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

这家的宝宝刚出生睡觉就头往一个方向偏,以为新生儿都这样就没太在意。宝宝20天的时候,姥姥给孩子洗澡发现脖子左边有一个硬疙瘩,摸起来像黄豆粒一样,按着也不哭,当时孩子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就没有去医院。就这样一直观察了两个月,孩子疙瘩越来越大,像多长了一块骨头,两边脸也不一样大了,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宝宝到附近的医院去看,做了彩超检查,结果是“左侧胸锁乳突肌局限性膨大,范围3.4cm*1.5cm”,确诊为“小儿肌性斜颈”,而且病情比较严重,骨科医生说需要做手术。一听说要手术全家人都慌了神,看着孩子这么小,担心手术不安全,在网上查到了天津中医二附院王艳国主任推拿治疗小儿斜颈很有经验,立刻预约挂号。

经过王主任推拿20次之后已经摸不到疙瘩了,肌肉还有一点硬,这让家长看到了希望继续坚持按摩,按摩第40次的时候孩子头也不歪了,王主任建议再做一次彩超,结果显示“0.75cm*0.53cm,双侧未见明显异常”!想不到准备手术的孩子经王主任不到三个月的推拿治疗,已经彻底恢复了。家长们连连称赞王艳国主任技术高超,妙手回春!

小儿斜颈推拿恢复几率(小儿肌性斜颈推拿是首选)(1)

王艳国主任为斜颈患儿做禅揉推拿

什么是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典型表现是头歪向一侧,下巴转向另一侧。在孩子头歪的同侧脖子肌肉上可以摸到一个硬疙瘩,这块有硬疙瘩的肌肉医学上称为胸锁乳突肌。孩子出生后,若发现脖子长时间歪向一侧,扶正后很快回到原来的倾斜姿势,此时应高度怀疑是否患上了小儿肌性斜颈。目前小儿肌性斜颈的发病率高达2-5%。多与胎位不正、脐带绕颈等造成胸锁乳突肌缺血有关,也与孕妇经常左侧卧位相关。

小儿斜颈往往是出生时颈部胸锁乳突肌没有摸到疙瘩,出生五六天以后,在患儿锁骨上的胸锁乳突肌下端能摸到一黄豆粒大小的硬结,硬结慢慢长成大疙瘩,一般长到2~2.5个月左右才停止。彩超可见患侧肌肉局部膨隆,触诊患儿胸锁乳突肌有肿块,随着孩子长大歪脖越来越严重,最终接受手术治疗并留下颈胸椎侧凸等后遗症。所以家长一定切记,小儿肌性斜颈一旦发现,必须马上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治愈标准

1.颈部胸锁乳突肌无疙瘩,可以通过彩超、触诊等方式确认,两侧肌肉软硬度和形态完全正常;

2.头位正,没有歪斜;

3.颈椎活动角度对称,活动范围正常,包括颈椎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

禅揉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王艳国主任历经二十余年临床探索创新,治愈 1000 余位患儿,总结出“禅揉推拿法”,该技术具有“独特禅揉手法,安全快速散结,局部整体兼顾,适应不同月龄”的特点。根据婴儿肌肉硬结特点和发育规律,采用独特的禅揉推拿手法,安全快速消散硬结,相比传统推拿法,“禅揉推拿法”极大降低了低月龄斜颈患儿治愈时间,同时使大部分高月龄难治型患儿免除手术痛苦,避免面部及头颈肩部畸形发生。

小儿斜颈推拿恢复几率(小儿肌性斜颈推拿是首选)(2)

王艳国主任为斜颈患儿做禅揉推拿

小儿肌性斜颈的家庭日常护理

1.拉脖子:让孩子坐在家长腿上,家长双手扶住孩子头部两侧,将头向健侧拉伸并使面部旋转向患侧,进行旋转牵拉,牵拉幅度由小至大,牵拉至最大幅度时停留2秒后恢复自然头位,然后在进行第二次牵拉。牵拉10次为1组,每天拉10组,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操作。

2.趴着睡:让孩子趴着睡觉,旋转孩子头部,健侧面部贴近床面,使患侧胸锁乳突肌得到拉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