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一词,兼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积极心理学理论观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积极心理学理论观点(积极心理学内核)

积极心理学理论观点

积极”一词,兼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

“积极”,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内心潜在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是指: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积极的心理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目的。

一、积极心理学的贡献

1.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

2.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从主观体验研究,人格特质研究,社会环境研究着手。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即心理学的功能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

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即通过挖掘身处困境中来访者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

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即个体的意识和经验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的局限性:

1.理论基础单薄

2.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上存在困难:由于东西方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化,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不同,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四、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积极心理学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

2.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

3.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到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

4.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对立统一的,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完整和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