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1)

清明雨纷纷后,春天的脚步正静悄悄地行走,

春日里,除了桃红柳绿,草丛里的虫儿,

也开始静悄悄地爬上了春天的枝头。

微小的虫儿们不在意身处何方,

随着春华在绿色麦浪之上过境,

悄悄带来了一帘幽梦。

暖暖的阳光,松软了土地,

它们探出头窥视这个新春世界。

佛山,这个胜如人间四月天地的好地,

怎能少得了精灵昆虫的影呢?

有昆虫界的时尚弄潮儿的龙眼鸡,

有神秘爱之光的萤火虫,

有地里自由行走的"土狗",

有犹如烟花美丽的大蚕蛾,

它们或灵动、或精灵、或强劲,

它们是一方水土的主人。

它们向我们展示的是春天里大自然的真实。

这里,我们选出佛山境内发现的12种精灵昆虫,

由佛山画家以传神之笔将其画出。

相信这些真实生命故事,会带来春天的灵动。

巴黎翠凤蝶: 带着“宝石”起舞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2)

(《巴黎翠凤蝶》/ 画家何婉薇)

在高明皂幕山的登山大道入口旁有一棵假连翘,

经常围绕着各色各样的蝴蝶以及访花昆虫,

既有气质优雅的玉带凤蝶,

也有雍容华贵的蓝凤蝶,

成群的蝶儿时聚时散,

簇拥围绕着淡紫的花儿,

而小巧的盾斑蜂与茶斑蛾时而翩翩飘在空中,

时而悠悠落在花上,更是锦上添花。

忽然一只似乎镶嵌着“绿宝石”的蝴蝶从我眼前飞过,仔细一瞧,原来是它---巴黎翠凤蝶。只见它缓缓飞到假连翘的顶端,飞行姿态变化多端,忽而在树顶上绕圈飞行,忽而靠近地面而又立即冲上天空。而那颗“绿宝石”正是其翩翩飞行时展开后翅露出的翠蓝色斑,那么魅惑的颜色,马上俘虏了我。

巴黎翠凤蝶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是在佛山地区比较容易看到的漂亮的大型凤蝶之一。巴黎翠凤蝶的翅面布满了翠绿色的鳞片,由于其鳞片有微细的立体构造,在太阳光下还能折射出绚丽的金属光泽。而后翅上的翠蓝色斑十分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闪闪发亮,因此也有“宝镜凤蝶”的雅号。

很多人初次听到巴黎翠凤蝶这个名字,都以为这种蝴蝶是生活在法国,又或者是漂洋过海而来。其实,在巴黎根本没有它们的分布,它是中国起源最早的翠凤蝶种类之一,遍及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而它之所以被称为巴黎翠凤蝶,则可能是因为后翅上那独特耀眼的色斑颜色与一种名叫巴黎绿的欧洲颜料类似,所以巴黎翠是其一个很好辨认的特征。

听了上面名字的来源,一定有很多朋友在默读这个名字时断句为“巴黎翠/凤蝶”,其实不然,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巴黎/翠凤蝶”最为贴切,因为它是属于翠凤蝶亚属的昆虫。这时候我觉得“大琉璃纹凤蝶”这个台湾名字就相对好理解,那漂亮的色斑就仿佛阳光穿过琉璃的瞬间,散发出翠绿的光芒。

不过巴黎翠凤蝶也好,宝镜凤蝶也好,大琉璃纹凤蝶也好,都是对这种蝴蝶美丽的称赞,让人从心底里喜欢。

窗萤: 神秘“爱之光”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3)

(《窗萤》/ 画家 李紫玉)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很出名的一首七言绝句。

看星星,扑流萤,这本是古人最平常也是最浪漫的一种夜间消遣,然而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唯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草丛河畔才能觅得它们倩影,过去的那种“湿萤撩乱起花丛”的景象已成一种奢侈。

所幸的是每当在学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夏夜里,时常能在中区宿舍和足球场旁的草丛里发现一些带着闪烁荧光的小家伙,它们在夜色中流动,三三俩俩,忽前忽后,时高时低,为单调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趣味。

