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应叹息,是贾府四位千金元春、探春、迎春、惜春的合称,意为时运不济,徒留叹息。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1)

贾府四春,两嫡两庶,两强两弱,虽然都在荣国府长大,各自的性格、境遇却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八一八原生家庭对她们命运的影响。

对命运这事,曹公是分开来看的,原生家庭是命,自我经营是运。换言之,命是父母给的,运是自己挣的。那么,贾府四春的父母分别给了她们什么样的命,她们又经营出了什么运呢?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2)

贾母就像一个充满爱的摇篮,只要进入了这个摇篮,人就会有温暖感,有安全感。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人,都有着相同的特质:充满自信。他们分别是:元春、探春、宝玉、湘云。

所以,元春的性格形成包含两部分因素:根正苗红的出身,以及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她自信却不嚣张,秀外而慧中,所以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职场步步高升。

在那个年代,女人是没有职场的,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进宫当女官,可那是个危险重重的职场,随时会有丧命的危险,并祸及家族。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3)

元春还继承了贾母一大优点,那就是把自己经营到权势足够大,然后利用手中的权力,洒播大爱。如果贾母不能一言九鼎,她就没有权力把女孩都收归麾下,给她们以爱的呵护;如果元春没有把自己经营成贵妃,也没有权力让宝玉和众姐妹入驻大观园,放飞青春。

在爱中成长的孩子,充满自信但内心柔软。在元春身上,我们看到了富贵,但并不逼人,自有一种温柔在举手投足间传达出来,是一种坚定的温柔。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4)

迎春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迎春为贾赦和姨娘所生,是贾链同父异母的妹妹,属于庶出。这个被继母称为“二木头”的二小姐,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存在,这与她的出身和成长环境有关。

父亲贾赦虽然是荣府的长子,世袭了爵位,而且是一等将军,比弟弟贾政的地位高了很多,但他是个不学无术、只贪图享乐的人,典型的败家子。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对儿女有多少关爱,所以不论是贾链还是迎春,身上都有懦弱的标签。这样的标签哪来的?来自不自信。贾链是长子长孙,应该足够自信才对,虽然不会像薛蟠那样成为霸王,至少可以与宝玉比肩,但他却是一条一吓就退缩的虫。嫡子尚且如此,何况是庶出的女儿迎春。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5)

受父亲贾赦的连累,贾母也对这兄妹俩也不怎么上心,他们像弃儿一样,虽然锦衣玉食,心却找不到归属,不知爱为何物。

在这样的环境下,迎春形成了自己的保护色: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她只求一份安宁,希望所有人所有事都不要打扰到她。如果可以这样过一生也挺好,每天看书写字睡觉,不问世事,安度流年。

当然,这份安宁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她身不由己。她那丧心病狂的父亲,用她换了五千两银子,把她送进了狼窝,最终死于家庭暴力。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6)

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是姐妹中个性最鲜明的一个,看得出也是曹公极其激赏的一个,对她的着墨也非常多。

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属于庶出。从出身来看,她是属于相对不幸的那个,不仅是庶出,还有个人见人厌、整天作妖的亲妈。

但她又是幸运的,嫡母王夫人并没有把她另眼看待,和儒家要求的一样,这个正室夫人把小妾生的孩子视为己出,尤其对探春着力培养。

因为是贾政的女儿,探春也得到了贾母的关爱,带在身边呵护着长大。所以,庶出的探春从不以出身为耻,也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孩。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7)

和元春相比,探春在自信之余少了一份圆融,多了一些棱角,这当然与她的出身有关。

在很多时候,探春表现得与亲妈越姨娘势不两立,这给了很多人错觉,以为她是想要与不讨喜的赵姨娘划清界线。其实,这才是探春与姐妹们有别的地方——长于谋划。

她谋划什么?她懂得只有把自己经营好,才能回头拯救母亲和弟弟,而要经营好自己,就必须不受他们的拖累,尽量保全并拔高自己。

当原生家庭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发展时,暂时的割裂是唯一的方式。割裂的过程很痛苦,同时会受到很多谴责,无人能懂,只能独自消化。

苏格拉底说过:未曾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探春对自己的人生有过深刻的审视:庶出,不讨喜的亲妈和弟弟,即使自己有才有貌,也难被赏识。正如王熙凤所说: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在那个女人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年代,探春却想做自己的主宰。养在深闺的女儿,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婚嫁,一家有女百家求,但真正百家求的女儿,其实是名声在外的女儿。

探春通过对自己的经营,不但博得了府中上下的认可与欣赏,而且赢得了向外推销自己的机会。贾母八十大寿时,前来祝寿的太妃要求见贾府姑娘,贾母就把探春叫了出来。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会面,它决定了探春以后的命运:像王昭君一样,以公主身份远嫁邻国,一跃而为人上人。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8)

探春步了元春的后尘,成了娘娘。只要两国保持友好的睦邻关系,她就可以把亲妈赵姨娘和弟弟贾环拉出泥潭,实现逆袭。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9)

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

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是宁府贾珍的妹妹,宁国公贾敬的嫡女,出身比元春更高贵,但高贵的出身只代表了她的起点。在人生的跑道上,她赢在了起跑线,但她跑错了方向,是反向奔跑的,跑向了一个与常人相反的终点。

但这不能怪她。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宁府是贾氏家族走向覆灭的罪魁祸首。

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心想修道升仙,不仅长年不住在家里,还每天吞吃重金属,最后生生把自己能毒死了。

当家理事的哥哥贾珍,以黄、赌为主业,把府里弄得乌烟瘴气。即使她搬离了宁府,在贾母的庇护下住进了大观园,但依然无法让她彻底与宁府断绝关系。那里传出来的每一个负面信息都啃噬着她的心,这是她身上的烙印,逃不开,洗不掉。

她变得越来越孤癖,不与众姐妹为伍,却和小尼姑走得越来越近。当世俗的流言不断侵袭,如果没有强大的抵抗力和反击力,就只有逃避,小尼姑的佛语给她打开了一扇窗。

一面是污浊不堪的俗世红尘,一面是干净清冷的空灵静界,惜春也如迎春一样,找到了自己的保护色。

贾府被抄家时贾元春的下场(八一八贾府四春的原生家庭)(10)

在自己的贴身侍女入画被查出私相授受后,惜春的心彻底冷了,把入画送回了宁府,从此一心向佛,宁荣两府的荣辱兴衰再也与她无关。

元迎探惜,侯门之女,才貌都属上乘;

原应叹息,命运多舛,皆因身不由己。

元春是命运两济的,可惜生不逢时,不得不为了家族而选择一条不愿意走的路。

迎春与惜春都毁在了原生家庭,只因她们把原生家庭带来的重负一直背在身上。

唯有探春,从不堪的原生家庭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如果我们的父母带给了我们并不美好的原生家庭,我们可以像探春一样,活出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们正在为人父母或将要为人父母,我们应该像贾母一样,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摇篮,让他们拥有美好的原生家庭。

世间万物,爱最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