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cz5CPj1m_F9xnevq1fC6OA

  1. 传染病法律法规、登记报告培训制度
  2. 传染病登记报告资料使用与保存制度
  3. 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能部门间协调机制

传染病法律法规、登记报告培训制度

一、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二、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医院每年要对所有在岗医务人员和新上岗的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规培人员组织培训。

四、培训的主要内容

三、岗前教育后,由院方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积极鼓励和支持本院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参加疫情方面的各种学术会议。

五、随时根据新情况、新要求进行医护人员培训。

六、培训方式及时间

传染病登记报告资料使用与保存制度

为使医院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化,依据《河南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参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开封市肿瘤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等相关内容,特制定本制度。

一、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需要销毁的传染病报告卡送到指定的保密部门安全处理。

二、电子疫情报告卡、统计表等定期备份。

三、其他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资料根据相关要求妥善保管。

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能部门间协调机制

为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和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加强我院各职能部门间沟通与协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院长办公室、医政科、应急办、护理部、公共卫生科、感控科、门诊部等相关科室,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建立以下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及流程。

一、应急办、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传染病防治协调工作,制定紧急救治措施,指挥应急救治队员迅速到达岗位,开展紧急救治工作,同时进行调配药品、设备、各种物资、交通工具等,以保证救助工作顺利进行。

二、医政科负责组织制定已发生的重大传染病和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的具体救治方案,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审批后统一指挥实施医疗救治工作,紧急通知救治队员于20分钟内集合装备完毕,待命参加应急救治工作,并把救治情况随时报告救治指挥部,并报市卫建委,负责平时组织救治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救治演练。

三、护理部负责协助医政科制定重大传染病和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的具体救助方案,紧急通知护理人员在20分钟内集合装备完毕,参加应急救治工作,负责协助120急救中心做好平时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

四、公共卫生科负责组织做好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疫情报告,协助当地疾控部门做好流调、采样工作;并同时做好记录及网络报告工作。

五、感控科负责指导相关科室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传染病院内播散。

六、门诊部等科室负责传染病病人的救治、疫情首诊报告,并将诊治情况随时向医院应急办报告,做好消毒隔离等院内感染控制工作,配合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进行采样调查工作。

七、其他临床科室在科室已收治的病人中,若发现有传病人时要及时转入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及时上报疫情,如有特殊情况不能转出时,需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在遇到重大传染病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医院的具体布置和要求,提供人力支持和专家技术援助。

八、各职能部门在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将共同研究、建立并完善疫情通报等工作制度,并定期对各部门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联合监督检查。

九、建立部门例会制度:公共卫生科牵头,主管领导主持,各相关部门参加,每年召开1~2次协调会议。主要是通报传染病疫情和防治工作情况,对疫情进行分析预测,共同研究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附件:传染病预防控制协调流程

我国规定的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