萤火虫是一类美丽而又神秘的昆虫,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萤科。作为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幼虫的生活环境可以分为水生、半水生和陆生。在学校里面大概分布着两种萤火虫,分别是幼虫水栖的黄缘萤与幼虫陆生的窗萤,而其中又以窗萤数量最多。

陆生的窗萤幼虫一般以螺、蜗牛等软体小动物为食,发现食物后,它们会用尾足固定在蜗牛壳上,将头上那一对弯曲的针状颚片伸进壳中,并注入麻醉毒素,让蜗牛变得不省人事,再分泌消化液,将蜗牛的肉质转化成了稀汤,最后慢慢吸食。因此有些地方会专门把萤火虫引进来用于生物防治,来治理那些祸害植物根茎的蜗牛与蛞蝓。

成虫是萤火虫一生中最灿烂辉煌的日子。这个时期的萤火虫,因为口器退化的关系,蜕变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偶会吸食露水和花蜜。每当夜幕降临,成年的窗萤便会持续发光飞舞,上演着一场自然界的灯火秀。

萤火虫的发光是一个很消耗能量的过程,现有的研究认为,萤火虫是利用闪烁的萤光来交换讯息,通过独特的“甜言蜜语”,诉说着各自的情思,一旦对上了眼,便互相结合,繁衍后代。因此萤火虫的光又被称为“爱之光”。

东方蝼蛄: “土狗”地下自由行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4)

(《东方蝼蚁》/ 画家 李紫玉)

在孩童时期,我家附近有一块荒地,

其中有一小块被附近的邻居种上了一些蔬菜,

自给自足,怡然自乐。

每逢夏夜,一声声虫鸣都会在这里逐渐明亮起来,

既有螽斯、蟋蟀断断续续的和鸣,

也有那传自地下“咕咕咕咕……”

不紧不慢的低沉鸣叫。

以前爷爷告诉我是地底下的蚯蚓在说话,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知道了蚯蚓根本没有发声功能。那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实是东方蝼蛄摩擦着翅膀,在泥土中不知疲倦地演奏。

在分类学上,东方蝼蛄与同为鸣虫的螽斯、蟋蟀都属于昆虫纲直翅目,但却分属于不同的总科。它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地下,为了适应地下的生活,它们的身体呈梭形,硕大的头部就像古时候的盔甲,就连身体的颜色都近似于泥土的黄褐色。更有一对特化成铲子模样的开掘足,就像猪八戒挥舞的钉耙,上面有一排四个的钉齿,使得东方蝼蛄可以轻松地把泥土向两边左右挖开,打起洞来就像开掘地铁隧道中的盾钩,如有神助。

东方蝼蛄除了遁地外,对飞天、游泳、爬树、跑步都略有涉猎。每逢插秧时节,当农田灌满水后,常把东方蝼蛄的地洞冲毁,于是它们纷纷爬上地面逃命。有的匆忙爬上树上,有的在大水中游泳,有的在田埂上疾走。而到了晚上,又纷纷趋光飞向路灯下,上演了一场逃亡的大戏。

正因为蝼蛄在地下穿行自如,如果碰到植物的根茎阻碍其前进方向,它们就会将其把植物根茎吞食,破坏了植物的生长,因此会对农业造成一定危害。

但蝼蛄并非一无是处,在佛山高明当地便有吃用蝼蛄的传统。在当地,蝼蛄因为静止时蜷缩的姿态,还被称为“土狗”。在犁地翻土时,当地农民会捡拾逃窜出来的蝼蛄,将其洗净后用椒盐煎炸,听说可美味了。除了食用外,蝼蛄也有一定的药用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能用于水肿、腹水、小便不利等症,是非常实用的一味药材。

黑蚱蝉: 一蝉吠影,百蝉吠声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5)

(《黑蚱蝉》/ 画家 李紫玉)

蝉,是人们熟悉的一种昆虫,

不论是在乡村亦或是城镇,

从仲夏时分开始,

都可以听到它们此起彼伏的放声高歌,

聒噪的蝉鸣伴随着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炎热的夏天,

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符。

这些会鸣叫的蝉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半翅目蝉科。蝉的种类繁多,外形也基本相似,唯有体色与体型大小的区别,其中,黑蚱蝉可以算是佛山最常见的鸣蝉,数量也是最多的。

