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为什么有九流(戏子被列下九流)(1)

(同光十三杰)

封建时代,按照职业将人进行分等级划分,“三教九流”即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级排序。“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下九流”则指:一流巫(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南方巫师),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神巫),四流梆(更夫),五剃头的(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师),六吹手(吹鼓手、喇叭匠),七戏子(各类演员),八叫街(乞丐),九卖糖(吹糖人的)。

“戏子”,古代又称“伶仃”,专门供达官贵人娱乐消遣之用,社会地位低下。俗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可见,古人眼里的“戏子”,跟妓女差不多,属于“下九流”。优伶之辈,令祖上蒙羞,故死后不得入祖坟,不得入家谱。

戏子为什么有九流(戏子被列下九流)(2)

据中国人民大学张全海教授研究,“戏子不入谱”,在古代家规中往往有明确训诫。如怀宁《操氏宗谱·家戒》中就明确规定不许族人“学戏并家庭演戏”,其训语说虽然演戏“可以惩劝、可以酬神、可以娱客”,但“戏乃假多真少”、“妇女窥观不避形迹”,因此要“永绝娼优入门”。

对于此类家规,虽然很常见,但多数只是流于纸面而已。但凡查到家谱的,都没有看到优伶因为其职业而被除名的现象,反而看到为优伶入谱的现象较多。如潜山程家井历届族谱中,都有程长庚的记载。

戏子为什么有九流(戏子被列下九流)(3)

程长庚(18111880),名椿,字玉珊,安徽潜山人。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程长庚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历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陈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怀宁雷埠郝氏宗谱中有郝天秀的记载,甚至旧怀宁县志中也有其传记。

戏子为什么有九流(戏子被列下九流)(4)

郝天秀(17641814),徽班早期著名花旦,在扬州时得“色艺皆绝”的魏长生传授,表演细腻,柔媚动人,观其演出者经常流连忘返,乃至迷误办事。乾隆五十一年(1786),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在看了郝天秀的演出后,作《坑死人歌(为郝郎作)》以赞之,因此就有了“坑死人”的称号。《扬州画舫录》等典籍也有专条记载。

怀宁小市夏氏宗谱中有夏奎章父子的记载。

戏子为什么有九流(戏子被列下九流)(5)

夏奎章,安徽怀宁人。原名大章,字奎章,是三庆班的头牌老生,有“活马超”的美称。他擅长的剧目有《反西凉》、《战渭南》、《冀州城》、《赚历城》等,与谭鑫培为儿女亲家。

怀宁石牌王杨氏宗谱中有杨月楼父子的记载。

戏子为什么有九流(戏子被列下九流)(6)

杨月楼(18441889),名久昌,派名久先,安徽怀宁人。清咸丰间,随父到北京天桥卖艺。程长庚约入三庆班,后被保选为四品顶戴的精忠庙(梨园公会前身)庙首并兼领三庆班,成为一代国剧宗师。

因此“戏子不入谱”之说并不符合史实。不过有一点倒是肯定的,虽然这些“戏子”能进家谱和地方志,但都不提他们的演戏事迹,而多是记载其所捐官职或某些善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