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当大家公认某人取得了丰功伟绩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其他一些似是而非,捕风捉影的功劳也会被安在这个人头上,我把这种现象称为“集功”。在我看来,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说法就是一种典型“集功”的表现,比如张艺谋在电影“英雄”当中声称,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夕,一个剑字已经有了19种写法。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

大家应该还听说过这么一种假设:如果秦始皇没有消灭六国文字,并且规定全部使用秦国的文字,中国的土地会变得像欧洲一样,始终被许多国家和民族分割;中国的历史也会变得像欧洲的历史一样,长期陷于战乱之中,无法统一。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

春秋列国

如此说来,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政策简直就是中国几千年命运的分水岭、转折点,它是个极其关键的政策。既然它这么关键,我们也必须用极其严谨,认真的态度来考察它,不能打一点点马虎眼,不能有丝毫的敷衍塞责,蒙混过关。我想强调一点,对于复杂问题,随便找两个事物就可以比较吗?不是的,只有同一层面事物的比较才有意义。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3)

中世纪欧洲小国林立

欧洲是一个洲,中国是一个国家,它们不是同一层面的事物。用欧洲和中国进行比较,过于随便,这样的比较,容易得出错误结论。没有人能够统一欧洲,不过,难道秦始皇曾经统一过亚洲?他也没有啊,连东亚都没有统一,朝鲜、日本、蒙古所在地区他并没有触及。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盯着欧洲,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它们都可以作为例证和中国比较;有这么多民族文字,它们都可以作为例证和汉字进行比较。

因此,我来举几个本人认为合适的相互比较的例子。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是苏美尔文明,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从原始社会阶段发展到城邦国家阶段,他们在西亚的两河流域陆续建立起十几个城邦国家,包括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温马和尼普尔等。

苏美尔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迟至公元前2300年才实现,而且不是苏美尔人自己完成的,而是由一个外来的半蛮族——阿卡德人完成的。也就是说,统一实际上指的是整个苏美尔地区被阿卡德外族给征服了。统一之前,苏美尔分裂了1200年,它有没有由于政治上的长期分裂而出现多种文字呢?没有。苏美尔文明从城邦国家出现一直到公元前2000年文明彻底消亡,长达1500年的时间段当中,它始终都只有一种文字,也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4)

和苏美尔情况类似的是希腊,公元前800年开始,巴尔干半岛上原始社会的部落逐渐发展出来200多个城邦国家,它们共同组成了希腊文明。希腊人从来没有自己完成过统一,直到公元前100年,外来的罗马人征服整个希腊地区,完成统一。长达700年的时间段里希腊一直分裂成数以百计的国家,它出现过多少种文字?只有一种——希腊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5)

爱琴文明

当公元前330年,日耳曼部落被古希腊旅行家第一次提到,他们就是以分散状态生活在现在的德国地区,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近代的1871年才结束,这一年德国在普鲁士王国的领导下完成统一,建立起德意志帝国。德国的分裂历史持续2000多年,在此期间,它总共形成了多少种文字呢?也只有一种。

这还不算,1871年完成统一的只是位于德国境内的德意志人,还有大量德意志人生活在德国境外,比如奥地利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德意志同族,瑞士、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捷克、波兰,甚至远至斯洛文尼亚,意大利,俄罗斯都有德意志人。这些广泛分布于欧洲许多地区的德意志人,从来没有统一过,从来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政权的统治之下,那么,他们应该形成自身的独特文字了?没有,他们和德国境内的德意志人说的是同一种语言,用的是同一种文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能够辨认出他们是德意志人。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6)

德意志邦国

意大利于1870年实现统一,和德国统一时间差不多。从古罗马帝国灭亡的476年到1870年统一为止,1400年间,意大利半岛一直都支离破碎。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民族形成了几种本族文字呢?也只有一种。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7)

法国的统一时间比意大利早一些,“百年战争”胜利之后(1453年),到15世纪末,最后几块贵族领地——勃艮第、比卡第、布列塔尼、普罗旺斯、鲁西永先后并入法兰西王国的版图。法国的分裂时间有1000年,其间只有加洛林王朝实现了昙花一现的短暂统一,不过,当时法兰西民族的共同体观念还没有形成,也没有法兰西民族的专属文字,查理曼大帝努力推广的是罗马帝国留下来的拉丁文。换句话说,后来法兰西民族通用的法文恰恰是在长期分裂时期逐渐形成的。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8)