相对于其他蝉来说,成年的黑蚱蝉拥有粗壮的体型,通体黑色而有光泽。刚羽化的黑蚱蝉更为惊艳,配合着淡红色的躯体,一对泛着晶莹蓝光的轻薄剔透的翅膀,扑簌扑簌地在黑夜中显得十分璀璨。黑蚱蝉一般在白天鸣叫,尤其是正午艳阳高照天气最热的时候,叫得尤其喧嚣。另外在天气闷热的晚上,也会有少数鸣叫。

黑蚱蝉还有群鸣的习惯,只要有一只蝉带头鸣叫,其他蝉便会马上齐声响应,一时“滋……”的蝉鸣声嘹亮绵长,密密匝匝的声响轰炸着你的耳膜,在没有空调风扇热气蒸腾日子里,这聒噪声让人感觉愈发烦闷。对于向往大自然的人来说,如果在城市听到沸腾的蝉鸣声,也能带来阵阵惊喜,目光会随着蝉鸣声去探寻它们的所在。有时候听不到蝉鸣看不到蝉,却看到了蝉蜕,也会暗地里高兴一番,欣喜地享受这小生物带来的自然气息。

蝉蜕,其实是蝉的外骨骼。拥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当蚱蝉若虫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外骨骼就会限制蝉的生长。这时候蝉就必须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才能继续长大,蜕皮后留下的空壳就是蝉蜕。

蝉蜕虽然被步入成年阶段的蝉所遗弃,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味中医常用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而那些还没蜕皮的蚱蝉若虫常常以“知了猴”的身份成为一道美食,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若虫经盐水浸泡,使之吐尽污物,再以椒盐煎炸烹饪,吃起来“嘎嘣脆,鸡肉味”,老饕们实在难以抵挡这美味的诱惑。

金斑虎甲: 我是一只拦路虎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6)

(《金斑虎甲》/ 画家 邹永榆)

当你行走在洒满阳光的乡间小道,

又或者是佛山生态环境较好的公园漫步,

是否留意过这样一些色彩斑斓的小虫子:

当人靠近到一定的距离时,

它便会迅速向前低飞疾跑一小段距离,

然后马上停下来,等你再度靠近时,

它又继续前进,如此反复,

既像一个恶霸,故意挡路阻挠你的前进,

又像一位姑娘,被人追求是欲罢还休。

在这些欲擒故纵的虫类中,最常见的便是金斑虎甲。在分类学上,它属于昆虫纲鞘翅目步甲科虎甲亚科,因为其特别的行为又得到了“拦路虎”的诨名。既然以虎为名,如果不是外形如虎,必然是心有猛虎。金斑虎甲身披五彩斑斓的铠甲,散发出蓝色的金属光泽,随着光线和角度的不同,这铠甲还能反射出不一样的物理色。

一对如剃刀般锋利的上颚布满锯齿,透露出凶狠的表情,令人不寒而栗。它们白天会在地面上四处觅食,凭借其强有力的“獠牙”能紧紧地钳制住猎物,各种小昆虫都难逃它虎视眈眈的猎杀,最终命丧虎口。金斑虎甲可能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昆虫,它每秒可以移动体长的171倍,如果换算成人类比例大小,那么它的奔跑速度已经接近于光速,可谓是风驰电掣。

然而上天为你打开了一扇窗的时候,同时也会为你关上一扇门。过快的速度会令虎甲来不及处理过载的视觉信号,导致短暂的失明,因此它会在行走过程中停下来等待视力恢复,这其实才是你追我停欲擒故纵的原因。有专门拍摄昆虫的摄影师曾说,虎甲是最难拍好的昆虫之一,它虽然常见,但反应灵敏,移动迅速,很不容易对付。对于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我曾于三水的老鸦洲上邂逅过一群金斑虎甲,它们栖息在空旷的路径沙地上,静默如谜。当我想要靠近一点拍下它们威风的身姿时,机警而又好动的“小老虎”们马上作鸟兽散,于是我和它们开始一段漫长的拉锯战,重复着你追我赶的游戏。

只有在月黑风高的晚上,当它们趴在叶子上休息时,对光线和轻柔的声响没有太大反应,这才是观察和拍摄的最好时机。

龙眼鸡: 昆虫界时尚弄潮儿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7)

(《龙眼鸡》/ 画家 邹永榆)

对于爱吃的佛山人来说,

鸡的各类做法了然于胸,

但你可听说过龙眼鸡?

