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农数据和cpi关系(商品持仓的判断及美国减税的影响)(1)

A:诸葛就是不亮

B:交易员小唐

B:我想问问关于商品的问题,我平时做商品基本上都是看着技术在做,所以想问问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像焦煤1805合约,日线级别上,在前期高点,放量冲高回落之后,持仓是稍微增加的,请问这个持仓增加说明分歧比较大吗?有没有意义?

A:没意义,因为这是换月的正常持仓增加。你原来在做1月合约,现在往5月换,所以在这个位置是不存在增仓的,因为这个合约刚生成。

到现在为止,它的持仓大概是二十三四。正常情况下,成熟的大概也这么多,这算是大的,说明增仓增挺快。如果实在吃不准,你就看看1801合约减仓减了多少,比如说1801合约这天减仓减了一万九,1805增仓增了两万多,那大概率就是换过来的。如果那边减仓减了一万九,这边增仓增了8万,肯定是新的资金进来了。商品因为有换月的特点,所以要稍微注意一下

B:那像螺纹1805合约,前面走势都是比较健康,阳线成交量放大,持仓不断增加,但是今天出了一根比较长的阴线,这两天调整,持仓量是微微降低的,没有明显的减少,而且这个位置又是前期的一个高点,这个地方要用什么思路去看?

A:其实基本面的因素更多一些。这一轮黑色的反弹来自于所谓的冬季限产。刚开始大家对于螺的定位在于需求端停工了,大家觉得它偏弱,从前面10月份跌下来,然后在这个区域一直震荡。

我之前说过:一个期货合约是有生命力的,它在存续期要看它的扩仓区间。5月合约的扩仓区间非常高,几乎是扩在了3800到4000点之间,到今天为止,5月合约基本上已经完全成熟了,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标准合约的标准。

在持仓成本大概3800到4000这个位置的情况下,如果这个合约是多头合约的话,它会去哪儿?20%总要有,所以一定在4500上面。如果是个空头合约,下去10%很正常,多一点可能20%也正常。也就是说上面可能在4500,下边可能在3200,区别在于怎么判断它是个多头合约还是个空头合约。

用长周期去看的话,能够看得清楚一些。我自己的判断,这个合约有可能是个震荡走低的合约,虽然是旺季合约。

之前有一次直播的时候,我说过,我是特别希望当时的1月合约,在9月时候能够从4000点往下调,直接杀到位,因为冬季是螺纹的淡季,它杀到位,那么5月合约就会在3300到3400完成扩仓。在那个位置完成扩仓的话,5月合约大概率是个多头合约,但是现在这个位置完成的扩仓跟成熟,5月合约大概率是一个震荡的合约,可能还震荡偏弱一些。

所以这就是我说的基本面上你可能要熟一些。你知道前面一轮下跌是因为环保限产,导致工地停工,后边的一轮上涨是因为环保限产,导致钢厂的限产大幅度强于预期,从而让我们觉得原来供应也没跟上。

在这样情况下,材料在涨价,除了焦炭跟焦煤以外,这一轮涨的最好的是矿石。螺跟矿比起来,矿涨的比螺凶,其实是在压钢厂利润。那逢年底但凡是钢厂能开的,一定是全开了。那现在反向的,把一些大的钢厂开始限产,有环保因素,马上可能这个盘子就会偏强。

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最近这两周的行情,基本上是有色最弱,黑色最强,化工中间两边晃。这种其实跟我们的供给侧密不可分。

这两天出这样的头,其实挺像头部形态的,MACD上也顶背离了。明天如果没有反包回来的话,基本上就是顶背离确认。

基本面上,是有一些问题出来的,因为从前天开始,现货其实就不是很好卖。周末大家都鼓足了劲,但结果是什么?只涨了20块钱,钢坯只涨20。

因为这一轮螺纹的需求,最好的点在江浙一带,尤其是杭州,供不应求。因为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所有的工期都压了很多。到了四季度的时候,杭州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大干90天,它不想让自己的基建下滑太明显。所以浙江这块的基建在四季度发力,再加上供给侧,杭州地区的螺纹就是风向标。到了周一的时候,杭州地区的材料也开始难卖了,那么这个时候其实是要警惕的。

所以图上你看到的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是温和的减仓?大家都在没有重新加注。增仓就说明大家卯住了,减仓就说明大家在把赌注变小,不增也不减,就说明大家按部就班,老空头出场,老多头出场,新多头入场,新多跟老多在换手,这种时候其实并不是反的标志。

真正反的标志是什么?是增仓。比如说强势多头趋势中增仓就是不涨,这个时候一定要小心,不光增仓不涨,甚至突然间增仓出 了一根长上影,甚至是增仓一根阴线,上午在涨,下午明显有资金拍进来,把它给拍下去,这个时候你要小心。