统一前的法国

我们还可以依次考察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它们都在告诉我们同样的结论:文字的发展和国家的政治状态无关,和国家分裂还是统一无关,和国家推行的政策也无关。它和什么有关呢?和民族认同有关。只要人群明确了自己属于某个民族,不管他们身处何处,不管他们归于哪个政权管理,不管他们相互隔离的时间有多长,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使用同一种文字。由于国家的分裂导致文字的分化,这种事情整个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9)

经过巴比伦之囚仍然存在的以色列人

认同于同一文化的就是同一民族,引申开来,文字的演变可以不受国家政权干扰,其原因在于,文化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平行的领域,它们在两个轨道上各自运行,有着自身特定的发展规律和逻辑,两者的地位是相当的,其中一个决定不了另一个。

春秋战国是西周王朝解体后出现的,它继承了西周的遗产。在政治上,西周实行分封制,各个诸侯国有很大自主权,但在文化领域,它的各个诸侯国高度一致,连各级官员的服装,礼仪,音乐,饮食,日常享受都有统一的,细致的规定。

比如它规定:举行宴会的乐舞队里,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可是鲁国季孙氏却故意不遵守标准,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孔子谈到季氏时,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可以说西周是一个标准化的国度,当然,它使用的文字是从商朝继承下来的统一汉字。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0)

礼乐

我举出的五个外国例子当中,分裂时间最短的有700年,然后是1000年,1400年,1500年,最长的有2000年,全部超过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550年分裂时间。后两个例子先天条件和春秋战国时期类似,它们是从统一国家(罗马帝国)分裂而来。前三个例子是直接从原始部落孕育出的文明,它们有史以来就是分裂的,先天条件还不如中国。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1)

难道华夏民族是如此之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比起世界上其他民族,它的向心力,凝聚力特别差,特别推崇文化上的标新立异和自行其是,所以特别容易出现新的文字?以致于,550年间统一汉字就按国家为单位变成了一大堆不同文字?

电影英雄中提到的赵国,是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后和魏国,韩国一起建立的国家,从建立到灭亡,历史上的赵国总共存在时间只有230年。仅仅230年这么短时间内,赵国就自己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文字,而且广泛使用它?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2)

众所周知,华夏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不仅不差,它反而是一个向心力,凝聚力很强的民族。即使在分裂时期,大家都还普遍认为,政治统一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分裂和内战违背了宇宙运行的规律,这只是暂时的不正常现象。

公元前344年之后,各国纷纷和周王一样称王,打破了传统礼制,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敢和周王一样自称天子。因为上天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上天之子也只允许有一个,唯独他拥有统治整个天下的合法权力,其他人力量再强大,也只是地区性领导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作为统一的象征性标志,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国取消,这个时候离秦国灭六国只剩下区区30多年时间,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多么深刻,可见一斑。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3)

周天子

公元前770年,西周都城镐京被游牧民族犬戎攻破,为了躲避西边的犬戎,周王迁都到了位于天下正中间的洛邑。到了洛邑就安全了吗?不是的,在新都城,周王仍然不得不和陆浑之戎,洛阴之戎这类蛮族打交道。当时的周国在黄河以北还有一块直辖地,这块直辖地经常受到从上党高原下来的赤狄,白狄的侵扰。周王的境遇是一个缩影,随便翻翻史书,春秋初期,几乎各个诸侯国都在频繁和周边各种异族冲突、交往、或者发生战争。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4)

当时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描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僖公四年》)。形势非常严峻,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是异族,南方的异族从南往北挺进,北方的异族从北向南挺进,它们胜利会师,华夏诸侯国之间的交通时断时续,一些小国支撑不住而灭亡。所以,管仲才要搞一个“尊王攘夷”运动,他号召,为了华夏文明的生存权,大家都要紧密团结在周王周围,联合起来,打退异族进攻。孔子对管仲的“尊王攘夷”运动赞不绝口,“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矣”,如果不是管仲这个救世主力挽狂澜,现在我们都被游牧民族统治了。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5)

