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壮士翻日车”较为有名。

0002汉·李尤【七款】李尤

奇宫闲馆,回庭洞门,

井干广望,重阁相因,

夏屋渠渠,嵯峨合连,

前临都街,后据流川,

梁王青黎,卢橘是生,

白华绿叶,扶疏各荣,

与时代序,孰不堕零,

黄景炫炫,眩林曜封,

金衣素里,班白内充,

副以芋柘,丰弘诞节,

纤液玉津,旨於饮蜜。

0003汉·佚名【古诗】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鲍照(415?--470),字明远,东海(山东郯城)人,久居建康(南京)。时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致,鲍照与袁淑、陆展、何长瑜等皆在其幕。寻擢为国侍郎,后迁秣陵令。孝武帝时为中书舍人。大明六年(462),为临海王刘子顼为荆州刺史前军参军,掌书记。孝武帝崩,明帝刘{\song彧}杀前废帝自立,刘子顼与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子顼兵败被赐死,照为乱兵所杀。诗以乐府诗见长。与谢灵运、颜延之同时,俱以诗著称,合称“元嘉三大家”。钟嵘《诗品》评为中品,曰“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淑诡,含茂先之靡{\song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评价甚高。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之命,编纂《鲍照集》十卷。明人张溥别辑有《鲍参军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0004南朝宋·鲍照【绍古辞七首其一】鲍照

橘生湘水侧,菲陋人莫传。

逢君金华宴,得在玉几前。

三川穷名利,京洛富妖妍。

恩荣难久恃,隆宠易衰偏。

观席妾凄怆,覩翰君泫然。

徒抱忠孝志,犹为葑菲迁。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历仕宋、齐,累官司徒左长史。后助梁武帝登位,官至尚书令,封建昌县侯。精通音律,创四声八病之说,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之方法应用于诗文,开辟韵文创作之新境,时号“永明体”。其诗词藻绮丽,偏于雕饰,对当时文风颇有影响。著有《宋书》、《齐纪》、《梁武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四声谱》及文集百卷。明人张溥辑有《沈隐侯集》,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0005南朝齐·沈约【园橘诗】

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

但令入玉柈,金衣非所悋。

范云(451--503),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范缜堂弟。幼极聪慧,文思敏捷,八岁作诗赋,操笔便就。曾游学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适值子良游秦望山,见秦时刻石文,人多不识,云读之如流,因而位列上宾,宠冠府朝。与沈约相友善。历任郢州西曹书佐,转法曹行参军、零陵内史、广州刺史等职。后因助萧衍成帝业,官侍中、吏部尚书,封霄城县侯,官至尚书仆射。原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诗四十余首,以《别诗》较著名。钟嵘《诗品》称其诗作“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

0006南朝梁·范云【园橘诗】

芳条结寒翠,圆实变霜朱。

徙根楚州上,来覆广庭隅。

虞羲,字子阳,一说字士光,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才学,以太学生游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历始安王侍郎、建安征虏府主簿功曹,兼记室参军。诗为谢朓所称赏。入梁,官至晋安王侍郎。有集十一卷,已佚。今仅存文一篇,诗十二首。

0007南朝梁·虞羲【橘诗】

冲飙发陇首,朔雪度炎洲。

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

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

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

徐摛(474--551),字士秀,一字士绩,东海郯(山东郯城北)人。徐陵父。好学,遍览经史。初为太学博士,后为晋安王萧纲侍读,转太子家令,兼掌管记,累迁太子左卫率。侯景陷台城,简文帝被幽闭,因感气疾而卒。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宫中尽学其绮艳文风,时称“宫体”。

0008南朝梁·徐摛【咏橘诗】

丽树标江浦,结翠似芳兰。

焜煌玉衡散,照曜金衣丹。

愧以无雕饰,徒然登玉盘。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同母弟。天监五年(506),封为晋安王。历任荆州、江州、徐州、雍州、扬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卒,继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叛陷建康(今南京市),武帝被迫死。继承皇位。大宝二年(551),为侯景所杀。博综儒书,善言玄理,为藩王及太子时,多引纳文学之士。尝自谓少“有诗癖,长而不倦”,与徐{\song{摛}}、庾肩吾等颇有体制轻艳之作,号为“宫体”。其诗作篇章之富,居六朝诗人之首。《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夜望单飞雁诗》可视为唐人七绝先驱。为诗辞藻鲜丽,抒情写景,俱甚精切。其文亦富丽精巧。论文不遵传统儒家论说,反对宗经,推尚创新,以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无取谨慎而独任恣肆放达。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0009南朝梁·萧纲【咏橘诗】

萎蕤暎庭树,枝叶凌秋芳。

故条杂新实,金翠共含霜。

攀枝折缥干,甘旨若琼浆。

无假存雕饰,玉盘余自尝。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幼能属文。博览史籍。梁中大通三年(531),充东宫学士, 迁尚书度支郎,出为上虞令。太清二年(548),以通直散骑常侍使魏,承圣三年(554)始返。绍泰二年(556),使齐,还除给事黄门侍郎、秘书监。入陈,加散骑常侍,为五兵尚书,领大著作。后迁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世称“徐仆射”。历官丹阳尹、中书监、侍中。陈后主时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其诗作形式工巧细密,气格绮靡雅媚,波及一代诗坛。与北周庾信齐名,世称“徐庾”。又与北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徐仆射集》。另编有《玉台新咏》。

0010南朝齐·徐陵【咏柑诗】

朱实挺江南,苞品擅珍淑。

上林杂嘉树,江潭间修竹。

万室拟封侯,千株挺荆国。

绿叶萋以布,素荣芬且郁。

得陈终宴欢,良垂云雨育。

圣咏诗选368首(咏橘诗大全集唐以前卷)(2)

橘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