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前勾对角线,是羽毛球网前技术中要求手法比较细腻的技术之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的移动方向与出球方向不一致,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根据击球点所处的高低位置不同,一般分为网前高手位勾对角球和低手位勾对角球两种击球方式。高手位主动击球时,可以突然使来球改变飞行的路线,从而迫使对方改变原来的直线移动方式。球路的突然变化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增大对方移动和还击的难度。低手位被动勾对角线时,往往能够达到“峰回路转”的效果,球的飞行轨迹避开对方网前的直线封网,避其锋芒,置己于死地而后生。

网前截击如何预判(网前技术中勾对角的要领)(1)

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勾对角技术,通常用来对付场上直线移动速度较快、但身体转动不够灵活的大个对手。以下讲解均以右手持拍为例。

正手勾对角球动作要领

准备动作:侧身对正手网前,右脚在前,膝微屈,前脚掌着地,右手握拍于体前。

引拍:朝来球方向前跨一步,提高身体重心,前臂要往前上方举,拍子前伸,稍上仰,斜对球网,迎着来球。

击球:争取高点击球。击球瞬间,前臂内旋往身体左侧拉收,手腕由稍后伸至内收,闪腕挥拍,拨击球托的右侧下部,使球沿对角方向飞行。击球后,球拍回收至准备姿势。击球时的关键动作是手腕的“拨”,拍面由准备迎击来球时与地面平行变为击球后的垂直状态。拍面“由平变竖”的过程也恰恰是球拍整个加速击球的过程,击球时手腕动作要轻巧隐蔽。

反手勾对角球动作要领

准备动作:侧身,反手握拍于身体左侧,右脚在前,屈膝,前脚掌着地。

引拍:右脚向反手位来球方向跨出一步,提高身体重心,采用反手握拍方式,前臂向前上方伸,斜对球网。

击球:肘部突然下沉,同时前臂稍外旋,手腕由稍屈至上伸,闪腕,拇指内侧和中指把拍柄往右侧一拉,其他手指紧握拍柄,勾击球托的左侧面,使球沿着对角线方向飞行。整个击球技术动作的关键是肘“下沉”和手腕“背屈”要同步完成,拍面由准备迎击来球时的平伸变为向上翘起,击球的动力就来源于这一拍面的变化。击球时,要求球拍的前伸准备位置要稍稍超前于来球的下落路线,以获得回拉手臂击球的空间。

常见问题

1、勾对角线时采用切击球的方式

网前采用勾对角线技术时,很多人喜欢采用切击的方式击球。虽然球的路线控制得也比较稳定,但是这种击球方式的最大问题是容易暴露击球的意图。

切击球的方式,首先是球拍面在击球前就已经呈倾斜的状态,拍面的朝向也正是出球的方向,对手很容易从拍面和球拍的切击方向判断出对角线的球路。此外,采用切击的方式回球,击球动作较大,也易被对手察觉。

2、球过网后,落点离网太远

回球落点离球网太远,主要原因是击球后,球过早越过球网,球过网后继续飞行,这必然造成落点离球网远。

勾对角线时,尽量让球在自己球网一侧的飞行距离长一些,这样球在飞行的弧线最高点越过球网后就会落得离网近一些。

练习时,可以在球网上方摆放一颗球作为障碍物,让回球在障碍物的后面越过球网。

3、击球动作不够隐蔽

网前勾对角线技术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回球的质量。但是网前技术出手动作的一致性与突变性,也是影响这一技术成功运用的重要因素。

网前截击如何预判(网前技术中勾对角的要领)(2)

造成动作不够隐蔽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切击方式,击球动作较大,一致性差;二是身体朝向出球方向,击球前后眼睛注视球飞出的方向。这些下意识的肢体行为都会暴露勾对角线的意图,也会为对手提供判断的线索。因此练习中一定要注意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

对练习的建议

1、练习时,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慢到快的原则。初步掌握时,先采用多球练习的方式原地击球,当形成一定的手感后,再配合脚下的移动步法练习。击球的质量要逐步提高,可适当在场地上画出回球的落点范围。随着球路控制的精准性提高,落点范围要逐渐缩小。

网前截击如何预判(网前技术中勾对角的要领)(3)

2、击球要保证落点和弧线的精准,就要注意击球点离球网的远近。当击球点离球网较近时,出球的方向要尽量与球网方向平行,夹角较小;当击球点距离球网较远时,出球的方向与球网夹角要大一些。练习时,要注意调整拍面角度,控制出球方向。

3、主动回球与被动回球都要进行练习。虽然在羽毛球对抗中提倡“抢高点、抢前点”,但在实际的比赛对抗中,被动回球是难免的。因此从实战的角度出发,不仅要练习高手位的主动勾对角技术,还要练习低手位的被动勾对角技术。练习中尽可能尝试在不同高度回击来球,体会不同击球力量和控制球不同飞行弧线时的细小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