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家 简 介

李亦菲,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硕士生导师,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认知学习理论、创造力培养、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评价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9本,出版各类教材5套,研究成果“人类自适应产生式学习”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如何加强研学旅行的教育性(从四种学习方式的对比看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1)

“编者按:下文系3月6日晚,李亦菲教授在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观点主题直播系列节目中的讲座文稿。”

今天与大家研讨和分享的主题是从四种学习方式的对比看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结合当前这种新局面和发展形势,探讨和分析开展研学旅行的新思路。更进一步的说是在疫情爆发的背景下,怎么更有效的开展研学旅行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教育形式。

突然发生疫情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影响我从教育活动的空间和活动范围来分析,显然,家庭的活动空间最小,学生接触的人数也是最少的;学校是一个更大的空间,学生接触的人也会更多;之后是社会,活动空间就进一步扩大,接触到的人就更多,研学旅行就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时代,我们有了一个更大的学习空间,而且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学习空间,即网络教育,它也由此带来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这四种教育形式及相应的四种学习方式开展比较,并通过比较,我们思考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以及在疫情发生的背景下,研学机构该如何应对。

为了对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进行分类,需要明确教育的组成要素。我们可以将教育的组成要素分为实体要素和非实体要素两个方面。在实体要素中,主要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对象和教育场所。当前,教育的主体不仅有学校的老师,也包括家长,以及各种社会教育机构中的辅导员。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学生也会成为教育的主体。这样在实体要素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主体和对象是两个最重要的实体要素,相比之下,教育场所就不那么重要了。正如西南联大期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有了网络,实体教育场所的功能就更加弱化了,而网络则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和学习场所。

在描述实体要素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中,我将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放在最中间,并以学生为中心,排列出三类场所及相应的教育主体,即学校里的老师、家庭里的家长、社会上的辅导员。三类主体从不同的角度都影响学生。此外,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更大的、数字化的网络场所中。

教育的非实体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及教育评价四个方面。四种非实体要素在逻辑上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环状过程,并且可以叠加在实体要素中三类主体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上。

对各种教育形式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教育要素的角度进行。例如,可以根据教育主体不同,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种类型,分别对应于学校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的辅导员(包括研学导师)及学生四类教育主体。也可以根据教育场所不同,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四种类型,分别对应于学校、家庭(及家庭所在的小区)、社会、网络四类教育场所。基于场所的四种教育类型对应的学习方式分别是课堂学习、家庭学习、现场学习和网络学习。

下面,对四种学习方式的含义分别展开说明。

课堂学习(classroom-based learning)是指在学校的各种教室中(包括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创客空间、其他功能教室等),在教师的主导下,以班级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集中性学习活动。

家庭学习(home-based learning)是以家庭为场所(可以包含家庭所在的小区)的学习,是在父母的主导下,以一种亲子互动或者孩子自主的方式进行的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活动。

现场学习(Site-on learning)是指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场景中,在专业辅导人员的支持下,对与场景相关的知识或技能进行的即时性学习活动,主要以观察和体验的形式进行。需要说明的是,现场学习不是针对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而是仅仅针对与现场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说你去学农,那就是学习农田和农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去学军,就是学习与军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现场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场景化的、情景化的,所以叫即时性的学习活动,或者叫场景化的学习活动。此外,在现场学习中,还包括一种虚拟场景支持的场景学习(Scene learning),有现场直播、微课演示和移动互动三种形式。

网络学习(E-learning)也称“线上学习”,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多样化的教与学活动,包括在线上课、网络研讨、线上研学等形式。

网络学习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是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其次是能让我们共享丰富的数字化的、开放的学习资源;

第三是以个体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网络学习在支持协作方面还做的还不充分。

对以上根据学习场所区分的四种学习方式的比较,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评价四个非实体要素方面入手。

首先,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课堂学习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等发展和品格的培养;家庭学习侧重于自主品格的养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现场学习侧重于社会化品格的养成和创造力的激发;网络学习为学生展现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同时也能辅助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其次,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课堂学习侧重于学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家庭学习侧重于生活常识、生活和实践的内容;现场学习侧重于社会常识、社交技能和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网络学习则侧重于信息技能的内容,并对各类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进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第三,从教育形式的角度看,课堂学习主要采用针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正规教育形式,以及针对兴趣特长的非正规教育形式;家庭学习主要采用潜移默化的非正式教育形式;现场学习主要采用有组织的参观、体验、培训等非正规教育形式,也包括同伴交往等非正式教育形式;网络学习则主要采用游戏、网络社交等非正式教育形式,也以翻转课堂等形式被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中。

第四,从教育评价的角度看,课堂学习重点关注总结性评价,也包括部分课堂表现、作业等过程性评价,除升学考试外,很少采用其他诊断性评价;家庭学习中开展的评价非常薄弱,通常只是进行一些非正式的过程性评价;现场学习重点关注的也是过程性评价,也通过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开展一些总结性评价;网络学习由于能采集到丰富的数据,因此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方面,都能进行得非常充分。

在对四种学习方式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我来探讨研学旅行的主要特点和教育价值、研学旅行当前的实施模式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怎么样改进等。

先来看一下研学旅行的主要特点。

在教育场地方面,作为现场学习的一种形式,研学旅行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开放的、多样化的学习场地,包括自然景区,生产基地(农林牧渔、工业),国防/科研基地,科技馆/博物馆,历史文化遗迹,革命教育基地,国情教育基地等。

在教育目标方面,研学旅行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广义地说,是社会品格的养成。此外,研学旅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巩固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在教育内容方面,研学旅行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机会,因此,实践性内容是研学旅行教育内容的重点。研学旅行也能让学生获得与各类人员打交道的社交技能,并能扩展他们的眼界,使他们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

在教育形式方面,研学旅行主要采用有组织的参观和体验,属于非正规教育的形式。此外,研学旅行也为学生提供了同伴互助、同伴交往的机会,以非正式教育的形式获得社会知识和社交技能。

在教育评价方面,研学旅行特别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记录,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满意度。为了系统的反映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收获,要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进行系统的设计。

基于以上对研学旅行特点的分析,我们看研学旅行的优点和不足。

在优点方面,研学旅行注重学生社会品格和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社交技能、扩展社会知识的机会,有效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显然,这些优点就是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

当前的研学旅行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学生能够走出去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研学旅行活动受到时间和地点的严重限制。而且,带领学生走出去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此外,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时候,对学生活动数据的采集并不充分,因而也很难对活动效果进行系统的、有深度的评价。

怎么弥补这些不足呢?我想就要有一些改进的策略了。

我的基本想法就是把网络学习和现场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在研学旅行中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展“混合式研学旅行”。

所谓“混合式研学旅行”,就是将网络学习和现场学习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研学旅行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把现场学习的优点和网络学习的优点很好的结合起来。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按照以下的流程来组织混合式研学旅行的活动:首先,研学机构发布相关的视频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这些微视频;在学生学习了微视频之后,研学机构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相关信息设计现场学习方案;然后,研学机构组织学生做好研学旅行的现场学习,并对学习过程做好动态的数据记录;现场学习完成后,学生可以在网上去展示研学的成果,而研学机构可以利用展示的数据评估学生研学旅行的成效。

我认为,“混合式研学旅行”将研学旅行从单纯的现场学习扩展到现场学习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形态,为充分实现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让我们共同努力,扎实推进“混合式研学旅行”的实践,为我国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社交技能、扩展社会知识的宝贵机会,有效促进学生社会品格和创造力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