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眼读书/温星(资深文化记者,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本期精选“新民说”的最新图书,给大家推荐一个小特辑。 先简单说说我所偏爱的这个图书品牌——“新民说”。 隶属于国内最好的人文类出版社之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创始于 2013 年,坚守人文性、学术性和思想性,关切历史和当下,致力公民性道德观念的成长,其理念是“成为更好的人”。 读好书,便是“成为更好的人”的最佳路径和方式。 本期荐书6种,作品类型丰富,作者身份也非常多元。 不啰嗦,直接上菜——

《香河》

9本哲学绘本(哲学家的变形记)(1)

作者:罗伯特·奥伦·巴特勒/译者:吕静薇

罗伯特·奥伦·巴特勒,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创意写作教授。曾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杂志奖及菲茨杰拉德美国文学杰出成就奖。

这是巴特勒最新长篇小说,重现一代美国人关于越南战争的集体记忆。七十岁的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昆兰是一名越战老兵,与妻子同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任教。四十多年前,美国反越战浪潮催生了两人的爱情,但漫长的时间与琐碎的生活终究冲淡了激情,他们被困在了诸如早晨的现磨咖啡和孤独慢跑之中。一次外出就餐,罗伯特偶遇一名流浪疯汉,这个看起来也像是越战老兵的男人勾起了他心中尘封的往事。越南的香河、穿着奥黛的姑娘、藏身榕树气生根中的黑夜、为抵制服兵役而远走加拿大的弟弟、自己在战争中表现出的懦弱、父亲不屑的眼神……这一切打破了罗伯特沉寂的生活,越战的余波再次荡漾开来。

《城邦变形记》

9本哲学绘本(哲学家的变形记)(2)

作者:皮埃尔·马南/译者:曹明 苏婉儿

皮埃尔·马南,当代法国政治哲学关键人物,被美国《旗帜周刊》誉为“最深刻的欧洲怀疑主义哲学家”。

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萨姆沙醒来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从人变成了甲虫。在《城邦变形记》中,马南与托克维尔式视角保持距离,认为希腊城邦的形成代表实质意义的人的转型。通过对荷马、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蒙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另类解读,马南带着深刻的问题意识,纵横于诗学、哲学和神学之间,凸显过去思想史家忽视的维度,绘制出城邦、帝国、教会和民族国家诸政治形式的思想史,使我们得以理解西方文明演进的核心力量。

《奥斯特利茨》

9本哲学绘本(哲学家的变形记)(3)

作者:温弗里德·塞巴尔德/译者:刁承俊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德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曾执教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2001年因车祸去世。大器晚成,但名声在逝世后直线上升,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级别的作家。曾获德国柏林文学奖、不莱梅文学奖、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海涅文学奖等,代表作有《移居者》《眩晕》《土星之环》《奥斯特利茨》等。

本书是塞巴尔德享誉国际的代表作。讲述被一对英国夫妇收养的犹太男孩,得知自己的真实姓名“奥斯特利茨”后,终其一生追索自己的身世之谜。塞巴尔德以独特的笔法和语调,突破传统小说文体的各种边界,将虚构与事实、记忆与历史、图像与语言、叙事与评论等糅杂在一起,编织出一个既有理性的深度,又有感性的迷人的故事。本书还原出一段令人难以释怀的家族往事。而在这一过程中,欧洲大陆曾发生过的那段黑暗的历史也随之被揭开。

《现代自然》

9本哲学绘本(哲学家的变形记)(4)

作者:德里克·贾曼/译者:严潇潇、沈盈颖

德里克·贾曼(1942-1994),享誉国际的英国导演,出色的艺术家和园艺家。一生执导多部影片,包括《卡拉瓦乔》《英伦末日》《爱德华二世》《维特根斯坦》等,屡获国际性奖项,最后之作《蓝》更以银幕上仅有一片纯粹蓝色的极端手法,引发影坛轰动。

这部日记,记叙了作者在身罹绝症之际,如何以一己之力在英国邓杰内斯角的核电站旁、荒凉的卵石滩上筑起一座花园。贾曼之笔具有其电影镜头的诗性之美,聚焦他眼中的四时风景,以诗歌与丰富的植物学知识穿插其间。同时,他记录了日常的种种艺术灵思和实践,记忆中的童年与交游,生命中的欣悦与苦痛、迷梦与影像,于斑斓的文字间,人们可辨认出这位天才导演独一无二的灵魂。

《艺术永不眠 :中国当代艺术的24小时》

作者: 孙琳琳

孙琳琳,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新周刊》艺术主笔,报道当代艺术十余年。

这是一本带你重返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书。通过24个艺术故事及24份囊括艺术圈精粹的趣味清单,提供了一份帮助“理解”当代艺术的导图,告诉你当代艺术是如何构思、创作、收藏、拍卖,以及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故事发生地点,都是当代艺术的核心地带,从机会更多的北京、市场更规范的上海,到安逸的成都、更具成长性的武汉;书中亮相的徐冰、张晓刚、方力钧、隋建国、刘小东、邱振中、吕澎等,从艺术家、批评家,到策展人、馆长、收藏家,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焦点人物,其中有亲历者、贡献者、受益者,也有失落者、退隐者、离去者。

《不速之客:藏在家里的自然史》

9本哲学绘本(哲学家的变形记)(5)

作者:理查德·琼斯/译者:花保祯

理查德·琼斯,英国皇家昆虫学会研究员、英国昆虫学会前主席、BBC野生动物频道专家。

尽管我们今天生活在舒适、设备齐全的房子里,但我们仍然不断地遭遇不速之客,有一大群小动物侵略者觊觎我们的居所。无论是地窖里的甲虫,还是卧室里的蚊子,我们都无法完全躲开它们。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和我们家庭的一部分。

本书以英国为中心辐射全世界,介绍了世界性分布的各种典型的小动物,探索它们如何逐渐适应进入人类家庭中生活。同时,本书附有鉴定指南,详细描述所列动物的外观、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等,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己遇到的入侵者是何种生物,以及如何应对等基本生物学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