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800多年前,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贴出一份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千金一笑"由此得名。

重奖诱来了一波人争相入宫,有的极尽表演之能事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卖弄口才瞎编乱造荒唐之笑话……只是,天生不爱笑的冷美人新王后仍不露一丝笑容。

最后,大臣虢石父出一奇点"烽火戏诸侯",周幽王高兴万分并果断试用。新王后果然被逗笑。周幽王好有成就感,立即赏虢石父黄金千两。

每次看这个故事,难免不想,新王后是不是受其主人之托,故意来毁周幽王。周幽王本昏庸不堪,不理朝政,当时有个诸侯国褒国国君褒珦因力劝周幽王,反被关进大牢。褒珦的夫人和儿子听说周幽王极喜美女,便投其所好,送他一美少女,取名褒姒。不久,周幽王废后立新,新王后就是褒姒。

不难发现,即使褒姒是间谍,导致周幽王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的根源显然在于他自己:作为周朝天子,不担当、沉溺女色、轻易废后、拿国事当儿戏。

《红楼梦》中"千金一笑"的女主也是一美少女,她是贾宝玉房中的一等大丫头——晴雯。

宝二爷为她撕扇提供了,不,简直就是创新了理论基础:"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多么新鲜又暖心的论调,即使再过万年也仍然符合一个少女对浪漫的所有想象,何况在那个二两银子就可买个丫头的封建时代!

红楼梦回眸一笑(红楼梦千金一笑)(1)

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这里有晴雯的千娇百媚、天真无邪;这里有宝玉的轻物重人、如沐春风。只是,这里不只有这些个看得见的美好,还有更多看不见的阴暗。窃以为,这些看不见的阴暗为晴雯后来被逐埋下了祸根。

大观园风景如画,却不是童话王国。怡红公子宽以待人,怡红院却并非祥和无争。书中第二十四回,丫头红玉不过是趁机给宝玉倒了碗茶,秋纹、碧痕就立马甩过来一顿劈头盖脸的大骂。在那个一夫多妻的时代,吃醋、争宠、互相挤兑似乎是永不停歇的战争和永恒的主题。

第三十一回,炎热的夏天,怡红院内乘凉枕榻上,晴雯尽情撕扇,宝玉拍手叫好,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此处,曹公倒是着墨不多,就只写了麝月的反应,后面,袭人换衣服出来、佳蕙收拾破扇等都只一笔带过。

等看到抄捡大观园,晴雯被逐,你是否会回想起麝月那句话?是否会想想没被曹公写出来的其他丫头的心思?

红楼梦回眸一笑(红楼梦千金一笑)(2)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晴雯被逐原因很多,诸如她自身的性格等,此处不作讨论。倒是特别想说下宝玉,不该宠得这么高调,明知女人善妒,自己又无力周全,只图一时痛快,不是把人家往火坑里推吗?

一夫多妻制太容易激发人性中的恶,是古文化糟粕中的糟粕,是野蛮中的野蛮。数个女子同屋檐共侍夫,弱肉强食、互相伤害,从来都是充满血泪的辛酸史。

反观今日,不少男士也喜欢高调示爱:或捧着999朵玫瑰在宿舍楼底狂喊你的名字;或在自媒体上尽情撒狗粮……幸运的是,在这个一夫一妻的崭新时代,想怎么高调都可以;但作为女士,还是多一份警惕和鉴别吧。真正有价值有品位的爱当如名贵的香水,含蓄深沉,持久留香,从前调、中调到后调风雨无阻不动声色地呵护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