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必吃十大馆子(淄博攻略出发八大局)(1)

图片源自网络

八大局,顾名思义是有八个部分组成的。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文化局,机械工业局。因此市政府的办公大楼被人们称之为八大局。

这不仅是淄博人的一代回忆。多数地区都应该是有过一个“八大局”回忆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诸如此类的地方也逐渐被商业街所替代。

早些年间的八大局可谓是城市CBD一样的存在,商业贸易都比较发达,但无论是旧时还是现今,最吸引我的永远是美食。

08年前后,单位派我到张店出差,在淄博饭店入住。对面就是八大局,每天的中饭与晚饭只要是没有带“性质”的应酬,那饭食必然是去八大局内解决的。

穿过一条满是法桐的南北马路,从永丰公寓的南侧拐入一条巷子,即可进去到昔日最繁华的地界。抬眼望去遍街的杨树下全是饭馆,从博山灌汤包到南京饼店数不胜数,若再往里走就是菜市场了。

市场上也是有不少卖吃食的地方,店面都不大,有的甚至仅支出一个棚子,架一口煮面的钢桶,就算是开了张啦。

周村肴鸡、广饶肴驴肉、东北烤鸡架、这些小吃更是连铺面都没有,一辆三枪牌的三轮车,载上家伙事儿,扎其一个比人高一头的铁架子,把肉往上面一挂就算是齐活儿了。香味从街头漂到结尾,买卖有时候比“坐店”的还要好。

街中断有个开了有些年头的包子铺,张氏蒸包。从皮到馅儿让人都挑不出毛病了,肉也多、馅儿也足,实惠又好吃,就着一碗加了芹菜叶子的面粥,几个包子下肚就是一顿顶抗饿的饭食。美中不足的是,每每下午两点左右包子铺就关门了,无他,卖光了。

再向北走约莫三十步,有一个熟货铺子。卖些卤货烤鸭之类的,赶巧了还能碰上卖鸭肠、鸡心、毛肚的时候。这铺子起初没有名字,只悬一画着烤鸭的红布片做幌子招牌,现在不知是否还是那个样子了。

熟货铺子不是“熟货门头”,也接待客人,在铺子里吃饭是有好处的。“刚出炉”的带着锅气自然不必多说,免费的“拌得了”端上了才是实惠。绿的是葱丝、黄的是姜末、白的是蒜泥、杂七杂八的油盐酱醋,抄在一块拌好了,喷香扑鼻。

有钱的再让老板打上二两“红高粱”,手头不宽裕的就叫上二两“五毛五”。就着几个南京饼店烤得酥脆的锅盔或是张氏馅儿足的大蒸包,一顿下来,吃个舒坦。

那时候手头比“不宽裕”还要不宽裕,根本没有余钱买酒喝。好歹走南闯北的吃过不少“熟货”,遂跟掌柜的天南海北的扯篇子,哪个叫“汤片牛肉”,什么又叫“火烧干巴”,一来二去交上了朋友,也总能混到三块钱一两的“贵州醇”喝。

熟货铺子向南是走一百步,的路东边,是家炒饼店。店里老板即是厨师,忙了时老板娘还会过来客串一把伙计。这家的饼丝抄的最好,干飕的不粘腻。配上甘蓝丝与豆芽菜抄后,感觉饼丝都是脆生的。

炒饼店门口常有一个卖“烧枣儿”的,两个钢桶混上石头子就那么烧。枣的焦香味随着老板用芭蕉扇一挥,香个几百米不是问题。烧枣儿是用来泡水喝的,但我倒是觉的这家的烧枣是用来闻的。三五块钱就能买上一油纸包的烧枣儿,回家之后能香上月余。

现在的八大局老店却是没那么多了,仅张氏蒸包、博山灌汤包、熟货铺子和几个买凉皮、羊汤的还在,但菜市场照常热闹。偶尔去逛一下还能体会到旧日的气息。来淄博“八大局”一块探店,出发之前一点要展开这张美食的地图看一看。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