莫不是一道以龙眼肉精心烹制的绝世美味?

非也!此“鸡”非彼鸡。

这里说到的龙眼鸡,

既不是一道美味菜式,

也不是生活在龙眼树旁边的家禽,

而是一种漂亮的昆虫。

那么它这个奇特的名字究竟从何而来呢?原来龙眼鸡广布于我国的南部地区,在佛山多见于一些南方果树上,如龙眼、荔枝、芒果等,其中又以在龙眼树上最为常见。而且龙眼鸡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半翅目蜡蝉科,古时,蜡蝉又被称为樗(chu)鸡。经过漫长的时间演绎,“龙眼樗鸡”逐步简化为了如今的龙眼鸡。

龙眼鸡还有一个别称叫长鼻蜡蝉,它的名字中虽然带有“蝉”字,但却与终日高挂枝头,竭力嘶鸣的蝉科昆虫相去甚远。相比蝉,龙眼鸡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哑巴,它更习惯三三两两安静地趴在树干上,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但在饮食方面,龙眼鸡则与其他蝉相似。当它们趴在树干上思考“虫”生时,不忘利用自身强有力的刺吸式口器,汲取树干中香甜的汁液。正因如此,当成群的龙眼鸡出现时,常常会导致龙眼树变得干枯、落果,严重影响了龙眼园果实的收成,令果农们深恶痛绝,欲捕而灭之。

可是由于这虫儿具有卓越的弹跳技能和敏感的反映能力,当它们面对果农的追捕时可以及时弹跳飞走,令捕捉者望而生叹。因此,尽管披着一身美丽的衣裳,长鼻蜡蝉还是被果农们称为“龙眼杀手”,不受欢迎。虽然龙眼鸡在果农眼中不讨欢喜,但在某些方面却备受追捧。

作为一只观赏价值很高的昆虫,红黄绿撞色的搭配,令龙眼鸡成为昆虫时尚界当之无悔的弄潮儿。革质的前翅犹如一件绿色的披风,上面点缀着零星的黄白斑点;柠檬黄色的后翅则仿佛衣着一身惊艳的锦缎,光彩夺目,还有头顶那火红的长鼻状突起更是令人流连注目。

陆马蜂: 和我相处并不难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8)

(《陆马蜂》/ 画家 耀忠)

2016年,我在位于佛山南海区狮山镇的仙溪校区上学,9月初某一天,宿舍阳台的上空突然传来了“嗡嗡嗡”声音,原来这间宿舍有一位“住户”已提前入住了。

那是一只拇指粗的陆马蜂后,身体上黄黑相间的警戒色散发着危险的信号,此时的它正忙着把衔来的植物纤维加工成建筑材料,为新房的兴建做准备。

大概是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这个马蜂群体与我们和平共处地生活了一年,直至我们搬离校区。蜂后一开始所筑的蜂巢很小,只有向下的巢柄和肉眼可见的四个巢室,这时它就在其中产卵,同时不断向四周加筑巢室,并随幼虫的生长加高房壁。

当第一代职蜂陆续羽化并接管筑巢工作后,蜂后就可以从前线上退下来,专心生产繁殖后代了,而这时候蜂巢也在快速扩大,形状就像一个倒扣的莲蓬。而待到冬天气温逐渐降低,雌蜂便会停止产卵,弃巢前往墙缝中越冬。待年轻力壮的第三代雌蜂度过冬季,便又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循环。

马蜂本是自然界寻常小昆虫,但人们往往谈之色变,它们在人群居住区内已经变成不受待见的群体。其实马蜂并不可怕,与它们和谐共处也不是一件难事。在分类学上,马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马蜂亚科。与凶猛的胡蜂亚科成员不同,马蜂虽然也拥有可以连续进攻的螯针,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马蜂一般不会对人主动发起进攻,所造成的威胁并不大。相反,马蜂是肉食性的昆虫,捕食苍蝇、蚊子以及毛虫等对人类影响较大的昆虫,而且它们不止食谱广泛,还有捕食量大和捕食迅速的特点,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不仅如此,马蜂也在花朵传粉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为保持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稳定性作出了贡献。

