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遗书”令许多人都敬而远之,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场上拼杀的士兵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甚至提前写好了遗书,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老山轮战出发前看望小战士(17岁新兵遗言看哭战友)(1)

有一位年仅17岁的小战士牺牲了,战友们在收拾他的遗物时,找到两包香烟、几颗巧克力糖,还有一张纸条,上面用隽秀的字迹写着:“谢谢您来收拾我的东西,请抽烟”,后面落款“李庆轩”及日期“85年9月16日”

老山轮战出发前看望小战士(17岁新兵遗言看哭战友)(2)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进行了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自卫还击作战结束后,越军又在中越边境上挑衅,1979年趁中国边防部队后撤,越军122团侵占麻栗坡老山地区。后又增派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旅、五个炮兵营的兵力支持该团。

越军一位师长甚至嚣张地狂言:“老山防御可以抵挡住昆明军区的进攻,中国军队要想攻下老山,就必须用尸体扑着上来。”

忍无可忍,中国军队再次被迫还击,1984年4月28日,中国边防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展开收复老山地区的战斗。

1968年,李庆轩出生于山东单县,于1985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时只有17岁。本来是不够参军年龄的,本来是去参加高考的,然而当时中越边境局势紧张,两军围绕着老山、者阴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于是虚报2岁,转道参了军。在他的日记中,他曾这样写道:

“战时敢流血,卫国可捐身!”

刚入伍两个月,李庆轩就背着背包,跟着大部队来到了云南文山集训,是整个连队最新最小的战士。

那个年代中越战事久未停歇,有勇气去参军就意味着有勇气做好牺牲的准备,何况李庆轩入伍的1985年1月,那已经是老山轮战的第二年。

老山轮战出发前看望小战士(17岁新兵遗言看哭战友)(3)

1985年3月,济南军区收到调令,包括李庆轩所在的第46军138师在内,共计31146人赴云南文山、砚山两县接受战前集训,并于同年5月份和第1军换防,进入老山战区。

考虑到新兵缺乏实战经验,领导将像李庆轩这样的新兵战士全都安排到了后方,李庆轩在去到了文山后,也被分配到了机枪3连。李庆轩所在的机枪连主要任务是支援步兵连火力,这意味着时年17岁的李庆轩可以不用上枪林弹雨的一线,他选择当兵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想要到最危险的战场上出生入死,于是他主动申请调到了步兵7连。

老山轮战出发前看望小战士(17岁新兵遗言看哭战友)(4)

步兵7连是414团拔点作战的重点连,任务重要艰险,李庆轩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毅然决然地成为了最危险的连队中的一员。

1985年9月23日,138师414团对敌人395高地发起进攻。395高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越军占据有力优势,在高地上囤积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控制着我军防线上的几个阵地。这次的战斗任务,由李庆轩所在的5班担任主攻。出发前,每位战士都收到了一套军服,还有2盒烟和6粒巧克力糖。同时,他也知道战场上变化无常,也许自己这一走就回不来了,于是就写下了开头的那封短短的遗书。李庆轩把这些东西和遗书一起包起来。此时,他的内心已经做好了用生命坚决完成任务的准备。

是夜,漆黑的山坡下敢死队的战士们摸着黑前进,周围到处是敌人埋的诡雷和竹签陷阱,整整用了6个小时,他们到达了行动的指定地点,距离最近的敌人仅仅隔着一个战壕,在这里又潜伏了三个多小时,连大气都不敢喘,清晨太阳刚刚升起。

在突击队切断敌军通讯后,我军大部队开始发起进攻,7连正是“9.23”高地攻击战中的主攻连。李庆轩和战友正向着敌人的阵地冲去。

突然西北侧的山头上,敌人两个敌火力点疯狂地射击着,我军战士被压制在山下不能动弹。

李庆轩一看,拿起身边的火箭弹就冲了上去,随着两声轰鸣的爆炸声,敌人的阵地被炸飞了,成功取得了歼敌四人的战绩。

老山轮战出发前看望小战士(17岁新兵遗言看哭战友)(5)

形势逆转,可敌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他们展开了更疯狂的反扑。这时候,从敌人的碉堡里忽然扔出来一枚手榴弹,战友汪海洋负伤了,见此情景,他连忙上前帮助包扎。正当给战友包扎时,敌人又向他们投来了三颗手雷,就在这危急关头,转移伤员已来不及了,为保护战友的生命,李庆轩迅速伏在战友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飞来的弹片。

随着一声轰鸣,他的右胳膊被炸飞,左胳膊和大腿也被炸断,全身血肉模糊,内脏更是从腹部的伤口中漏了出来……

战友得救了,李庆轩同志光荣牺牲。

当战友们爬到他身边查看伤情时,他已经牺牲了,身上甚至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最后,7连战友们化悲愤为动力,怀着为战友报仇的决心和对祖国的热忱,以牺牲11名战士为代价攻下了395高地,攻克敌六处阵地,击毙116名越军。其中就有仅入伍200天,还不满18岁的李庆轩。

连队卫生员戴金和文书张仕好战后收拾李庆轩的遗物。发现在李庆轩的携行包里有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青春党赐给,文化党教给,现今党需要,碧血怎不尽。我要用第一流的战绩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85年9月14号”

老山轮战出发前看望小战士(17岁新兵遗言看哭战友)(6)

携行包内还有参战申请,入党申请,遗书和2元党费和出发前连队发给每个人的2盒烟和6块巧克力糖,原封不动地用红纸包着,上面裹着一张小纸条,写着:“谢谢您来收拾我的东西,请抽烟。李庆轩 85年9月16号”

老山轮战出发前看望小战士(17岁新兵遗言看哭战友)(7)

看到字条,全班的战友都哭了。

“9·23”战斗以我军获胜的结果载入了史册。

战后,“尖刀”7连又多了一个荣誉称号“攻坚英雄连”,李庆轩被追记“一等功”!

老山轮战出发前看望小战士(17岁新兵遗言看哭战友)(8)

牺牲的烈士并非不知生命的可贵,并非不顾家人望眼欲穿的期盼。但他们依然抛家舍亲、不惜身命,是因为他们真真正正把“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举过自己头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