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传奇故事#​

半块铜钱告脏官

清朝末期,保康县歇马坪住着一位穷秀才,名叫于而愠,因他告垮过几位贪赃枉法的县官,很有点名声。

这年,又有一位新官来上任,他自以为自己来头不小,就想治服于而愠。一天,他派人把于而愠抓进大堂,于而愠不惊不怕,问道:“大人,你为何平白无故的把小民抓来?”

县官厉声喝道:“听说你搞垮了几任县官。”

于而愠说:“那是他们贪赃枉法。”

这句话气得县官眼珠子直翻。他不甘心认输,仗着自己在官府有后台,于而愠告不考他,就气势汹汹地说:“你有本事告垮大老爷我吗?”

民间故事黄皮子拦路讨封(民间故事:半块铜钱告脏官)(1)

于而愠早就知道他的底细,硬斗是斗不过的,心里一揣磨,说道:“小人太穷,告状没有盘缠钱,假若大老爷能尝我半个铜钱,我就可以告垮你了!”

县官一听,哈哈大笑说:“好!给你半个铜钱,看你把老爷咋法办。”说罢,就拿出一个铜钱,亲自砸去了半边,把那半边扔给了于而愠。于而愠拣起半块铜钱,得意地对县官说:“骑着驴子看唱本,我们走着瞧吧!”

这位愚蠢的县官,平时霸道惯啦,根本想不起来那铜钱上还有“康熙”二字,这可是皇帝的国号,砸碎了这二字,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加之又毁坏了“国宝”,按清朝的法律是难逃死罪的。当他打听到于而愠把半边铜钱同他以往贪赃枉法的罪行一并上告朝廷时,吓得魂飞魄散,趁星夜逃走了。

从此,于而愠的“半块铜钱告赃官”的名声就传开了。

牛皮鞋与牛皮鼓

于而愠不光是不怕官,他还不怕神。

那时侯,人们都说武当山的祖师爷普渡众生,常常显灵,朝山敬备的人常常有被跌入绝壁深渊的。于而愠有些不相信,于是他也去“朝”武当山了。

于而愠穿了一双牛皮鞋,那山路沟沟坎坎的很是难走,不小心把脚膝子歪伤了,信神的人都说是他穿了牛皮鞋,祖师爷见怪降的灾,说得于而愠心里“咕里咕叽”的。等到于而愠爬上金顶一看,只觉金碧辉煌,庙宇的建筑真是名不虚传。走进大殿,他一眼就看到了鼓架上有一面大皮鼓,就气呼呼地责问祖师爷道:“这鼓不也是牛皮蒙的吗!你既为神,为何为自己做鼓而杀牲害命,我穿牛皮鞋就降灾歪伤我的脚脖子,你那有什么菩萨心肠?”说完也不朝圣,就气呼呼地下山走了。

据传,后来那面牛皮鼓不明不白地不见了,也不知道是祖师各“显灵”,还是道士们偷偷的取走了。

憨儿子打爹

在于而愠邻近村子里有父子二人,儿子是个憨小子,常被父亲责打。一次被父亲打急了,他竟然还了一巴掌,这一巴掌不大紧,父亲的门牙给打掉了。老头子气极了,就跑到县衙告状去了。按律儿子打老子是有大逆不道之罪的,于是邻居们就给憨小子出点子,叫他去向于而愠求救。

憨小子赶忙找到了于而愠,向他说了这件事。于而愠闷了好一会才说:“好吧,你回去,明天正当午时到我家来再说!”

第二天,憨小子按时来到于而愠门前,朝里一望,屋里空荡荡的只于而愠一人,他头戴毛皮帽,身穿翻毛大皮袄,独自坐在屋里。憨小子一看惊呆了,酷暑炎夏,他单衣还被汗湿了,于先生还穿着皮袄,他莫不是疯了?这时于而愠站起来,走出门一把拉住憨小子,一气跑到水田畈里,又一气打开了水田豁子,把一畈水田的水都放干了。

憨小子莫明其妙。慌忙问道:“于先生,你这是咋的了?”

“你把耳朵朝我来,我给你说!”这小子信以为真,急忙把耳朵凑到于而愠的咀边。谁知于先生竟然毫不客气地把他耳朵咬了一口,当时鲜血直滴,疼的难忍。忙说:“于先生为啥咬我耳朵?”

于而愠说:“血不要洗,就这个样子快去赶你父亲!到了县衙,县官要问你为什么打你父亲,你就说你犟咀,父亲拉着你的胳膊,说你不听话,咬你耳朵,你疼的难忍,把头一摆,碰掉了父亲的两个门牙,实出无意,回去一定向父亲赔礼,请求免罪!县官不管怎样问,你就这样说,不要乱讲。好了,回去吧!”

憨小子虽憨,这几句话总算还是背下来了。果然,在大堂上依照于而愠的话一一说了,真的起了作用。县官对父子俩各数落几句,打发回了家。

到了家里,老头子心里总感到闷闷不乐,心想,自己的儿子傻乎乎的,想不出这种鬼点于。就对儿子盘问。这憨小子也实在是憨,经不住老子的迫问就如实回答了。这一下子又惹气了老头子,他恨于而愠插了自己的家务事,让他丢了脸,很不服气。第二天他又到县衙击鼓告状。县官升堂,问明了缘由后,就传询于而愠。这是于而愠早就料到的事情。他毫不慌张,不紧不慢地走上了公堂。

县官问道:“于而愠,你是读书之人,为何挑拨别人家庭关系,咬伤别人耳朵?从实招来!”

于而愠说:“老爷的话,我不知是何意思?”

民间故事黄皮子拦路讨封(民间故事:半块铜钱告脏官)(2)

县官就让憨小子上堂对质。谁知憨小子一见于而愠又怕咬耳朵,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结结巴巴。不等憨小子讲完,于而愠哈哈大笑起来,说:“老爷做官是懂情理的,我又不是疯子,为何要在炎热的夏天头戴皮帽,身穿皮袄呢?此其一也;我以耕读为主,为啥要放干自己水田的水让谷子欠收,我挨饿呢?此其二也;我乃读书明礼之人,怎么会咬人耳朵?此其三也,况且这是他自己的家务事,儿子判罪也好,老人无靠也好,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老爷今天竟然听信这个憨小子无凭无据,颠三倒四的话,传询于我,我真不明白。”

这一番话说得这个县官哑口无言。这会儿,老头子转念一想:“儿子只是傻一些,并非不孝,更非有心打父。要再告下去,儿子真的判了罪怎么办呢?”想到这儿就急忙说:“于先生的话对,我儿子是个憨小子,刚才他颠三倒四的话对,我也有些不信,我们的官司不打了。”县官听了也正好趁此收场。

每天不断更新古今中外小故事,有喜欢此类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或者点赞收藏;您还可以长按点赞,这样就可以强力推荐此文。

多谢观看,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