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对关羽,可算是情有独钟了,当年曹操击败刘备张飞,独独把关羽给留下了,为了收服关羽的心,曹操竟然答应关羽可以随时离开,而且还送了关羽赤兔马,对关羽的爱惜之情,可谓天下皆知。可最终,关羽仍然是心在刘备,选择了离开,而得知关羽坚持离开,曹操也未加阻拦,反而亲自去送关羽,表达自己无法得到关羽的惋惜,令众人感动!

曹操如此真诚待人,令关羽感动,也正是这份真情,在华容道上成功饶了曹操的性命!当时诸葛亮已经知道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所以提前在曹操的退路上埋伏了士兵,准备捉拿曹操。诸葛亮将曹操的撤退路线计算得非常精准,先后派出张飞、赵云于路中设伏,将曹操赶往了华容道!华容道这个地方,地势险要,道路崎岖,不好铺展兵力,诸葛亮又命关羽在此处埋伏,目的便是捉拿曹操。

华容道关羽斩曹操(若关羽下死手杀曹操)(1)

可以说,曹操的每一步基本都被诸葛亮算到了,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曹操此次根本逃不掉!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曹操竟然成功逃出华容道,回到曹营!关于曹操能够逃出生天的原因,大家应该都非常明白,是关羽顾念往日旧情,想要报答曹操当年的不杀之恩,所以故意才放了曹操的。那么如果当时的关羽,坚决执行军令,不顾往日情分,下死手杀曹操,曹操下场如何?他会死在此处吗?

事实上,当时的曹操,已经陷入了死局,他的每一步都被诸葛亮给算准了,这就是以有备打无备,所以说若是关羽下死手杀曹操,曹操必定逃不出去!具体原因如下!

华容道关羽斩曹操(若关羽下死手杀曹操)(2)

一、两军实力对比

曹操败军在经历了张飞赵云的伏击后,已经是人马疲惫了,而由于华容道的道路难走,路上掉队的曹军也不少,所以说此时的曹军并不多,也就只有数百人了,而且是疲惫之师。再加上华容道这条路不好走,曹操的骑兵也发挥不出大的功效,只能当作骑在马上的步兵使用,战斗力下滑严重。

再看关羽那边,虽然说关羽手下只有五百校刀手,人数上也并不是非常多,但是关羽手下的这五百人,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啊,当年关羽攻打长沙阵,带的就是这五百人!可以说,这五百校刀手是关羽自己的部属,是经过关羽精挑细选打造出来的,战斗力颇为强悍!更为重要的是,关羽的手下是以逸待劳的,精力充沛,这是曹军所不能比的,所以说如果两军真的打起来,那么曹军应该很难是关羽军队的对手,最终将被打得大败,曹操很可能于此战被俘或者被杀!

华容道关羽斩曹操(若关羽下死手杀曹操)(3)

二、曹操手下谋士的反应

曹操走到华容道时,看到关羽的伏兵,当即震惊了。不过震惊之后,曹操反应了过来,知道此事不好善了了,准备调动手下的积极性,殊死一搏,结果他手下的谋士把他给劝住了!

原文: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

从程昱的这番话来看,他的意思很明显了,那就是此战不能打,因为打起来必败!所以当曹操想要殊死一战时,程昱直接劝住了曹操,那句“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其实就是说此时的曹军,乃是樯橹之末了,打不得!

华容道关羽斩曹操(若关羽下死手杀曹操)(4)

三、曹操的反应

曹操刚开始还有点血性,想要和关羽殊死一搏,但是在听到程昱的一番分析后,也冷静了下来,发现此时确实不能硬拼。天时地利人和,无论哪个方面,曹军都并不占优,硬拼下去,大家很可能都交代在这里,所以曹操权衡利弊,立马开始和关羽攀起往日交情,希望关羽放他一马!

原文: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

华容道关羽斩曹操(若关羽下死手杀曹操)(5)

事实上,当年关羽执意离开曹操,回到刘备的怀抱,这就意味着他和曹操恩断义绝了,两人再次见面,必将是生死之敌!然而此时的曹操,却选择了拉下脸面,向关羽求饶,这其实就说明,在曹操看来,他们是打不过关羽的,若是关羽不点头,他们逃不出去,所以他才会低声下气的向关羽求饶!所以说若此时关羽不顾往日情分,一心杀曹操,那么曹操肯定会死在此处!

结语

综合来看,若关羽不顾往日情分,下死手杀曹操,曹操肯定会死于华容道!原因有三:一、关羽兵力强于曹军;二、按曹操手下的分析,关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曹操前后反应不同,愿意拉下脸面投降,这就说明,在曹操看来,没有关羽点头,他们确实逃不出去!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