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刘敏如

国医大师刘敏如生于1933年,四川成都人。从医六十多载,她一直致力临床,潜心科研,培育后学,尤其是在中医妇科方面造诣颇深,一些研究填补了领域空白。

【文字版】国医大师刘敏如浅谈生命起源与《黄帝内经》

认识生命的起源这应该是一个科学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又被很多不是这种自然科学所解释的,所以它其实意义太广了。但是从中医来讲的话,我觉得它很精粹。

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首先所关心的科学问题就是生命问题。所以我记得我那个时候学《黄帝内经》的时候,就是写了那么一句(源于《易经》的)话,叫做“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黄帝内经生命的智慧(生命起源与黄帝内经)(1)

很早以前,中国文化就在医学文化讲生命的时候都讲到,宇宙的形成是一个混玄的(一般作玄混用),叫做璇玑。这个璇玑两个字也是用得非常精粹,而且也非常微妙的。那个时候,在这种璇玑的状态下,逐渐地产生了生命。跟现代的天文学(研究的一样),觉得我们宇宙的形成首先还是一种混玄的状况,你看我们《黄帝内经》很早前就提出这个问题来。

黄帝内经生命的智慧(生命起源与黄帝内经)(2)

在我们中医的文化里面,很重视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传承、生命的发展这一件事,所以你看我们所有的医书的记载里面,在书的首卷讲的都是嗣育,这些实际上都是本能,是生物的本能,说起来有很多又奇妙又美好的现象,但是又是未知数。

黄帝内经生命的智慧(生命起源与黄帝内经)(3)

我也经常想这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蝴蝶那么美丽,为什么它会各种变化,为什么它那个图案、它的颜色制造得就是如今我们的画工都赶不上,我们的几何图案都没有那么精确,你说它哪里来的,它又没有人为的意识这种身体结构,它就靠传承适应宇宙这个状态。所以万物都是宇宙所创造的,那么宇宙为什么会创造呢?中医就讲到阴阳,只有阴阳相配,这个才能够繁衍,它就这样讲的。

黄帝内经生命的智慧(生命起源与黄帝内经)(4)

所以以前我年轻的时候,是不太理解,甚至有时候还是有点觉得太悬殊了。现在老了以后,我还是觉得确实有很深的奥妙,这种奥妙你就根据这种理念以后,再深入地去体会、去理解,在微小的地方就找到了它的切入点。这个就是概念和(现实)相结合就取得了对事物的看法。所以我现在想到为什么老师要把我们中医有很多东西联起来,有些人不了解,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什么叫传承?什么叫中医?

我们中医有很多理论你看起来它是很怪的,比如说又叫氤氲,氤氲就是混玄的一个极地,很神秘的一个极地。什么叫璇玑?以前我都不太了解,后来越想这些道理越深。

黄帝内经生命的智慧(生命起源与黄帝内经)(5)

比如说为什么有24节气,有春夏秋冬节气,这些节气本来是天文学的,是为农业这样子的。那么用在中医上,不是我们中医原始的东西,但是接到这个地方,对中医的防病治病和对疾病的认识又有作用了。它就是把自己的学问运用在这个上面,都是一个大的认识上,再去认识小的,所以有很多共性的认识,是我们中医学所接受的一些东西。

有人说《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是我们的医学祖宗。实际上我认为《黄帝内经》是一个万有文库,是一个宇宙学,你从里面什么都可以(学到)。学到了很多启发你的研究思路,甚至于军事、天文地理、文化、教育什么都有,就在里头看你取舍哪一个方面。

黄帝内经生命的智慧(生命起源与黄帝内经)(6)

但是为什么它常常又表现是医学在这儿给你讲,因为《黄帝内经》它也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正是秦始皇那个时候焚书坑儒,很多人就是保护文化这些的话,偷偷来写这些东西,然后把有些东西能装进去都装进去,所以《黄帝内经》为什么找不到作者,就是这个原因,是谁做的不知道。

但是它为什么有很多最精粹的东西都在里面,所以这个问题呢,为什么《黄帝内经》可以研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说“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其实这个是很实事求是地提到,不是说一下就抬得很高,实际上很有内涵的,我是很服他这句话的。因为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学术问题来看的话,有些人也许他还是从学说问题上来看,觉得我把你们中医说得这么大,也许有些(人)也有其他的用心我不管,但是我总觉得这个话说得非常好的。

黄帝内经生命的智慧(生命起源与黄帝内经)(7)

首先把中医就定到未来,它也是文化,就是这个文化可以借它来更好地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你看《黄帝内经》就是这样的,我们学医的,我们就从《黄帝内经》里面去吸取它医学方面的,你是军事的你就吸取它军事方面的,你是天文学的你就去在那儿(天文学方面)去吸取嘛。

但是为什么它看起来它像作医学书呢?就是跟它当时的环境有关系,因为它是一个医学书这样出来,就更容易出来一点。它就更纯粹,为医学,为繁衍后代,为我们治未病也好,预防医学也好,都在里头,这个就会被承认。

————————————————————

版权声明:视频为原创,版权归《纪录中医》所有,转载需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并按我方标准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