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俗##元宵节#​#跨火堆#​

元宵节的绚烂多彩花灯意犹未尽,又到了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在我们这还有一项款比元宵节赏灯的活动——舞火把,跨吞事!

为什么要在正月十六舞火把,跨火堆,已无考证,但经代代相传,这个风俗延续至今。

晚上跳火把舞(舞火把跨火堆)(1)

图片引用于网络

儿时,正月十六这天,我们很忙碌,放学归来,赶紧做完作业,然后做火把。先找根芦竹或竹竿,跑到草堆下面,捋几把稻草,整理整齐,然后将芦竹的竹梢先包裹进去,将稻草两端用草绳轻轻地拢扎好,然后再依着裹好的稻草下端继续再裹上一节稻草,就这样沿着芦竹一节一节的裹上稻草。然后在稻草外面在捆上几根芦苇,不要看平时很要好的小伙伴,在做火把的时候可憋着劲暗暗地比试着谁做的好,做的好看。有一个儿伴,为了争第一,既然将家里的一根废弃竹篙拿来做火把,那个火把做的长长的,捆扎的又整齐,很漂亮,不过分量有点重,一个人玩不来,要两个人合力才能舞动。有的小伙则将家里未燃放的小鞭拆散开来,放进稻草里捆扎起来。

晚饭过后,小伙伴不约而同地来到麦田里点燃火把,然后扛着或举着火把在麦地里奔跑,舞动,火把上芦苇,芦竹,小鞭劈的啪啦想个不停,我们则囔囔着“炸麦虫,炸麦虫,这地里没有虫,隔壁地里一窝虫”,至于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想。后来长大了,跟长辈聊天才知其意:炸死麦田里的害虫。寓意去除害虫,期盼粮食丰收。待火把快要燃尽的时候,我们则把所有的火把在低洼处堆积在一起,然后按照顺序一个个跨过火堆,大家一起喊叫着“跨吞事”了,“吞事”是我们这方言,指倒霉晦气的事。意思是,从火堆上跨过去,就能将身上晦气全都丢进火里,这一年就会平平安安好运不断。火堆燃烧快结束时,大人们会用叉子挑起,扬到空中,查看满是火星的余烬像谷穗还是麦穗,依此预测哪类庄稼收成更好。跨火堆结束年也就随着结束了,天气也渐暖,春事就开始了。

晚上跳火把舞(舞火把跨火堆)(2)

图片引用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