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在武夷山开店的老友说,最近暑期档生意一般,游客不多。

下午守店闲着没事时,她都会刷某音,不刷不要紧,一刷吓一跳。

网上各式卖茶的绝招,魑魅魍魉,层出不穷。

前些天,那位朋友打来电话叙旧。

三言两语,简单说完今年的新茶情况后。

话锋一转,聊到了她在网上看到的卖茶段子,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其中有几段特别经典。

特意摘出来,和大伙们分享一二。

这种一眼假的岩茶销售桥段,莫信、莫当真、莫轻易掏腰包!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2)

《2》

一、连条索都没揉紧,也敢称马头岩肉桂?

岩茶圈子,有这样的一类茶,卖相很糟糕。

说实话,它们就比改制茶稍微好那么一些些,左右不过五十步笑百步。

原料整体采得偏老,粗老叶居多,叶张弹性有限。

揉捻时,难以紧紧揉捻成标准的条索状。

即便放进揉捻机后,走一道流程下来,初步揉成条索形,因为叶脉纤维偏粗,没多久又弹开了。

于是,在初期做青结束,经常能看到这些未能揉捻成形的条索。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3)

原本,在做青结束,焙火之前,还有一道色选挑拣环节。

能够将这些外形条件不过关的条索,筛选淘汰出局。

但部分低端岩茶在加工时,为了节约成本,经常会在色选环节“放水”,导致大量不合格的粗老叶,残留在成品上。

又或者,整体原料差劲的低端岩茶,挑拣时不过是从矮子里挑高个,实在没得挑,所以才会显现出这副尊荣。

当你剪开泡袋后,定睛一看,里面十之七八都是没揉紧的条索!

这一看就假到不得了。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4)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5)

武夷山老友说,她在某场直播时,看到有主播在卖低价的马头岩肉桂。

不曾想,在展示干茶上翻了车。

有人直接留言评论吐槽——连条索都没揉紧,也敢称马头岩肉桂。

呃、呃、呃,这着实没法解释,那位主播羞愤半天之后,还是没能说出所以然来。

讲真,之前在文章写过,当你将一泡岩茶拿到手后,光看不喝,很难从干茶里猜出具体山场。

但动用逆向思维来看,马头岩作为正岩热门核心山场,茶青的市场价摆在那,没人舍得胡乱做茶,白白糟蹋好材料。

所以,遇到条索粗松,不匀称的岩茶干茶,若说它是产自马头岩,对外说出去哪会有半点可信度?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6)

《3》

二、买一送十,送牛肉,送组合,送茶具套装!

最近在圈内,多了不少低价大促销的卖茶广告。

某次在推送页面,就看到这样的短视频广告。

不得不说,广告词还很押韵。

去年买岩茶,一盒一盒买。

现在买岩茶,成箱成箱搬。

XX牌开仓送福利啦,买一送十,不要错过了。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7)

给大伙儿们做一下简单的小场景回顾。

(主播站在整面墙的茶箱前面,啪的一声,往桌上甩下一大盒茶。)

A:“但凡今天买这个组合装正岩茶的,统统拍1发10。”

B:“哎,我觉得……”

A:“不要你觉得,只要下单的,就给我先送一份牛栏坑肉桂,一罐正山小种,加送一份茶具套装”

(此时,桌面上已经摆满了赠品。)

B:“额,这个活动吧,我觉得……”

A:“不要你觉得,但凡今天下单的,再加送随机盲盒礼包。”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8)

寥寥数语间,一下子就直击人性弱点。

稍微定力不足的茶客,还会被这铺天盖地包围的廉价茶广告,撩拨得心痒难耐,本着便宜不吃亏的心态,打算先试试水再说。

殊不知,“茶圈韭菜”就是这样被收割的。

这样的套路,哪有半点真实性可言。

刚看完那个小视频,除了感觉画风略显油腻外,心里格外不理解。

哎,今年行情不景气到这样了吗?

算了算,不论如何也不应该啊。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9)

能做到拍一发十,库存充足的岩茶,产自正岩的概率为零。

再说,为了一大盒口粮系列的水仙肉桂组合,将牛栏坑肉桂拉出来做添头,堪称是本末倒置。

就像古装剧里,放着主角主线剧情不拍,哪有丫鬟出来抢戏的道理?

最后的最后,还是那句老话。

一分钱一分货,便宜买不到精品。

这种赠品能摆满一大桌的“优惠活动”,是真实惠,还是假做戏,想必老茶客们心中自有一把秤!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10)

《4》

三、茶梗,还是茶梗!

下午刚试了一泡茶友寄来的肉桂。

茶香上,略微几分烟火味,初闻偏苦,有明显药味,但整体香气并不馥郁,比较平淡。

茶味上,单薄味苦,没有回甘,涩感在两冲之后表现得特别尖锐。

再看叶底,偶买噶,茶梗,还是茶梗的问题!

不用再多说,还是那句话,从品相看,这泡茶的品质好不到哪里去。

哪怕再不懂茶,不懂得分辨岩茶品质好坏。

单冲着这些明显没有挑干净的梗,就能证明这泡茶的做工没有走心。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11)

要不然,一早在色选环节,就将这些多余出来的梗,给挑得干干净净。

武夷岩茶在采茶时,需要连梗带叶采摘。

开面采,以茶树嫰梢三叶、四叶为主。

开面的意思,顾名思义,要等到驻芽彻底展开成叶,叶片发育成熟,嫩尖没有芽头。

再去按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的标准,连叶带梗,一齐采下。

采茶时,需要保留茶梗。

用意在于,茶梗能让叶片与叶片之间“支棱”起来,摊晾时不至于紧贴在一起。

做青期间,还能通过自然走水,将茶梗内部蕴藏的残留养分,一并输送到叶片当中。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12)

等到做青结束,茶梗的使命就此完成。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做青之后,再继续保留茶梗,没有任何意义。

需要将茶梗、老叶片等,一齐挑出来,再进行焙火。

不然的话,茶梗剔除不净、老叶明显,不仅会拉低品相分。

还会导致茶汤喝起来,滋味偏薄、不耐泡,整体表现逊色。

在试茶选茶时,即便在喝岩茶方面属于零经验,也能一眼看出背后的猫腻!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13)

《5》

到网上逛一圈,能发现不少新鲜事。

比如,打着荒野概念的外山奇兰。

岩茶圈内,既非正岩,却能卖得比正岩还高价。

这不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再说,按照真假荒野茶的判断来看,茶树能够成规模分布的情形,又算哪门子的天生天养、真荒野?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14)

正岩半岩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一眼假的正岩茶)(15)

比如,号称茶树身高近五米的老丛肉桂。

单听名字,就知道对方混淆了岩茶基础概念。

肉桂身为灌木,何来高丛、老丛这类不伦不类的噱头。

又比如,将牛栏坑肉桂拉出来当赠品。

试问,牛栏坑肉桂作为岩茶肉桂里的至尊。

在圈子里,有哪款肉桂的风头能比得过“牛肉”?

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大促销,但凡稍微懂点行情,就能看出满满笑话!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最好的肉桂是正岩肉桂吗?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都是顶尖货?

岩茶圈新套路,玉女峰肉桂、鬼洞肉桂、老丛肉桂,藏着哪些坑?

从肉桂到“肉桂”,玩坏的肉桂,还能撑起武夷岩茶的一片天吗?

纯料、拼配、母树大红袍,4个大红袍的真相,终于一次性说清了

聊聊大红袍拼配的那些事,看金奖大红袍是如何拼配,涅槃成金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