每年的秋季是马蜂最为活跃的时节,如果在野外遇到零星飞舞的陆马蜂在身边盘旋,就意味着就你已经接近了它们的警戒范围。这时候,我们不应该去拍打驱赶它,只要轻轻避开就好,假如它们落在我们的头上或身上时,也只需轻轻抖落就好。待警戒解除,它们便不会对没有威胁的你穷追不休了。

绿尾大蚕蛾: 比烟花美丽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9)

(《绿尾大蚕蛾》/ 画家 李紫玉)

每当夜幕降临,

在市郊路边的街灯上,

便有可能偶遇到一种美丽的黑夜精灵,

很多人初见它时总会忍不住由衷地赞叹:多漂亮的蝴蝶啊!

在人们的印象中,灰头灰脸的飞蛾是没有蝴蝶那么华丽的,以至于很多人对这停留在路灯上的飞蛾错认为是蝴蝶。然而真相却是,这个飞舞在黑夜中的精灵是彻头彻尾的蛾,名为绿尾大蚕蛾。

在分类学上,绿尾大蚕蛾属于昆虫纲鳞翅目大蚕蛾科,拥有多个亚种,而分布在佛山地区的是宁波亚种。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明,在国内西南地区之外的“绿尾大蚕蛾”其实都不是本尊。而宁波亚种作为分布最广的尾大蚕蛾,在昆虫学家们通过解剖和分子手段鉴定后,成功提升为独立物种,也就是说,“绿尾大蚕蛾”正确的名字应该是宁波尾大蚕蛾。

抛开复杂的分类学不表,这种蛾子美艳又神秘的外表已经足以让人着迷,为之倾倒。我第一次遇见绿尾大蚕蛾是在位于南海狮山的仙溪校区。那是一个寂静的夏夜,在我去自习室的途中,一只静止在电灯杆上的大蛾子牢牢地吸引住我的视线。它似乎披着半透明的水青色纱衣,两条优雅的翅尾就像飘舞摇曳的丝带,在夜色与灯光的衬托下,如精灵般迷人。而这绝美的容颜又令它的身份增添了几分迷离,这究竟为何物?

它头上那黄褐色的羽状触角暴露了它的真实身份,是蛾!我尝试向这位神秘的“精灵”伸出手掌,没想到它竟欣然赴约,慢慢地爬到手指上,令我兴奋不已。由于绿尾大蚕蛾在幼虫阶段便已积累够充足的能量,所以它们的口器已经高度退化不再需要进食,因此我们不用担心会被它伤害到。

彼时,它轻柔地停在我的指尖上,宛若不食人间烟火的黑夜仙子,散发着优雅动人的气质。稍停片刻,它便扇动着鳞翅腾空而起,飞到远处的树顶上,慢慢地没入在夜色中。看着它翩翩飞舞而去的样子,仿佛是一场告别,不知何时才再相见。

桃金吉丁: 金声玉振“彩虹虫”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10)

(《桃金吉丁》/ 画家 李紫玉)

曾经在三水的一间生态农庄里看见过这样一只昆虫:整体有着铜绿色的金属光泽,前胸至前翅左右各有一条七彩的纵纹,在太阳光下反射出彩虹般艳丽的色彩,虽然是停在叶片上,却因为光线的流动而不断变幻着颜色,流光溢彩,甚是好看。这种漂亮的昆虫便是桃金吉丁。

桃金吉丁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吉丁科。很多人初闻吉丁这个名字,都不禁会充满疑问,但当真正看到吉丁虫的图片时,便会眼前一亮,颜色这么艳丽好看,就像霓虹灯一样闪耀,与其称作它为吉丁,不如称之为彩虹虫,这样的称号更符合它们。

其实,“吉丁”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古时候,“吉丁”形容金属玉器等物的碰击声,而又因为吉丁虫自身的金属光泽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金声玉振,于是顾名思义便把这种独特的甲虫称为吉丁。