说明什么?说明空头主动在入场。期货的盘子,博弈的痕迹很重,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增仓。增仓是什么意思?就是大家重新回到赌桌上,你十块我十块,你一百我一百,卯住了,卯住的时候是容易出行情的

像大资金做的时候,要做多往上打,我最愿意看到的是什么?我最愿意看到的是双开。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是多换。因为我在开仓,所以一定不会是双平。我最不愿意看到多换,什么意思?是原来的老多头在平仓,我等于是在帮他解套,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我准备卯足了劲去干死你的,我现在最想要你们先上桌再说,我一把把你们全弄死。对不对?我这时候往上一打,竟然是多换,烦都烦死了,为什么?我打的全是平仓盘,有什么意义?我抓不住人。包括最近两天的铜,格林据说有几万张单子,这种行情,再跌两天,有可能被抓住,出都出不来,铜几万张单子太多了。

所以在这种位置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增仓跟减仓,通常预示着大家的兴致都不是太浓,不会出现太极端的行情,包括今天这个行情,也不太极端。虽然跌幅挺大的,但实际上直接是低开的,大概跌了100点,对螺来说太平常了。

美国减税的影响

今天商品先聊到这儿,再聊聊美国减税的问题,这是近期比较大的一个宏观事件。

减税的这些门类里边,对于美国来讲受益最明显的应该是它的制造业。科技类的公司受益没有那么大,但也在受益行列。几乎所有人都在受益,除了美国政府。

我们先说一下税收最基本的概念。美国政府收税,是在给自己发美国国债做背书。所以为什么中国政府对美国减税的反应特别差?因为很简单,我买你的国债,你拿你的税做担保,现在你要把税减了,那我拿了你那么多国债,我的担保资质是不是就下降了一些?我有点反对意见不是很正常吗?我是你的债主,我不能反对你减税?这是其一。

其二,对于美国政府来讲,减这么多税到底有没有效果?或者说有没有风险?谁也不知道。因为美国政府本身是赤字,它不是盈余很多的,有充裕的空间去减税。

你明明是一个赤字政府,背了这么大的债务,你还在去减税,政府关门了怎么办?刺激不到位怎么办?现在大家想的是什么?憧憬的是减税导致征税基数扩大,导致经济活力扩大。虽然税率下来了,但实际上税收总量会变多。这是很理想的状态。要是达不到这个效果怎么办?所以市场对于达不到这个效果其实是有担忧的。

这就是为什么美股在减税政策落地之后,开始宽幅震荡,包括一些商品走势也没那么好,可以认为它是最后一个利好落地。

你可以从走势上这么去解读,但实际上这是我刚才讲的是两个风险点,第一个就是在给国债做背书的这块对国债信用有没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点应该很小,因为美债再怎么着,也是全球第一的债券。

第二个影响就是到底这个降税的效果能怎么样?会不会对政府的运营和整个财政收入产生负面效果,从而拖累减税的整体效果?你政府都没钱了,一些必要支出都搞不定,这个时候你减税的力度到底能带来多少东西?

那么好的在哪呢?好的就在于它会极大的刺激海外资本回流美国本土。它里边有好多条,其中有几条是针对海外资本,实际上是在鼓励海外资本迅速的回来。

原来你回来我是要征税的,现在你回来,我少征甚至是免征。我们都知道很多美国公司在过往的这些年里边,在海外挣了大量的钱,但是这些钱都放在海外,国内用钱的时候,它宁可发债。苹果就是这样,它全球赚了很多钱,但是在美国本土发债,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它的钱如果要回美国本土,是要被收税的。我美国本土要用钱怎么办?我发债,反正你美元的利息低,这样等于是腾挪了一下。

那么当减税政策出来之后,这样一些行为,会少很多,它有充足的理由回美国本土。所以为什么这个减税政策出来之后,你看跌得最凶的是哪?是巴西,是这种它周边的新兴市场。为什么?因为很多制造企业把账放在那边。

那些资金在那些国家,将来可能都要走。你说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也囤积着美元,也有海外投资在中国。这些钱会不会因为税收的优惠重新投奔到美国的怀抱?显而易见,非常有可能。

所以这种情况下,影响一定不是短期的,一定是个很长期的。这是最根本的对美国的一个好处。川普也是盯住了这张牌,他要去在这方面做一些比较大的动作。

减税在参议院通过应该是第一步,后边可能还有一些具体要落实的东西,具体效果怎么样不知道。

市场对这个政策的反应,是偏理性的,美元指数几乎没动。通常碰到这种情况,最朴素的理解是美元指数应该直接飙了。美国直投的海外那些国家,恐怕都要躺。像巴西、墨西哥可能直接就躺地上了,但是也没怎么动。

