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中,有一种病害常让农民谈其色变,那就是外来生物入侵。因为缺少准确认知和有效防控,这类灾害往往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文超的研究方向正是农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及防治,从事农作物害虫综合防治30余年的他,多次防止或延缓了外来生物的入侵,成为了它们的 “天敌”,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撑起一把保护伞)(1)

今年7月,郭文超(中)带领团队成员进行相关试验。丁新华 摄。

  “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几乎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农业要发展,就必要提高我们防控这类灾害的能力。” 郭文超说,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货物、人员的流动都会增加物种携带入侵的机会,农业生产中引进种子、花卉和苗木等植物产品,也会导致入侵发生。

  庆幸的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并非农业生产的绝症,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可以避免或大幅降低灾害破坏力,但这需要与之匹配的本领和持之以恒的科研。

  从事科研工作的30余年里,郭文超围绕马铃薯甲虫、稻水象甲,烟粉虱、番茄潜叶蛾等重大新发入侵生物,探明了其成灾机制,在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及防控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防控策略,有效控制了其危害,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在瓢虫、茧蜂和赤眼蜂等新疆农业害虫昆虫天敌资源挖掘和应用以及玉米螟、玉米茎基腐病等玉米主要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治领域开展积极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郭文超及其研究团队取得的技术成果应用面积超过1400万亩,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超过27亿元。

  为了提高科研工作规范化水平,郭文超依托主持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在科研实践中积极培养人才,锻炼出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科研团队,并组建了“新疆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监测与防控技术研发基地”,使之成为目前我国西北地区设施齐全、设备一流,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区域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领域的研究平台。今年,郭文超和研究团队依托该基地,筹建“新疆农业生物安全创新研究中心”,通过“内联外引”,联合区内外22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从事外来入侵领域研究的50多位知名专家,组建起一支跨省区、跨行业、跨学科的研发实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影响力强的研发团队,为新疆农业生物安全研发工作提供了人才和平台保障。

  “只有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切实运用在农业生产中,我们的研究才真正有意义。” 郭文超说,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还非常重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为基层农业生产做好服务。

  近年来,郭文超积极参加“自治区‘访惠聚’农业科技巡回服务” 等工作,组织带领团队成员和学会专家投身于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的科技帮扶工作,把面上的农民技术培训与点上的示范带动结合起来,把技术培训服务与为当地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结合起来,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技术培训和服务咨询工作。针对民丰县安迪尔乡夏央村哈密瓜生产蔓枯病危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突出矛盾,研究实施了“春季全面禁止种植早熟哈密瓜,阻断病原,精准监测,适时防控”的技术方案,彻底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帮助夏央村甜瓜丰收,提前实现脱贫目标。

  这些年,天山南北都留下了郭文超和其团队推广防控技术的足迹,累计培训基层技术骨干4000余人次,农民50000人次,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农业科技意识和水平。

  郭文超说,将坚守科学家精神,聚焦新疆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努力攀登,奋发有为,为新疆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  石榴云/新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