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中,古代皇帝与臣子的关系是“君要臣死,不得不死”。
皇帝总坐在威严的龙椅上,动不动就说:“推出午门斩首!”
而臣子们则诚惶诚恐地跪伏在皇帝脚下,出口闭口:“臣罪该万死!”
以刚直闻名于世的北宋政治家寇准,却与宋太宗皇帝合演了一出历史上少有的带有温情的历史剧。
戏曲中宋太宗和寇准的扮相
拒改年龄寇准出身名门望族,其父曾被封为国公。
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亲登华山,就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寇准19岁时就考中了进士。当时,宋太宗选取人才,一般都是他亲自站在殿上来面试、提问,可能是嫌年轻人不够老成的原故吧,宋太宗往往对年少的人不予录用。
于是有人都教唆寇准虚报年龄,将年龄改大些,以免落选。
寇准却断然拒绝,说:“我正准备锐意进取,怎么可以欺骗皇上呢?”
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寇准是一个正直有主见、光明磊落的人。
戏曲中寇准与其母亲的扮相
拉着皇帝不让走寇准入仕后,由县官做起,由于很有才干,治理有方,因而不断升迁,直到成为朝中大员。
在朝廷上,碰到皇帝诏令百官议论政事,寇准都畅所欲言,陈述朝政的利弊,皇帝更加器重他,提拔他负责吏部选取官员事务。
有一次,寇准在大殿上向皇帝奏事,所奏之事很不合皇帝意愿,皇帝气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转身想要回宫。
寇准却拉着宋太宗的衣服,让皇帝重新坐下,听他将话讲完……
直至最后事情定下来了,才让皇帝回宫。
——可见寇准不但固执而且胆子特别大,是个为朝廷、为百姓不要命的人!
很庆幸的是,事后,宋太宗不但没有处罚寇准,反而因此称赞寇准,说:“我得到寇准,如同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
寇准画像
气得皇帝回了宫淳化二年(991年)春天,发生大旱。宋太宗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大臣们多以天命该如此来回答。
寇准却说:“《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应验得就像人和影子一样,大旱的征兆,大概是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吧!”
宋太宗听了很生气,起身回了宫。
过了一会儿,宋太宗平静了一下来,召见寇准,询问为什么说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
寇准说:“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
于是,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进宫来。
寇准说:“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因贪污受贿被查,祖吉受贿数额少反而被杀了头,王淮只是因为是参政知事王沔的弟弟,贪污钱财上千万,却只受到杖刑处罚,然后就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
宋太宗就问王沔是否真有其事,王沔叩头谢罪。
由此,皇帝进一步知道寇准可堪大用,当即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开始担起更大的职责。
戏曲中寇准的扮相
皇帝想念寇准由于寇准与知院张逊两人意见不合,经常在皇帝面前争执,张逊寻机唆使人诬告寇准。后面两人互揭对方的短处。皇帝非常生气,贬谪了张逊,也将寇准贬任为青州知府。
寇准走后,宋太宗回想寇准的正直、厚道,又开始想念他……
为此皇帝经常闷闷不乐,问身边的人:“寇准在青州快乐吗?”
近侍回答说:“寇准所去的地方很好,应该不会有什么苦恼。”
几天后,皇帝又问。身边的的近臣猜测皇帝的意思是想再召回寇准任用,因此回答说:“陛下思念寇准,没有稍许忘记他。听说他每天纵酒,不知是否也想念陛下?”皇帝默不作声。
第二年,皇帝就将寇准召回,任命为参知政事。
寇准画像
君臣对饮烂醉寇准从青州回来,入宫见拜见宋太宗。
宋太宗脚伤很重,他自己用手提起衣服给寇准看,说:“你怎么来得这么慢呀?”
寇准回答说:“我不是征召是不能回京师的。”
接着宋太宗便向寇准问起立太子的事。太宗已在位很久,曾有人上书请求立太子,结果惹得皇帝大怒,从此没人再敢提立太子之事。
寇准说:“只有陛下自己选择符合天下百姓愿望的人。”
宋太宗低头想了好久,他屏退左右的人说:“襄王可以吗?”
寇准说:“知子莫若父。皇上既然认为可以,就请立即决定吧。”
于是,宋太宗便立襄王赵恒为太子。
宋太宗与太子拜谒祖庙回来,京城百姓拥在道路两旁,非常高兴地喊“少年天子”。
宋太宗听到后很不高兴,召见寇准说:“人心立即归属太子,这将把我放到什么位置呀?”
寇准下拜两次,祝贺说:“陛下立的太子深得人心,这是国家的福气啊!”
宋太宗恍然大悟,入宫告诉妃嫔们,宫中的人都前去庆贺。
宋太宗又出宫,请寇准喝酒,赏寇准对饮,直喝到烂醉,才结束宴会。
寇准塑像
结语有人曾献给宋太宗一条通天犀,宋太宗令人加工成两条犀带,一条自用,另一条赐给了寇准。
到宋仁宗朝时,由于奸臣陷害,寇准一再被贬。
天圣元年,寇准在雷州司户参军任上,派人从洛阳取回犀带,取回没几天,寇准洗完澡,穿上朝服系上佩带,向北面再拜,并招呼身边的人赶快铺设卧具,然后倒在卧榻上就去世了……
也许他临死的时候想起他的“老上级”宋太宗,想起他们君臣之间的既爱又恨,既怒又喜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
确实,历史上,斥奸佞、批龙鳞、逆圣听的人常遭杀身之祸,而寇准虽然耿直刚烈,宁折不弯,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但却能受到重用,这离不开懂他、包容他的宋太宗!
虽然人们都会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真正能够听得进逆耳忠言的又有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