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叙文阅读中,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是标题的含义标题有哪些含义呢?从何处下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举例解析中考语文必会知识点解答方法2)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在记叙文阅读中,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是标题的含义。标题有哪些含义呢?从何处下手?

同学们肯定会说,标题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如何分析呢?

㈠表层含义需要写出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和字面义。

㈡深层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⑴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可以从文章表达的情感出发)

⑵分析标题与人物情感态度的关系。

⑶分析标题的修辞义。

⑷分析标题的双关义。

下面举例解析。

第一篇

泉(贾平凹) ①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着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④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 一圈儿细细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⑥“没有了。” ⑦“爸爸也想槐树吗?” ⑧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⑨“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⑩“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 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 日日夜夜流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 我肯定地说完,就再没有言语,我们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在袅袅的风里,在万籁沉沉的夜里,尽力抚平心绪,屏住呼吸,谛听那从地下涌上来的,在泉里翻涌的,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问题:请说说标题“泉”的含义。

解析:

    1 在我们刚开始看到题目的时候,肯定同学们都会想到泉水,哪哪的泉水,但是当我们看完文章内容就会发现,这篇文章不是写泉水,写的是家乡的一棵老槐树,一棵被雷电击折了的老槐树。那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2我们在来仔细的分析文章,出现“泉”是在第⑩自然段,小儿说出的,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这时我们会恍然大悟。这里泉的含义一是指,那棵老槐树的树桩,一圈圈的年轮在月光下像泉泛起的 涟漪 ,所以月光下的树桩很像一口泉

    3我们分析到此就结束了吗,没有,接着往下分析作者抒情议论的两个段落,就会发现,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生命的泉。月光下;老槐树的生命没有结束,它像泉一样生命永不枯竭,因为嫩枝又长了出来。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一是:月光下那棵老槐树的树桩像泉。

二是:生命的泉。月光下;老槐树的生命没有结束,它像泉一样,生命永不枯竭,因为嫩枝又长了出来。

这道题没有表层含义,是从深层含义分析的。以上答案就是分析了标题和文章的主旨关系;分析了标题的修辞义。(即开头谈到的⑴⑶)

你会了吗?

第二篇

孩子,我也是偶然成为你的父亲

有一阵子我有个理想,想把儿子的言行集结出版,如同孔子的门徒记下来的《论语》,书名就叫做《子曰》,差不多也可以给大人做教材。

这个想法萌发是因为一件小事。一个朋友问我儿子今年几岁,他答五岁。朋友逗他,那你爸爸今年几岁?他答也是五岁。朋友问这是为什么?他说:“他是我爸爸啊。”

当时我就愣在那里。那时他的表达能力还欠缺,其实他想表达的是我当爸爸五年,自然和他同岁。

如此看来,有些时候,孩子才是我们的老师,帮我们打开另一个视角,也净化我们世俗的心。

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或抱在怀里。他说,要想起来就能吃,一醒来就能吃。

我跟他说,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他问,什么是分享?我说,就是把喜欢的食物拿出来,跟爸妈一起吃,跟小伙伴一起吃。

他说,我喜欢自个儿吃,我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依然不改。

正好那阵子他换牙,我对他说起一句老话:众人吃,喷喷香;一人吃,烂牙床。把他掉牙与吃独食联系起来了。

这一招起了作用,因为他觉得牙齿掉了很难看,于是,就不藏食物了。

可换牙继续,他委屈地说:“我没有偷吃啊?”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就把换牙的真相告诉他了,并表扬他是个大方的孩子,说懂得分享的孩子人见人爱。

自此,他好像懂得了分享,至少不再把喜爱的食物藏起来。

有一天我在家里招待朋友,酒过三巡后,儿子忽然跑进房间抱出来一瓶酒。那是一瓶放了近十年的酒,此前我跟他说过,这瓶酒很珍贵。

他把酒放在桌上说:“爸,这是瓶好酒吧?”我说:“是啊。”他说:“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

这让我有点脸红。朋友一开始不肯让我打开这酒,当听了我和儿子有关分享的事情后,不再阻止……

想一想,当我们要求孩子不自私时,自己是否做到了真正的慷慨?

儿子在草坪上奔跑,我喊他回来,说:“小草有生命,你这样会把小草踩痛的。”

他问:“那草怎么不喊痛啊?”我说:“小草不会说话。不仅小草,小鱼也不会说话,但它们都是生命,不要伤害它们。”他似懂非懂地点头。

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我用了各种法子都没有通好。后来就去菜场买了几条泥鳅,准备派它们去疏通下水道。儿子见了泥鳅,要我把它们养起来。我哄他说,先让泥鳅去办事,等它们把水管弄通了,就给你养着。他想了想答应了。

当然泥鳅一去不复返,下水道也通了。儿子就站在下水道那里,等泥鳅出来。他问我:“爸爸,泥鳅还没有下班?”我说:“没呢。”他说:“几点下班?”我说:“七点。”他想了想,就玩别的去了。晚上新闻联播开始时,他一下就冲到下水道那里,说:“泥鳅下班了!”等了很久,泥鳅没有回来,他就哭了,说:“天黑了,它看得见吗?”我说泥鳅不会回来了。他说:“泥鳅去哪里了?”

我的心就那么一动。我知道泥鳅去了哪里,可我没有像他一样关心泥鳅的命运。

后来我告诉他这些泥鳅的确切去处。他问:“那你为什么不爱惜,它们是有生命的啊?”我竟无言以答。

一个人成为一个人的父亲,是那样的偶然,但他的一生因此而改变。他死心塌地像石头铺在地上,垫起孩子愿望的脚尖。

我们陪伴孩子、滋养孩子,他们同样陪伴、滋养我们。我们教育他们,更需要接受他们的教育,因为他们拥有世上最美好的心灵。

问题: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标题的含义。

分析:

1 在题目中我们要理解“偶然”一词。通读全文我们发现“偶然”在这里是表示不是经常的意思。

“父亲”这一个词语不只是一种称呼,还是一种担当和责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他不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还为孩子答疑解惑,扫除黑暗,引领方向。

理解到此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在这里是说我是你的父亲也是偶然。即我不是经常是父亲这一形象,不能经常站到父亲这一位置上正确的引领你成长。在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时,自己却没能真正的那么慷慨,在教育孩子热爱生命时自己却不珍惜泥鳅的命运。

因此分析题目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一层含义是:我成为了你的父亲。

我成为你的父亲是偶然。

2 分析题目与主题的关系。

最后一段,这是画龙点睛之笔。因此深层含义就是:我陪伴滋养教育你的时候,同样也需要你的陪伴滋养教育。

答案:⑴我成为你的父亲是偶然。

⑵我陪伴滋养教育你的时候,同样也需要你的陪伴滋养教育。

本题含义表层来看就是我是你的父亲。深层含义是透过词语偶然分析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题目与主题的联系。(即开头谈到的⑵⑴)

同学们,你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