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一词也玩坏了!

女性解放,厨房解放,小脚解放等等,解放有好的一面,也有玩坏了的一面。

对于吃的解放,是让人最诟病的,外卖不要说没有营养,让家也没有烟火气,更耽误了新婚的磨合和婚后的交流以及在买、洗、摘、烹煮炒之中的锤炼。离婚女的上升,与厨房的解放是分不开的,也和对做饭的理解有问题是分不开的。家里的烟火气,才是生活最美的样子,而家中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就是厨房了。一个长期不在家里开火的家庭,也就离婚姻家庭解体不远。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1)

杨绛是女人中能够成为先生的,是女人也是大家,但在家里也做家务,煮汤饭,她的婆婆称赞她:拿得了锅铲,握得了笔杆。杨绛先生并没有因为拿锅铲耽误拿笔杆。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2)

很多人以为名厨都是女人,我也曾经这样认为,其实这是对历史上十大著名名厨不了解。

历史上排第三的著名名厨就是女人,名膳祖,唐朝宰相段文昌的家厨,是位美食颇有心得的姐姐。她对食材选择、味道调配和火候刀工精益求精,技艺高超。段文昌的儿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录了很多美食,大都出自膳祖之手。段府40年间,这女厨师长从100名女婢只选中9名传艺,选食材的标准与选人才的标准一样苛刻,也做菜也能传授菜,进得厨房也出得厅堂。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3)

膳祖对食材的选择十分严格。她选用的笋,要“笋必选其尖,三汤煨制而用”,也就是她把笋尖经过素汤、荤汤和上清汤三种汤料煨制之后,才能符合她的要求。膳祖认为“绿蔬选其核,不可过一宿”,做菜只用菜心,而且不用隔夜菜。膳祖“菌菇选其匀,不可有恶杂”。她要的菌菇。在成色、大小、品质上要保持一致。膳祖对牲畜在生长时间、质量、部位、用途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4)

“翡翠冻鸡”是膳祖的拿手菜。她将鸡煮熟后,裹上油布,放入井底冷却,拆骨取肉。用先前的鸡汤加入大骨和羊蹄煨制四小时,随后用纱布过滤,调入菠菜汁,把鸡肉放入汤中,鸡汤冷却凝固,改刀装盘即可。这道菜与白斩鸡的做法类似,只是色泽更加诱人,口感更加鲜美。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5)

历史上排第四的著名名厨也是女人,还是个尼姑,五代时著名女厨师,擅长制作冷盘。梵正根据唐朝诗人王维绘制的“辋川图”,用脍、肉脯、肉酱、瓜果、蔬菜等食材,配合熟练的刀工,搭配荤素食材,制作了二十道“辋川图小样”,梵正“出奇思以盘饤,簇成山水,每器占《辋川图》一景”,被誉为“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辋川图小样”构思巧妙,食材多样,体现出梵正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技艺。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6)

历史上排第五和第六的著名名厨也都是是女人,同时出现在南宋,而且都与赵构有关。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7)

第五的刘娘子,是南宋高宗宫中女厨,主管皇帝御食。据《春渚纪闻》载:宋高宗宫中,有位女厨师刘娘子,高宗继位之前,她就在赵构的藩府做菜了,宋高宗想吃什么菜,她就在案板上切配好,烹制成熟后献食,高宗总是十分满意的。按照宫廷规定:主管皇帝御食的负责官员叫尚食,只能由男人担任,而且是个五品官,刘娘子身为女流,不能担当此官,然而皇宫里的人多尊称她是“尚食刘娘子”。刘娘子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宫廷女厨师。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8)

第六位是宋五嫂,因为两道菜位列历史上十大名厨第七位,杭帮菜中,少不了“宋嫂鱼羹”和“西湖醋鱼”这两道菜,它们出自一位名叫宋五嫂的厨师。有一日,宋高宗船游西湖,听到有开封口音的叫卖声。高宗思乡心切,把叫卖的宋五嫂叫上船。宋五嫂给高宗做了一碗鱼羹。高宗品尝之后,大为赞赏,赏银百两。从此,“宋嫂鱼羹”扬名杭州,宋五嫂也被奉为脍鱼之“师祖”。西湖醋鱼”是用略腌的草鱼,用生姜、大蒜、酸醋、白糖、白盐、萝卜丝等佐料加工,再用醋汁调味而成。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宋孝宗在西游边偶遇宋五嫂。两人攀谈甚欢,宋孝宗见宋五嫂年老忠心,便到她的店中小憩。宋五嫂亲自下厨,烹制了“西湖醋鱼”。宋孝宗品尝之后,赞曰:“真佳肴也!”当即赏赐彩绸百匹。有了皇帝的赞誉,“西湖醋鱼”声名大噪,历久弥新。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9)

历史上排第七的著名名厨也是女人,大家对她并不陌生,她就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不但才色双绝,厨艺也非同一般。如今人们常吃的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独创的,所以又名“董肉”。她腌制的咸菜,黄如蜡,青似翠。各种野菜经过董小宛的烹制,异味扑香,脆嫩爽口。董小宛制作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此等美味,不一而足。她嫁给冒辟疆做妾,为了迎合丈夫油腻喜甜的口味,在饴糖中,放入腌制的梅花,梅香和糖香融合,味觉和嗅觉得到双重满足。江苏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也与董小宛有关。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10)

董小宛不但会做吃的,棋琴书画样样精通,但董小宛与董鄂妃不是一个人,很多人搞错了,很多书籍也是牵强附会,瞎写!董小宛去世之时,顺治帝才十四岁。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11)

历史上排第八的著名名厨也是女人,萧美人:清朝著名女点心师,以善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12)

袁枚颇为推崇她,《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萧美人糕点,被定为皇家贡品,山西布政使的谢启昆品尝了萧美人糕后,赋诗感叹:“绿扬城郭蓼花津,饾饤传来姓字新。莫道门前车马冷,日斜还有买糕人。”乾隆皇帝得知萧美人糕点的盛名,定购了两千盒糕点,供后宫嫔妃分享。诗人吴瑄赞曰:“妙手纤纤和粉匀,搓酥糁拌擅其珍;自从香到江南日,市上名传萧美人。”

清朝十大卤肉香料(卤起源拿得了锅铲)(13)

饮食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把文化丢掉了,也就把初心忘记!

作者:小处斋主(王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