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1)

你好呀,我是言琦!这是我今年准备新开的一个系列,记录每个月的“精神食粮”,主要就是书和电影。

一月份真不错,有春节小长假,今年我们家没走亲戚,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由我自由支配,每天窝在家里看小说真的太惬意了。

这期先来总结一下这个月看的6部小说,希望你也会喜欢:

01

《命运》

作者:蔡崇达

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2)

第一本是蔡崇达的《命运》。

被罗翔老师安利的。之前的推文里我就说过,指路:罗翔老师2022年度书单推荐

这是蔡崇达继畅销400万册的非虚构作品《皮囊》之后,睽违八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命运》以99岁的阿太一生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命运选择与时代浮沉。

出生于福建小渔村的阿太,15岁时被预言命里“无子无孙无儿送终”。为了改写这个命运,她做了一个女性所能做的全部努力,包括孕育子女、收养孩子,与艰难且无常的生活抗争,将自己的人生谱写成一首“命运交响曲”。

蔡崇达说,这是阿太与命运相处、和解,最终“生下”命运的故事。

《命运》让我想起去年看过的《秋园》,指路:杨本芬《秋园》:中国女性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

永远会被中国女性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所感动!

// 摘抄

只要我们还活着,命运就得继续,命运最终是赢不了我们的。它会让你难受,让你绝望,它会调皮捣蛋,甚至冷酷无情,但你只要知道,只要你不停,它就得继续,它就奈何不了你。所以你难受的时候,只要看着,你就看着,它还能折腾出什么东西,久了,你就知道,它终究像个孩子,或者,就是个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命运终究会由我们自己生下。我们终究是,自己命运的母亲。

02

《激情耗尽》

作者:[英]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

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3)

《命运》中99岁的阿太一生都在为生存而战,而这本《激情耗尽》中88岁的斯莱恩夫人则完全不同。

她的丈夫斯莱恩勋爵,曾任印度总督和英国首相,是英国政坛的大人物。作为勋爵的妻子,斯莱恩夫人可谓享尽荣华富贵。

然而当丈夫去世之后,她却慢慢发现,过去的那些年里,自己的存在似乎只是满足了众人对她的期待和要求,她仿佛一件人造艺术品,始终由别人收藏,从未真正属于自己,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

所以,她选择无视子女们自以为是的安排,搬到了汉普斯特德一所租来的房子里,过起了独立生活,重新获取了渴望已久的自由。

// 摘抄

如果一个人到老了都不能取悦自己,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取悦自己?留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男人真的会毁灭女人,而据我所知,很多女人还很享受这个过程。

其实,这本小说背后的故事可能更有意思。

该书有一段推荐语是这样的:伍尔夫的灵魂伴侣、传奇作家薇塔写给所有女性的人生课,小说版《一间自己的房间》

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4)

可以竖起你八卦的小耳朵了。

1922年,40岁的伍尔夫与薇塔相遇,并迅速坠入爱河。两人的浪漫关系一直持续到1941年伍尔夫去世。

伍尔夫的经典小说《奥兰多》就是这段同性恋情的结晶。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完全是以薇塔为原型刻画的。

这是一部极具夸张特色并带有浪漫自传色彩的小说,记录了主人公奥兰多从16世纪的男性到20世纪的女性长达400年的转变过程,完整的双重人格促成了其人生价值的实现,被薇塔的儿子奈吉尔·尼克尔森称作是“文学艺术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

对这段西方文坛往事感兴趣的朋友们,还可以去看这两部电影:

《奥兰多》

(Orlando)

豆瓣:8.2分

《奥兰多》是由莎莉·波特导演并编剧,蒂尔达·斯文顿、比利·赞恩等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92年9月1日在意大利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位在中世纪受到女王宠幸的不老贵族奥兰多,在400年间的传奇经历。

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5)

《薇塔与弗吉尼亚》

(Vita and Virginia)

豆瓣:7.4分

《薇塔与弗吉尼亚》是2018年钱亚·波顿执导的传记片,改编自艾琳·阿特金斯创作的同名舞台剧,伊丽莎白·德比齐饰演弗吉尼亚·伍尔夫,杰玛·阿特登饰演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

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6)

03

《在轮下》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7)

去年有段时间发现,很多人都在推荐赫尔曼·黑塞的小说。

因为他的封神之作——《荒原狼》(1927)。这本书把精神内耗、社交恐惧、人格分裂刻画得深入骨髓。

所以我后来打算系统地看一下黑塞的书。今年先从这本《在轮下》开始,这一本很适合入门。

《在轮下》是黑塞早期的处女作之一,同时也是他的自传,一位小镇青年从天才走向平凡,从愤怒走向虚无之路,被誉为“西方青年人手一本的孤独之书”

书名取自书中校长告诫年轻的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的一句话:抓紧研习,以免丢落在车轮下。

故事里的汉斯,本是个优秀的少年,他不负所望,考上了最好的学校。可在学校里,汉斯不得不迫于压力,拼命学习,甚至被家长和老师一再干涉交友和工作。最终,他因为现实与理想的背道而驰,在绝望中,沉湖自杀。

小说篇幅不长,读后却让人心情沉重。

起初,我以为我是在为汉斯而难过,后来发现,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另一个汉斯?