因为仅仅是刚通过,最终在落实过程中,可能会有一系列效果出来。究竟会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

国内比较担心的是什么?是中国的制造业。现在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全球排第一。就是担心因为美国的减税政策,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全球受损。

我自己的判断,中国制造业的质量还是可以的。如果连中国都扛不过,那可能之前转移到全球这些小国的制造业环节,大概都要先躺得稀巴烂,才会轮到中国。

相对来讲我比较乐观。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会有中国企业冲着美国的税收优惠,把自己的海外扩张计划从原来的一些新兴市场转投到美国本土去。

本身这两年川普提出来“美国制造”这个话题,也做了很多努力,已经是吸引了很多全球投资者。比如今年曹德旺的那篇专访,在美国是有场子的。将来可能越来越多的中国海外投资本来要投在别的地方,现在干脆直接去了美国。

我们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制造业的优劣,你会发现中国的优点在哪?中国的优点在于:第一,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还是便宜的; 第二,我们的工会组织对于劳动效率是没有影响的。但是美国不行,美国有非常严密的工会组织,它会导致你的劳动生产效率比中国的低很多,保护工人嘛。我随便说个例子,全国那么多卷烟厂,它们的中央空调根本就没有两三个月清洗一次,要是在海外,你必须清洗,不清洗我们就罢工了。为什么?因为空调需要24小时,不停的抽空气里积攒的灰尘,污染是很厉害的。海外有工会的情况下,可能就干不下去。

这是中美之间,中国的一个优势。中国第二个优势是什么?中国在这些年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非常高效的物流体系。做工业,物流是是重中之重。我们的高速、高铁等,这块跟美国相比是我们的强项。

但是我们的劣势也非常明显。比如第一个,最顶尖的那些科技类的东西,不在我们手里,我们也绕不过去,人家专利堵着你,你想发展,你一定是要从缝里走。

其二整个中国企业的税赋制度,太注重流通环节征税,因为我们基本上是营改增。那么相应的在所得税这一块,我们的企业税赋跟美国减税之后相比,不占便宜。

中国的企业跟美国企业,或者跟海外的企业竞争,我们优势凸显在哪里?是综合的

千万不要想着去一个地方建厂做企业,是奔着那点税收优惠,不是的。政局是不是稳定?地理条件是不是优越?物流是不是好?是不是有熟练的产业工人?下游好不好?这些都是要通盘考虑的。在这些综合评分上,中国目前还是排第一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要用这些东西。

我在美国建个厂,在美国当地用,可以的。福耀玻璃,为什么能去?那是因为玻璃有销售半径,太远的销售不了。中国会去那边做钢厂吗?概率很低,为什么?完全可以中国生产,运到美国去,运费我们是可以承受。但是像玻璃水泥这种,有销售半径,只能在当地去做,这个是海外扩张的时候选择往哪边去的原因。

所以综合各种情况,美国制造跟中国制造在税改以后可能会有一些矛盾出来。可能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经常会听到某个中国大门类企业去海外进行投资的时候,把投资地首选到了美国。根本原因还是企业看收益看效益的问题。你要说中国制造不如美国,我坚决不承认。

06年的那款宝马X5是美国产的,然后再往前一年的X5,不是宝马的美国工厂产的,差别巨大,美国制造的质量比较粗糙。

中国这两年还可以。那么这种制造业里边,竞争是长期的,所谓中美有很多共同利益什么,都是骗人的,其实中美就是完全竞争关系。当美国制造真的起来,真正难受的反而是巴西、墨西哥、越南这种地方,尤其是紧靠中国周边的,它马上就要面临跟美国抢。因为美国当时能拉着越南去跟中国挑衅,那是因为我会兼顾到你的利益。但现在我要制造业回流,我其实是影响了你的利益。所以这个时候,越南这种小弟可能对它会有一些看法,但是这牵扯到一些地缘政治的问题,就不过多地展开。

总体上减税这个事情对美国的经济基本面来讲有好的预期,但是市场的反应非常谨慎,可能是在担忧我之前提到的那两点。那么究竟效果有多少,因为这次减税实际通过的方案比之前还是有点区别的。比之前有些地方好,有些地方不好。具体细节回头我们可以找个时间,一条条专门给大家详细的聊。

具体还是要看实施情况,因为美国的决策跟中国的决策不太一样,它通过了,到地方去实施的时候,跟中国的这种令行禁止的效率不太一样。所以究竟在执行过程中会出什么问题,到时候再去分析。

美国非农数据和cpi关系(商品持仓的判断及美国减税的影响)(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