春秋初期,在黄河流域活跃着数量众多的异族,他们随处可见,但是到了战国末期,我们再去寻找所谓的异族,它们仅仅指的是遥远的,南岭以南的越族人,或者是长城以北的胡族人了。那么,春秋初期近在身边的众多异族都跑哪里去了呢?在春秋战国的550年间,他们的文化变得和华夏族一模一样,他们被华夏民族给融合,分辨不出来了。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6)

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长期分裂的乱世,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民族大融合是隋唐统一帝国能够建立起来的原因。其实,春秋战国也符合这样模式。按照此前说法,中国首先通过秦灭六国实现政治统一,然后秦始皇再深谋远虑的统一文字,这个伟大政策为中国的文化统一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这话说反了,颠倒了因果关系和前后顺序。就像魏晋南北朝一样,中国是先有文化统一,然后秦国才能实现政治统一,是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创造了先决条件,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7)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总体趋势一直都是走向民族大融合,在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圆满完成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的时机终于成熟了。吕不韦高调宣布,秦国要加入华夏文明大家庭,这是它接下来能够迅速,顺利灭掉六国的原因。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和欧洲就已经分别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中国根本不可能变成欧洲。没有秦始皇中国就会变成欧洲,这只是一个想当然,凭空捏造的说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8)

秦统一天下

中国文化有一个突出特点:它有强大的吸收能力,融合其他民族,把其他民族变成汉族的能力。几千年来,游牧民族像浪潮一般一波波地入侵中原,他们一波波地又被汉族吸收,融合,造成的结果是,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汉族都在总人口中居于90%以上优势。我们习以为常,觉得这是最后的必然结果,其实,整个人类历史当中,,像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这种民族大融合的壮观景象是闻所未闻的,它只在中国发生,由于中国人自己长期浸染在同一文化环境里,不大感受的到它的特别而已。不止是欧洲,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中东,印度,非洲各地,它们的历史也都是分多合少,民族林立如同一团乱麻,因为它们都没有哪个民族表现出能够融合其他民族的能力。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19)

中国和印度都遭到过匈奴人入侵,入侵中国的匈奴人结果是彻底消失,到了唐朝就再也找不到这个民族的任何痕迹。但是入侵印度的白匈奴(嚈哒人)不一样,它们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新民族——拉其普特人。几千年来,一波波入侵者进入南亚次大陆,他们都在印度留下了独属自己的永久痕迹,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印度有着万花筒一般的人种、种族、种姓、民族、宗教、语言分别,堪称世界民族万花筒。而且这些民族当中很多在历史上相互敌视,相互仇杀,无论哪个民族掌控政府,都有至少一个死敌跟它誓不两立。我们是56个民族56朵花,而他们是挤成团的一丛丛带刺仙人掌,大家想想,这样的国家长期维持统一政权的难度肯定会极高。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0)

种姓制度

再看古代罗马的例子,罗马帝国统一了整个地中海,囊括周边很多异族,而且它还把统一局面延续数百年,能够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它成功减少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它是怎么做到的呢?逐步给予其他民族罗马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境内所有民族都是罗马公民,所有民族享有平等的参政权利。它用的是政治手段,但是,政治不能代替文化的作用,它可以用武力征服其他民族,可以灵活运用政治手段驾驭其他民族几百年,但是无法象中国一样,借助它的文化优势来吸纳其他民族,把其他民族变成罗马人,罗马人始终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1)

古罗马军团

等到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人反而在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中被淹没,这个民族彻底消失。现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居民是一个后来混血形成的新民族,他们身材高大,金发碧眼,和个头较矮,黑发黑眼睛的古罗马人明显不同。罗马民族都不存在了,谁来重建罗马帝国呢?罗马和中国的历史从此走上不同的道路,根本原因在这里。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2)

日耳曼人

秦朝只统治了十几年,它都想到实行统一文字的政策,罗马统治几百年,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想到实行统一文字的政策?是罗马人脑袋不灵光,缺根弦,没有中国人聪明吗?不是的,文字是民族的基本文化特征和基本生活习惯,罗马帝国当中异族人数占据绝大部分,如果一个政策去改造国民绝大部分人的基本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它遇到的反抗力量会过于强大,帝国将面临山摇地动,土崩瓦解的危险,所以它不敢这么做。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3)

蛮族化的古罗马军团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关于秦始皇统一文字事件的记载。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是儒家经典《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当中的一段话。

