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繁华一时的太宰府,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要地,中日文化的共同因素,在这里经历了上千年仍然俯拾皆是。

三苏祠碑帖展览(太宰府天满宫游记)(1)

天满宫正殿前的三生桥

在商店街尽头左转,再穿过几道鸟居,便可望见朱漆的三生桥,前生桥和来生桥是拱桥,今生桥是平坦的。根据传说,三生桥只可进不可出,也不许回头。

三苏祠碑帖展览(太宰府天满宫游记)(2)

三生桥的前生桥

这样的传说,在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里并不罕见。这座天满宫,历史悠久,里面的国家级文物随处可见,三生桥的右手边,有一座类似茅草屋的神社——志贺社,重建于长禄二年(公元1458年),祭祀的是守护海上安全的海神绵津见三桂神。

三苏祠碑帖展览(太宰府天满宫游记)(3)

祭祀海神的志贺神社(国家重要文物)

四周是海的日本列岛,渔业是自古以来日本主要的经济来源,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蛋白质。祭祀海神,祈求出航安全,便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信仰。这一点跟中国沿海地区的妈祖信仰,并无二致。

三苏祠碑帖展览(太宰府天满宫游记)(4)

日本的“大道艺”(耍猴)

再往前走一点,没想到居然碰到了“耍猴的”,日本称之为“大道艺”。这一行在如今的日本几乎销声匿迹,在中国也已经很罕见了。究其原因,或许是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越来越强,不允许再让这些动物作为人类谋生的工具了。当然,也与现代职业的选择余地大等因素有关。不必说,画面上看到的这只猴子,是日本本土物种“日本猴”。

三苏祠碑帖展览(太宰府天满宫游记)(5)

德富苏峰题字碑

再往前走,一块纯汉字刻碑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是近代日本著名思想家德富苏峰(本名猪一郎)为表彰菅原道真的功绩而立的。立碑时间是昭和29年(公元1954年),当时苏峰已经92岁。苏峰是横跨幕末、明治、大正、昭和四个时期的思想家,地位仅次于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是典型的日本右翼思想家,鼓吹皇国思想。

正是在像他这样的思想家的鼓吹之下,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给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了无尽的灾难。二战后以92岁“颓龄”立碑时,苏峰是否有过“忏悔”?(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