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花卉产业发展(花卉走廊铺就金峨致富路)(1)

金峨村一角。

金峨村,位于奉化市西坞街道东南部,坐落于金峨山西麓,由大荒地、彭家池、张家墈、桃园、分水岗等5个自然村组成,这里几乎每个季节都弥漫着醉人的香气,吸引着游客驻足。然而谁能想到,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脏乱差的穷乡村,村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留在村里。

放弃办厂回到金峨村

走进金峨村档案室,档案员展开一份卷宗。这是一份村干部任命文件,时间是1993年,我们在其中找到了周康健的名字。就在那一年,他放弃了原本红火的工厂,回到金峨村担任村委会主任,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金峨村逐渐走上了共富之路。

“那时,我办的纺织厂年利润上百万元,回去当村干部不知什么光景……”周康健有过犹豫,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他将纺织厂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回到家乡。

“脱贫是第一步!”办过企业的周康建有敏锐的市场嗅觉,金峨村的气候和地形特征不适合种粮,但种花木是极好的。可先前村民吃过一次种花木的亏,仍心有顾虑。周康健就自己带头,投入30万元种植香樟、桂花,结果第二年就净赚50万元。1997年到1998年,他趁热打铁,动员村干部带头种花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村民周存忠就是“先富起来”的,他看着种植花木的人从最初的几个人,变成十几个,最后变成全村参与。等到1998年以后,金峨村几乎是每家每户种花木。

翻着档案室的记录,周康健告诉记者,从1997年起,金峨村成为以特色农业花卉生产为主导的重点专业村。1999年1月,成立了金峨花木有限公司,2000年又创办了茶花基地。

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富裕

之后,在以金峨村为龙头带动下,白杜、西坞花木生产得到快速发展,金峨山麓一带方圆10公里,成了西坞乃至奉化市著名的花木生产专业发展经济带,人们习惯称该地域为“十里花卉走廊”。

根据档案记录,2002年、2003年,在奉化市规划设计院与宁波市规划局帮助下,金峨村编制了“金峨村村庄建设规划”“金峨村村庄发展规划”,形成了“发展中心村,吸聚自然村”总体发展思路,构画了西侧工业区、北面生活新区、南面文化休闲区以及村东边金峨植物园,逐步开发农家乐旅游的“三区一园”基本框架。

如今的金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从1993年的几百元增加到38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由7000多元提升到400万元,在山穷水直地薄的自然条件下建设出一条富有金峨特色的致富之路。

村民口袋鼓了,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但在周康健看来,带动周边村子一起富裕才是真富。2015年,金峨村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20万元。而其他村庄,有的村集体年收入还不足2万元。

如何由“一村富”变为“共同富”?2015年5月,经上级组织部门牵线,由雷山村、蒋家池头村、税务场村、金峨村、余家坝村组成的“金溪五村”区域党建联合体落地生根,抱团发展让乡村旅游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也带动整个区域走上更为宽广的共富之路。

记者 戴晓燕 张海玉/文

记者 周子豪/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