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用黄石的公交卡能刷乘地铁吗?”“家在孝感,来武汉上班怎么能让通勤更便捷?”……如今,随着武汉城市圈交通“硬联通”的推进,不少城市圈居民已体会同城化带来的便利。但实现从“通达”到“通勤”,对标先进地区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今年省两会期间,“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加快建成全国最具发展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域都市圈”被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围绕让“一小时通勤圈”成色更足,会场内外的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纷纷支招。

实验室在武汉 公司在鄂州

大学教授眼里的双城追梦人越来越多

1月21日,刚参加第六届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获得特等奖的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樊希安,又奔波于武鄂之间——实验室在武汉、公司在鄂州。

2020年,樊希安带着团队“5G光模块用Micro-TEC芯片产业化”项目在鄂州建立生产基地,形成200万只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生产产能,大量招用当地产业工人。这段时间的双城生活体验,樊希安没有太多“往返于两个城市”的感觉,不管是开车还是坐地铁都很方便。他希望,未来武汉与周边城市1小时甚至半小时通勤圈上,双城创业追梦的同路人越来越多。

“有‘硬’联通,才有‘软’要素的流动。”省人大代表、武汉岱家山科技企业加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培说,交通先行是武汉城市圈九城同心携手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基础,而实现无差异感的“通勤”,将使武汉城市圈之间的人员往来更为便捷,从而带来城市之间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快速流动。

城市一小时通勤圈(推动一小时通勤圈)(1)

12月5日,葛店开发区光谷联合科技城。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邓培举例他所在的孵化器,有企业研发总部在武汉岱家山,生产装配基地设在咸宁,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一个双向赋能的过程。对于武汉来说,科技成果产业化环节有了更多选择;对于城市圈企业而言,获取创新要素更加便利,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邓培希望,依托“一小时通勤圈”,率先实现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产业集群发展,连接小板块,放大同城效应,实现大发展。

消除公共服务的“异地感”

让“一圈通办”“一圈共享”更富含金量

“‘一小时通勤圈’,是城市圈大圈内的‘小圈’,也是‘九城就是一城’的具体落实。”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韩鹤友说,实现九城同城化发展,需要通过一个个“小圈”突围。通过交通硬联通,打造“一小时通勤圈”,消除心理上的“异地感”,最终形成同城化的工作圈、生活圈,正是当务之急,“武汉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带领兄弟城市主动作为”。

城市一小时通勤圈(推动一小时通勤圈)(2)

12月5日,地铁11号线葛店南站,乘客在站台候车。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兼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南医院院长胡钦勇认为,从“通勤圈”到“生活圈”,需要更多民生服务事项的“一圈共享”“一圈通办”。他举例,当前,省内异地就医已实现武汉城市圈范围内通办。未来,随着交通联通的完善,武汉的高端医疗资源能够更好下沉城市圈,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等将更加简单,圈内居民也能共享“九城就是一城”实实在在的福利。

“打造‘一小时通勤圈’,有助于人流客流的高效流通、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省人大代表、红安县博物馆讲解员秦紫依希望,“一小时通勤圈”能够给城市圈旅游带来同城化发展,“未来,大家坐公交或者地铁,就随时来城市圈其他城市过个周末,更多‘养在深闺’的旅游资源也会被盘活”。

强化九城一盘棋思维

推动城市圈由“通”走向“融”

“去年,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合署办公,走出了突破性的第一步。”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谈到,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占全省面积1/3的土地面积和一半人口,贡献了约2/3的生产总值。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对于构建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布局,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一小时通勤圈(推动一小时通勤圈)(3)

武汉市民之家设有“武汉城市圈通办综合窗口”。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邹薇认为,在具体部署上,交通同城化是先导,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打造更多“一小时通勤圈”是起步。比如针对有些城铁上座率不高的问题,就要科学布局密度、提高效能;比如在政务服务方面,城市圈应当实现“一张网、一朵云、一个码”等等,最终要实现以“通勤圈”为基础,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抑制错配、资源整合、均等服务、抱团发展,由“通”走向“融”。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秘书长、首席研究员吴昀华:千方百计让要素资源更快流动起来

“以长三角为例,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富邻居’。”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秘书长、首席研究员吴昀华表示,2020年长三角地区拥有全国百强县46个,百强城市22个,万亿GDP城市8个,无锡、南京、苏州等城市人均GDP甚至超过中心城市上海。

在快速发展数十年后,长三角同城效应愈发凸显,周边省市的经济总量和功能日益提升,区域发展格局也越来越转向相互影响、相互赋能。吴昀华表示,上海作为领头羊、排头兵,始终秉持开放的发展理念,在现代化产业分工体系中承担着“组织”的职能。纵观世界各主要城市群或地区经济带,其首位度最高的核心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等都作为各自城市群的中心,发挥着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的作用。

“做强做实‘一小时通勤圈’,让资源要素真正流通起来,武汉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在中部地区的城市首位度。”吴昀华说,武汉自带“开放”的流量和基因,要充分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动能,夯实底盘、基座;圈内城市齐心协力、达成共识,才能共同画好“同心圆”。

吴昀华建议,在“一小时通勤圈”内,应主动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等若干共同体,构建全新的生产力布局。一方面,通过区域协同创新,避免低水平、低能效的重复建设,把长板拉得更长;另一方面,借助内外交互大循环,抓紧补短板,最终打造出韧性、紧实、强交互、多源多心多维多向的创新网络。政府部门也要积极转变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破跨地区的行政壁垒,为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提供沃土。

武汉城市圈研究会会长李春洋:推动“一小时通勤圈”成为工作圈生活圈

“当前,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一小时通勤圈’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武汉城市圈研究会会长李春洋举例说,粤港澳大湾区内,城际铁路致力于实现公交化运营,轨道出行一网运营、一票通达,居民持有大湾区内统一标准城市通用票卡,在乘坐时“无感知”地即可穿梭区域内各城市。

李春洋说,由“通达”向“通勤”便捷性转变是一个关键。武汉城市圈“一小时通勤圈”想要真正成为“工作圈、生活圈”,必须对标先进经验,以做强“硬联通”为基础,在道路、公共交通、交通枢纽等方面集中发力,在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同城化。

城市一小时通勤圈(推动一小时通勤圈)(4)

武孝城际列车从三环线上飞驰而过。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一小时通勤圈”交通网络,比如,通过改扩建局部线路、增建复线支线等方式,增密路网。其次,公交化开行市域(郊)列车,鼓励市域(郊)铁路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线多点换乘,推动城市圈实现公交e卡通,实行月票制、年票制,降低通勤费用。最后,强化枢纽与圈内城市功能布局的协调,推进重要枢纽间半个小时互通直达,服务一体、深度融合。

推动民生事项跨市通办 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城市一小时通勤圈(推动一小时通勤圈)(5)

制图 马超

在部署2022年全省总体工作中,省政府工作报告多次点名武汉,支持武汉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提升区域竞争力影响力,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加快形成“强核、壮圈、带群”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格局。推动城市圈(群)协同发展。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加快建成全国最具发展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域都市圈,全力打造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全国重要增长极。

全力争创“两个中心”,加快光谷科创大走廊82个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支持9家湖北实验室高效运行、努力争创国家实验室。

积极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

打造世界一流的“光芯屏端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成全国领先的汽车制造、现代化工、大健康、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产品加工新高地。

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做强做优综合交通枢纽、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低成本高效率现代物流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把地理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

编制实施城市圈(群)国土空间一体化规划。

实现更多民生高频服务事项跨市通办。

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动区域合作发展。实施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协同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高萌)

【实习编辑:郑晓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