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道路(科技创新赋能高品质公路)(1)

黄埔大桥俯视图

作者:赵超

供图:赵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交投”)下属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简称“黄埔大桥公司”)始终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特大桥隧项目作为实践、试验与创新基地,长期致力于高速公路(桥隧)高品质建造与维护及安全运营管控等技术的开发研究,实现公路行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理念的突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优质服务大赛优秀奖、集体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系列荣誉。

“123”科技创新管理模式营造和谐创新氛围

在广州交投“大道先锋示范区”的党建引领下,黄埔大桥公司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日益成熟,搭建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也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23”科技创新管理模式:聚集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技术专家形成 1个黄埔大桥创新团队;建设“广东省道路信息化智能管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 个省级创新平台;建立产学研用协作机制、自主创新全员参与机制和特色创新文化引导机制 3 种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形成科技创新合力,为促进公司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 1 1”路桥建养管创新技术解决运营实际问题

黄埔大桥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经营好公路·服务好社会”企业宗旨,致力解决公路运营过程出现的实际问题,从提升路桥隧结构物安全、耐久性能和综合管理效能角度出发,开展公路(桥隧)建养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数字)化技术创新,研发的 2 项路桥管养技术——安全环保型路面延寿技术体系及活性环氧组合式钢桥面铺装体系解决路(桥)面铺装普遍存在的耐久性和功能性低的问题,混凝土表体结构渗透增强防护体系解决混凝土结构防护耐久和安全问题;1 项桥梁缆索防护技术——桥梁缆索结构纤维密封防火隔热防护体系解决缆索“生命线”耐久使用和安全问题;1 项数字化综合管理创新成果——公路管理技术体系与专业数字化管控平台解决综合管理效能问题,提升社会经济价值。

近期开展的桥梁承重缆索防火防腐关键技术研究,首次提出并研发了耐600℃高温、水密性和气密性满足 20 年以上良好使用寿命的缆索防护纤维增强密封技术,首次提出集耐火隔热密封功能一体的缆索防火技术(FCFR 防火技术)和桥梁缆索体系整体分级防火防护的技术标准,首次提出并设计了具备耐火隔热密封阻燃功能的新型缆索保护防护体系。项目利用国产玄武岩纤维作为基础性增强复合材料,研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缆索保护防护体系及成套技术,系统解决桥梁承重缆索耐久使用和安全问题,为国内外缆索体系桥梁一体化解决防火防腐问题提供全新思路、方法、技术标准、新型材料和成功工程示范,对保障我国缆索体系桥梁安全运行,提升桥梁交通基础设施抗灾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经中国公路学会组织成果评价,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公路数字化运营管理本质认识不足、系统性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欠缺、数字化技术研究应用深度不够、数据挖掘利用和联动效能不高等问题,黄埔大桥公司专业数字化攻关团队积极开展理论体系、系统方法、关键技术、数据平台等相关的研究,提出了普遍适用的公路数字化运营管理理论框架体系,构建公路运营安全管控技术体系,建立了包括公路全资产部件 32 位编码和全要素信息数字化字典等核心技术的“资产数字化模型”,开发了“公路运营安全管控数字化平台”以及解决内因安全的“公路建管养数据平台”和解决外因安全的“公路运营安全综合管理系统”。项目研究形成了从安全基本理论、系统方法、专项基础、应用平台、保障技术和运营实践的完整创新链条,实现了基于核心技术的系统集成创新。该项目研究成果成功入选 2021 全国国企管理创新典型案例库。

黄埔大桥公司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管养核心技术,公路管理资产长期达到最高的质量等级标准:公路技术状况指数 MQI > 95%、路面状况指数 PCI> 97%,大桥和隧道一类或一级;实现公路运营全要素、全信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大幅提升公司运营管控效能,其中公路运营安全事件主动发现率达到 99.26%;事件响应时间缩短到25.83 秒;平均处置时间 17.67 分钟。

高科技道路(科技创新赋能高品质公路)(2)

黄埔大桥公司董事长带领团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交通行业发展

近年来,黄埔大桥公司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整理形成《黄埔大桥重点科技创新成果汇编》,依托广州交投的平台优势,广泛开展科创交流与合作,系列科创成果已在广东省部分运营及新建项目推广应用,其中安全环保型超高性能路面在广州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大广高速、二广高速、广乐高速、广深高速、广三高速、广州机场高速等工程项目推广应用,总体推广应用面积达 300 万平方米;混凝土表体结构渗透增强防护体系在珠江黄埔大桥主塔及锚碇预防性养护工程、丫髻沙大桥墩柱预防性养护工程等推广应用。同时,黄埔大桥公司还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包括港珠澳大桥监控驻点培训、粤港澳大湾区缆索桥梁养护技术交流等。

始终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脚踏实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黄埔大桥公司先后荣获广东省等省级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1 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 90 多项,3 项成果入选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黄埔大桥公司的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公众提供了安全、通畅、高质的通行服务,在实现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同时,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交通行业科技进步。

来源:《交通建设与管理》杂志2021年第四期

高科技道路(科技创新赋能高品质公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