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张作霖的奉军班底,是以结拜兄弟这种私人方式组织起来的。

宣统二年九月初九日(1910年),时任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的张作霖与7位哥们来到洮南关帝庙,交换金兰谱,跪在关帝像前立下誓言:不能同生,但愿同死,相扶相助,携手奋斗。

张作霖的七个结拜兄弟真实影像(张作霖当上东北王)(1)

1909年的张作霖。

按照年龄,8人的排序是:老大马龙谭,时任奉天巡防营右路统领;老二吴俊升,时任奉天巡防营后路统领;老三冯德麟,时任奉天巡防营左路统领;老四汤玉麟,时任奉天巡防前路马二营帮带;老五张景惠,时任奉天巡防前路马三营管带;老六孙烈臣,时任奉天巡防前路马四营管带;老七张作霖;老八,张作相,时任奉天巡防前路马一营管带。

这8人就是此后奉系军队的骨干。尤其是吴俊升,死心塌地地追随张作霖,那叫一个忠心耿耿。

吴俊升出身于奉天昌图县的一个贫苦农家,祖籍山东历城,世代务农。小时候给地主家当佃户、在店铺做伙计,长大后加入清军成了一名骑兵,因作战勇敢屡次升迁,到清末升至张作霖巡防营的一名军官。

张作霖的七个结拜兄弟真实影像(张作霖当上东北王)(2)

吴俊升。

1912年,善耆等满族王公勾结日本人,策动“满蒙独立”,吴俊升率军给其以沉重打击。同年,又因围剿乌泰叛匪得胜,晋升陆军少将。这次平叛粉碎了沙俄分裂中国的阴谋,他本人以骁勇善战而扬名塞外。

1913年,吴俊升因军功升任洮辽镇守使,实力和地位已与张作霖不相上下。但是,他并没有企图压过老张一头。

在奉军形成过程中,吴俊升无疑是关键人物,是张作霖忠诚可靠的左膀右臂。任何情况下,吴俊升都无条件地支持张作霖。

袁世凯称帝后,吴俊升支持张作霖提出的“奉天人治理奉天”主张,与其密谋赶走奉天巡按使段芝贵,夺取奉天军政大权。

张作霖得到了奉天,进而想霸占吉林、黑龙江。在此过程中,吴俊升充当了马前卒的角色,帮老张实现了愿望,立下汗马功劳。

在他们那伙结拜兄弟中,张作霖与冯德麟、汤玉麟长期明争暗斗,吴俊升从来没有选择困难症,始终站在张作霖一边。他也并未试图挑战老张的权威,大帅叫怎么干就怎么干,一竿子执行到底,绝不与其争权夺利。

张作霖的七个结拜兄弟真实影像(张作霖当上东北王)(3)

张作霖与吴俊升拼版照片。

吴俊升的忠肝义胆,必然把老张感动得一塌糊涂。为酬谢吴俊升,张作霖请求北洋政府建制第29师,擢升其为师长。北洋政府未同意,张作霖竟自设29师,按自己的意思下了任命状。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北洋政府免去了张作霖的本兼各职,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这是吴俊升取代张作霖的大好机会,名正言顺,而且论资历、论实力,都当之无愧。

然而,吴俊升却拒绝接受这道任命,还称其为“乱命”,坚决支持张作霖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三省独立。

这对张作霖而言,是多大的恩情啊!

1925年11月,奉军将领郭松龄在滦州发动兵变反对张作霖,先后攻占锦州、新民,逼近奉天,形势一度剑拔弩张。

吴俊升对张作霖表态“和郭鬼子誓不两立”,被委任为讨逆军总司令。他到前线亲率骑兵奔往郭军司令部驻地,烧其军械弹药和粮秣仓库,捉拿了郭松龄夫妇,一举取得胜利。

击败郭松龄之后,张作霖提出要引退让贤,将政治交给王永江,军事交给吴俊升。而奉系主要军政骨干都不同意这一重大人事调整。

在议论中,吴俊升说:“我一天也担任不了,你不干,咱们一块撂下。”又说:“谁英雄?我看我们都是狗熊,只有大帅是英雄。”

几句幽默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许,这其中正蕴含着他的生存智慧和为官之道。

1928年5月,担任安国军政府大元帅的张作霖遭遇挫折,奉军无力抵挡蒋介石北伐军的锋镝,北京已经守不住了。

张作霖决定撤军回东北老家。6月3日,他乘专车离京,吴俊升闻讯远迎至山海关,二人同乘一节车厢回奉天。

张作霖的七个结拜兄弟真实影像(张作霖当上东北王)(4)

“皇姑屯事件”现场。

6月4日清晨,日本关东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专车被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吴俊升则被铁路道钉穿入脑部,当即丧命。张作霖当晚不治身亡,弥留之际,他不知吴已死,还关心着这位老哥哥,吩咐身边人:“速往视吴帅伤势。”

吴俊升与张作霖同车、同日被炸死,可谓实践了当初结拜时的誓言:“不能同生,但愿同死。”应该说,吴俊升是张作霖最执著的追随者,最后也成为张作霖的陪葬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