就如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娘亲曾经说过的,漂亮的女孩子不能相信。在昆虫世界中,拥有美丽外表的桃金吉丁也不全是一个完美的虫子,也可能藏着魔鬼的一面。在自然中,桃金吉丁的幼虫会蛀食樱桃树的枝干,成虫会啃食樱桃树叶,为害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植株的枯死。

虽然成群的桃金吉丁确实给树木带来了生命威胁,但我却从来不会称呼它们为害虫。毕竟这是相对农林经济而言,而不是像我们一样的普罗大众。称呼生活在樱桃果园的桃金吉丁为害虫还情有可原,但若是在森林里面看到如此闪耀的昆虫还依然对其存在偏见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当你处于大自然,茂密森林中,一只在阳光下展翅高飞的桃金吉丁,就像飞舞的宝石,在蓝天的衬托下更是格外耀眼,这何尝不是一幅美丽的景象?

现在很多小孩子甚至都未曾听过或者见过吉丁虫,在这种“自然缺失”下,如果你好不容易发现一只闪亮的桃金吉丁,经过百度查找发现它是一只“害虫”,然后便大义凛然地踩死它,这实在是一种损失。

天牛: 铠甲武士“锯木郎”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11)

(《星天牛》/ 画家 何婉薇)

有一种昆虫力大如牛,而且又有翅膀可以飞,因而有天牛之名。在分类学上,天牛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其种类繁多,但个个外表威武。天牛坚硬的外骨骼,仿佛是穿上甲胄的古代武士;一对细长的触角冲天飞起,就像武将头盔上所插的雉翎;尖锐有力的颚齿就是它们冲锋陷阵的武器,匍匐在路旁的树木上,威风至极。

在佛山市区内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的天牛有三种,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星天牛,其余两种分别是榕八星天牛与桑天牛。说起星天牛,因为其广泛的分布性,大概是很多人在孩童时期最喜欢的“活玩具”了。

小时候每逢炎热的夏天,村子里的柑橘树干上都会趴伏着几只星天牛。可能是因为其霸气威武的外表,因此特别讨得男孩子的欢心,而且相比起灵活敏捷的草蜢,呆在树干上的天牛看着威风,实际却很老实,只要用手使劲地捏着它的鞘翅顶端,大概就是脖子下一点的位置,这只不可一世的星天牛就沦为孩子们的囊中物。

不过,即使是被抓拿在手上,星天牛也不会消停片刻。只见其挥舞着触角,六只强壮有力的步足拼命乱抓,张牙舞爪,企图挣脱逃命。而且它还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这些奇怪的声响是天牛通过头部与前胸部分作快速摩擦而产生的。在自然环境中,当敌害或者其他生物对天牛造成威胁和惊扰时,就会发出这种表示抗拒的声音来警告、驱赶对方。只可惜人类并不容易被吓倒,任凭它怎么嘶吼折腾,都无补于事,接下来它将作为孩子的玩具,直至玩得兴趣泯然。

虽然星天牛成虫的样子凶狠,但真正危害一方的却是它们小的时候。那时候的它们还是一条白白胖胖的肉虫子,但啃噬的大颚却已发达。它们终日居住在树木内部,睡醒了便啃食木头,吃饱了便排泄,导致树木变得衰弱甚至死亡。因此在民间,天牛幼虫又有“锯木郎”这个不光彩的称号。

不过,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天牛也是生态中重要的一员。将这样形态漂亮的观赏昆虫记录在自己的镜头里本子上,也是一种乐趣。

晓褐蜻:“紫衣童子”伴荷仙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12)

(《紫鹤蜻》/ 画家 耀忠)

禅城区的亚艺公园中,有一处如身临于仙境般的地方,那便是“禅荷花岛”。穿行在荷塘上的栈桥中,雾气弥漫,两旁荷叶微微摇动,娇嫩欲滴的荷花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在赏荷的日子里,稍加留意,你会发现还有不少蜻蜓在荷叶上驻足,黄的、红的、蓝的、黑的,充满生机,与满池荷花相映成趣。诸多蜻蜓中,有一抹姹紫嫣红者最得我心,它足以与斑丽翅蜻那彩裳般的翅膀媲美,这便是晓褐蜻。