// 摘抄

生永远比死更有力量,信仰永远比怀疑更强大。

哪怕肉体腐烂十次,也不能玷污一丝灵魂!

04

《恶童日记》

作者:[匈牙利]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8)

很多以战争为主题的小说或者电影,都会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

《恶童日记》也是如此,以一对8岁双胞胎男孩的口吻,用日记体的方式,记录下他们在战时被母亲从大城市送到外婆家的生活遭遇。

兄弟俩为了习惯挨打、挨饿、挨骂,就去练习挨打、挨饿、挨骂,开始各种残忍的自我训练,种种情节让人感觉触目惊心。当一切成为习惯,也就不再痛苦。为了穿越边境,他们甚至可以用父亲的尸体来当垫脚石......读来让人骨寒毛竖。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这位来自匈牙利的女作家,以不带任何感情的简洁语言,表达两个孩童面对困境的冷酷态度。曾有记者采访她,这样的描述是不是过于残忍,她回答道:现实比我写得要更加残酷

战争会激发人性中最恶的部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多幸运。

// 摘抄

战争让人们变得吝啬又自私。

流泪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像我们,还未到你这个年龄就不愿再流眼泪了。

05

《蓝,另一种蓝》

作者:[日]山本文绪

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9)

在生活中,你是否会时常后悔,如果当初自己做的是另一种决定,现在的生活也许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比如说,如果选择的是另外一个男人结婚。这本《蓝另一种蓝》就提供了这样一种超现实的可能性。

结婚六年的佐佐木苍子,和丈夫佐佐木处成了“合租室友”,都各自在外面有情人。结果一次意外她遇见了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河见苍子,而这个苍子还和自己的初恋情人河见君手牵着手,似乎生活得格外幸福。

所以当年佐佐木苍子,真的选错人了吗?于是,她决定和河见苍子交换人生,尝试与初恋情人的婚姻生活。结局我不在这里透露了,只能说情节发展得非常出乎我的想象。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想,如果当初做了另外的选择,现在会不会更幸福,可惜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可能一切的不幸,我们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摘抄

他们俩我都喜欢,选择谁、放弃谁,我都会后悔。

什么都不想,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吃、笑、工作,然后睡觉。如果只需要这种生活,这确实是幸福的生活。

06

《地下室手记》

作者:[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适合和我一起读的书(自己命运的母亲)(10)

这是我这个月看得最痛苦的一本小说。俄罗斯文学这座高峰,真的太难攀登了。不过,大家都说了,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辈子的事,急不得急不得。

而这本《地下室手记》被认为是陀翁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预视了他后来5本重要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

坚持看完就要给自己鼓鼓掌。这本小说的晦涩,主要是因为故事情节比较少,有太多的内心剖白,主要是主人公“地下室人”的内心思想活动。

“地下室人”性格孤傲,自尊心极强,渴求在与他人交往中获得他人对自己人格的承认和尊重,尤其是长久以来人格被侮辱自尊被损害的经历,使得这种渴求更加强烈。

然而,在社会的重压下,他的心灵逐渐化成一种战战兢兢地唯恐别人蔑视自己的病态敏感,人格被严重扭曲。

极致的孤独,极致的脆弱。“人与世界关系的陌生化、人与他者关系的损毁,最终带来的是人与自我之间的危机。”

// 摘抄

我是个病人……我是个凶狠的人。我是个不招人喜欢的人。

我不仅不会成为凶狠的人,甚至也不会成为任何一种人:既成不了凶狠之徒,也成不了善良之辈;既成不了流氓无赖,也成不了正人君子;既成不了英雄,也成不了虫豸。而今,我就在自己的角落里苟度残年,用恶毒而又毫无用处的安慰来自我解嘲:聪明人是不能一本正经地干出什么大事来的,只有傻瓜才能有所成就。

那时,我才二十四岁。当时,我的生活就已经郁郁寡欢,杂乱无章,并且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我不和任何人交往,甚至避免跟任何人说话,越来越深地龟缩进自己的角落里。

早在当时,我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个地下室。我惶惶不安,生怕一不小心被人看到,被人碰上,被人认出来。我于是专挑各种最为隐蔽的场所出入。

我放肆幻想,躲进自己的角落里一连幻想了三个月,请你们相信,在这样的时刻,我就与那位缩手缩脚、心慌意乱、把德国假獭绒缝在自己外套的领子上的先生判然有别了。我突然成了英雄。

因为我这人虚荣心极重,重得就像被人剥了皮,一碰到空气就剧烈疼痛。

这个月你读到了哪些好书?

可以在后台推荐给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