这两条记载有着很明显的相似性,一眼就能看出来。我想问的是,这种相似性是历史偶然造成的吗? 太巧了吧?儒家最崇拜周朝,周朝的特征是高度标准化,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所谓礼崩乐坏的现象,周制定的的标准被逐渐破坏,儒生们对此一直感到痛心疾首。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4)

儒家

秦统一天下后,一批儒生来到秦朝廷做博士,基于他们的基本信仰,他们迫不及待立刻提出一个建议——恢复周朝曾经的标准。他们没有傻乎乎地说只是为了自身着想,他们运用了一些语言艺术来劝说秦始皇,贴心地帮秦国算账。他们说,这个建议是一种双赢的做法,对秦国和儒家都有利可图。全国有了统一标准之后,立竿见影的好处是:政令的发布、理解、执行会更方便,政府的运转会更顺畅。还有一个好处,秦国的国家形象不太好,六国人经常批评它野蛮落后,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国迫切需要证明它的合法性。秦国向天下人表示它正在忠实继承周朝的伟大传统,发扬光大华夏文明,野蛮人会这样做吗?这样做了之后,秦国的合法性有望得到大幅度提高。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5)

李斯也受过儒家教育,儒生的建议他能够听得懂,他作为中间人一番解说,再经过秦始皇和亲信们讨论,认为确实对秦国有利无弊,秦始皇也就同意了。完全有可能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也是儒家的主意,所以,在描述这个政策的时候用了和《礼记·中庸》当中几乎一模一样的语句。

《礼记·中庸》乃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子思生活的年代和秦始皇只差200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直到子思生活的年代,车轨距离,文字,伦理道德几个项目还是统一的,那么,为什么仅仅过了200年,就又需要把它们再统一一次呢?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6)

孔子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意义就在这里,它等于在告诉全天下所有人,争吵不休的乱世结束了,现在,“制乱止争”的权威最高能够追溯到中央一级,无论任何问题,现在都有了最终的,不可质疑的答案,中央政府会提供这个答案。所以,这个动作有着重大象征性作用。

“天下”世界观中,华夏族位于大地中心,它们代表着最先进的文明,也是唯一的文明,周围都是野蛮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当时的华夏文明威望很高,野蛮人都在向往着,钦慕着华夏文明,削尖了脑袋想加入华夏文明。这种优越的文明是和中国的文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拒绝这种文字,就等于自绝于文明社会。黄河流域坚持最久的异族政权是中山国(源于白狄鲜虞部),中山王的陵墓已经被发掘出来,里面的文字一眼就能看出是汉字。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7)

狄人建立的中山国

连异族都趋向于用汉族文字,本身就是汉族一部分的华夏诸侯国,它为什么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辛辛苦苦创造一种新文字,然后阅读前人典籍的时候变得更困难,与其他国家交流的时候变得障碍重重,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动机何在?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8)

甲骨文

民族国家观念是近代从欧洲发明和传播出来的,通过改变文字来改造本国人民的文化,再通过改造文化把本国人民变成另外一个民族,然后再在新民族的基础上建立独立国家,这种深谋远虑绕弯子的事情古代中国人没人会想到,更不会有人去做。

从古至今,从甲骨文开始直到现在,中国就只有一种文字,只有同一种文字在不同历史阶段逐步演进的发展过程,它从来没有统一和分裂的过程,没有分裂过,当然也不需要秦始皇来统一它。

春秋战国几百年时间,广大人民群众在和异族的切身接触中持续不断努力,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这才是导致民族大融合的真正因素。 经过民族大融合,到了公元前3世纪,从长城到南岭之间只剩下一个民族,它和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政策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

秦始皇文字统一(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29)

大家想想,如果说,秦始皇的一道命令就能统一中国的文字,决定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命运,那么,是不是另一个皇帝,比如元朝和清朝的少数民族皇帝,他发出一道相反的命令就能让中国文字分裂,让华夏族衰败呢?或者更狠一点,一道命令就能废除中国文字,让华夏族消失呢?

华夏文明如此之脆弱,如此之缺乏自卫能力和自主性,容易受到某个政治人物的操纵,这难道是一件好事吗?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真发生了这种事情,那我们应该感到非常担忧,而不是感到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