晓褐蜻属于昆虫纲蜻蜓目蜻科。与大多数蜻蜓一样,晓褐蜻喜欢栖息在水流较缓的溪流以及长有植物的池塘沼泽当中。它们在水边觅食,累了就停在水生植物或是岸边的野草上,歇够了就时而飞翔、时而欢快地触碰水面,或择地而栖。虽然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可以时常看见晓褐蜻的身影,但它们却是南方独有的蜻蜓。

每次邂逅晓褐蜻,都会被它那浑身的色彩所吸引,紫红得浓烈,却又紫红得透明。与只有腹部是红色的赤蜻不同,晓褐蜻不论是腹部,还是翅脉,甚至连复眼都被渲染为紫红色,就像穿着华丽的盛装,格外耀目,因此又有“紫红蜻蜓”的称号。

与颜色鲜亮的雄虫不一样,晓褐蜻的雌虫则较为黯淡朴素,身披一件橙黄色的外衣,透明的翅膀带点淡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在昆虫中,这种雌雄二型现象普遍存在,绝大多数的物种都是由雄性来作出求偶行为,自身颜色的鲜艳与形态的奇特,会使得自身在这场求爱行动中更加具有竞争力,更容易赢取异性的芳心。

说到它们的求爱,简直精彩纷呈。

晓褐蜻中的“帅小伙”时而会围绕在异性身边炫耀着曼妙的舞姿,释放着自身的魅力;时而与其他雄虫在水边互相追逐争斗,力求让竞争对手铩羽而归;时而去骚扰正在产卵的雌虫,望其回心转意。阳光下翻飞的它们,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一动一精,形成一幅唯美画卷,让人驻足许久不忍离去。

中华大刀螳: 爱干净的“刀郎”

金佛山春天的景色(佛山的春天精灵)(13)

(《中华大刀螳》/ 画家 陈志毅)

俗话说:“剑是君子所配,刀乃侠盗所使。”

在昆虫世界中,

便有着这样一位“刀郎”,

它便是中华大刀螳。

看过功夫熊猫的朋友一定知道里面的盖世五侠,

快螳螂就是其中一位,

它的原型便是中华大刀螳。

中华大刀螳在分类上属于昆虫纲螳螂目螳科,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也是在佛山市内最容易看到的两种大型螳螂之一。它长着一个如异形般的三角形头部,前足特化成一对可折叠的镰刀状捕捉足,是昆虫界中强大的食肉性猎手代表。

中华大刀螳有守株待兔的习惯。在发现猎物时,会轻轻地向猎物潜行靠近,当到达一定距离时便停止前进。只见其前足轻轻抬起,将“大刀”微微折叠于胸前,身体不断微微晃动,蓄势待发。这时,如果目标猎物仍在继续活动,中华大刀螳便迅速将“大刀”拔出,同时身体飞扑过去擒住猎物,电光火石之间目标便屈服于“大刀”下。这时候任何的反抗都是徒劳的,因为在“大刀”的内侧,还有两排锋利的锯齿,猎物的挣扎只能加速它们的死亡。

就是这样一位“刀郎”,无论是飞舞的空中霸王---金环胡蜂,还是灵活敏捷的蚱蜢螽斯,甚至是小壁虎,它都不放在眼内,只要挥舞起大刀来,一切都是手到擒来。由于螳螂攻击的有效性,古时便有武者模仿其进攻套路,以静制动一击致胜,发明了有名的螳螂拳。

中华大刀螳虽然是一名冷酷的“刀郎”,但它也有温柔的一面。我曾经饲养过一只成体的中华大刀螳,经过观察发现,每次它们在进食后或者在静止休息时都会进行清理行为。在清洁时,它们会先将前足微微张开,然后用口器依次从前足的基节到跗节末端开始清理,最后再梳理丝状的触角,一切都是那么的井井有条,就像一个喜爱梳洗的少女,让人不禁感到一种强烈的反差美。

其实,螳螂的这种清理行为不仅具有清理附肢上污物,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功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它们的捕食效率,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刀郎”这颗爱好干净的心了。

-

END

来源 | 《自然佛山》

编辑|岭南文化君

,